让别人的果子成为自己的种子

2019-03-30 09:45王丽娟
新课程·中学 2019年1期

王丽娟

摘 要:从学生考场作文题不亮眼、言不精美、事不新颖等通病可以发现:有效摘抄的缺失。将先探究学生摘而无效的原因,后从摘抄内容和方法上探讨突围策略,试图帮助学生通过有效摘抄,善于借助名人的言、行、事,从而轻松作文,积淀人文。

关键词:作文通病;有效摘抄;摘抄内容;摘抄方法

前些日,闲来无事,翻阅杂书一本,读到季羡林一逸事,季老对一憋不出论文来的青年施教——水喝多了,尿自然就有了。还真有大道至简的真意,不从闲书进无法从正书出,别人的果子同时也是种子。要写必要先读,读要会读,会读即会记,记不只是指记忆,记录比记忆更可靠。

有效记录即做有效的摘抄,这是一门技术活,需要从教者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培训前得来一番对考场作文诟病的诊察,收集好病情资料后是诊断并定病名,最后开出药方,具体步骤如下:

一、先看看考场作文通病

我们重视摘抄,往往把它当成语文学习的功课,然而效果如何呢?

题不亮眼。题好一半文,题不惊人死一休,拟好文题是写作的追求。但在考试中,学生表现出来的要么是“无”题,要么把话题当文题,要么把“诚信”“我们要珍惜时间”“我们要善于发现”等概念化公式化的主题当文题。文题无法点文的睛,也无法亮人的眼。

言不精美。考场作文有其评判规则,有其审美标准。高考评卷权威人士毛荣富言:“凡是高考作文获高分甚至满分者,一般都是用简练而优美的书面语言写成;而三、四类卷,其语言则基本上是直录口语式的,疙疙瘩瘩,有时连通顺都难以做到。”今天考场作文中学生简单的套用、一味的堆砌、“流水账”式的记叙,并不鲜见。

二、再从日常阅读采集良药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对学生在摘抄中遇到的问题做了调查:“为什么学生翻来翻去,找不到摘抄的内容呢?”“每天摘抄是不是有必要?过是否适得其反?”“归类整理是不是有必要?要花多长时间?”、“学生把摘抄当成作业完成,缺乏兴趣有效果吗?”困难主要集中在:摘录什么?如何有效摘录?本文将对这两个方面作

浅探。

摘抄好事例,很必要,学生却往往难以做到的。首先要明确这“好”即是情动人、理服人的典型故事,它们要么令人温暖,要么令人通透。这样的好事例我们如何拿来用呢?当然是汇集成素材库,以备作文时选用为文章的题材。它的用途决定它的存在形式:有人、有事、有描写,字数压缩到一到两百字。为什么有如此要求呢?事例太长会模糊文体,事例太短又缺少生动性和可信度。总之,台下功要为台上功作准备。比如张爱玲《丈人的心》就可以压缩为:老翁有个美丽的女儿,老翁择婿条件太苛刻,大家简直拿他没办法。恰巧一年青人,遇到机会,救了老翁的命,他想,好了,一定成

功了。

三、最要紧的还得把握服药妙招

摘抄的时间。学生在校课程多,在家作业多,娱乐多,也是名副其实的“许三多”,课外阅读似乎没有时间。但是笔者认为,此处的课外阅读在时间上是指课堂外的阅读,在内容上是指课本外的阅读,课堂外我们的学生分给语文阅读的时间的确太少了,那么我们课内时间是不是可以让些出来。有这样一个爆笑语录——老师,“你一上课就不停地说话,你说你还像不像个学生?”学生:“不像。”老师:“那你自己说,你像什么?”学生:“像老师。”老师:“……”。一位法国教育家也对这种现象发起呼吁:“二十一世纪最困难也是最有价值的事是让教师闭上他的嘴!”毋庸置疑,语文老师是最会讲最善讲的。但语文测试涉及学生的两个能力,一是记忆和阅读范围,二是思考。即使我们面面俱到地讲,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记不住我们的长篇大论,学生也将没有时間阅读,没有角度没有时间思考。我们唯恐少讲了,学生没听懂,以致分数上不去。但是,成绩从来不是靠老师讲出来的,学生的文学修养,更不是老师讲出来的。我们应该感觉到,只要学生愿意去读书,愿意去识记一些东西,愿意自己去领悟,语文的学习问题就解决了。总之,我们是时候,把学生的时间还给他们了。

摘抄的归类。摘抄最常见的方法是归类摘抄。常以话题归类,或是以词句段事分类,为的是写作时好查找。但这样会使摘抄繁杂,没有随性感,享受的乐趣也就没有了,并且分门别类后,读起来会使人感到枯燥。比如把所有的名言都抄到一起,再去记忆,就很无聊了,不如来两句名言,再来一段散文,或是温习一个小故事,更有趣。实际上,虽然不归类,通过时常的复习,学生对笔记本非常熟悉,想找东西一般都能找到,甚至能背出来。有时作文不知怎么写了,手握这本“百科全书”,翻翻它就能找到灵感。

最后,我们再回到“别人的果子同时也是种子”这一话题,俄国果戈里的《狂人日记》成了鲁迅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的种子,在体裁、形式和表现手法某些相同或相似,但是在结构内容和深度上,又有所不同。教育学生取经于名人名言,或者做好佳词好句积累,灵活学习、掌握和运用名人的睿智,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一方面可以在写作文的时候直接应用,或者模仿;另一方面可以完成学生的文化积淀、人文情怀的修养。引导学生常学师于名人,学生的语文之路一定芬芳四溢。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王海文,潘凤宽.重视名著阅读设立阅读教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1(2):43-44.

编辑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