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沿革与发展,分析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举措:目标上因地制宜;手段上引入先进要素;保障上拓宽参与主体。
【关键词】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三农”问题
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标志着我国步入了新时代。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為了如期完成首个百年奋斗目标,党中央观照历史和现实,正视机遇和挑战,在顶层设计上勾画出了乡村振兴的战略蓝图。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沿革与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是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和农村长期处于二元分置而提出来的,是党对过去提出的重要农业农村战略的凝练和发展。
1、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沿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总结过去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破了“一大二公”、“大锅饭”的旧体制,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统领新世纪国家发展全局,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具体要求。党的十七大基于对“三农”问题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判断,指出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致力于打造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对新时代落实好“三农”工作提出了很多既高屋建瓴又承接地气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论断。如“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等。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两处提及“乡村振兴战略”。其中,“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是对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五方面要求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2、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
第一,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振兴发展新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方面是一个系统性的有机整体。产业兴旺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物质基础,发展产业也就是发展了乡村的经济基础,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必要前提,乡村的发展必须要有足够的自然生存空间,让农民宜居就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乡风文明展现了乡村振兴的文化符号。乡风文明的核心是推进农民的知识化、文明化、科学化和现代化。[2]展现的是各乡村特有的文化和精神风貌。治理有效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制度保障。新时代的乡村在自治的基础上,同时强调加强德治和法治,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乡村振兴的成果最终是要惠及全体农民,使农民有更多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第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城乡融合新思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实际上就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所谓融合,即是城乡发展实现要素共生共享,破除以前的城乡二元体制,实现城市的人才、技术、信息、资金向乡村流动,乡村基础设施、交通、教育、医疗、就业在与城市要素共生共享中得到极大改善和提升。它实际上已经远超“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以及“以城带乡”的发展思路。[3]
第三,乡村振兴战略指明了人才培育新方向。农业农村的现代化离不开人才的推动,新时代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必须要有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一懂两爱”人才队伍。“一懂两爱”也是新时代对培育本土化人才队伍的新要求。“懂农业”就是要知晓农业作为第一产业的重要性,就是要掌握相关农业知识,就是要掌握农业生产技术;“爱农村”就是要为农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就是要全面参与到农村工作中去,就是要守护好农村的生态环境;“爱农民”就是要带领农民发展产业实现富裕,就是要保护好农民的基本权益,就是要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观照
历史是现实的根源。党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顺应历史,立足实际,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回应了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回应了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需要,也回应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解决我国主要矛盾的需要。新时代社会矛盾关系转化呈现了时代发展差异。长期以来,城乡资源的不均衡,城乡要素的不共生,资源和要素越来越向城市集中,直接导致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间接影响到农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正是为了补齐农村发展短板,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融合发展,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农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需要。由于资源要素不断向城市涌入,农村开始出现了“空壳化”“资源闲置”等现象,农业无人经营,农村缺乏治理,农民脱离组织,这些问题致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日益滞后,与城市之间的鸿沟加宽,严重阻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当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要保证全国贫困人口如期全面脱贫,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就必须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十九大报告指出,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回应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要求,要实现国家富强,就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机遇和挑战
乡村振兴战略在落实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各种机遇和挑战。邓小平同志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就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理应抓住政策、空间机遇,以应对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挑战。
1、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机遇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政策机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为亿万农民送来了政策春风。前者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定了方向、思路和任务,搭建起了乡村振兴的“四梁八柱”。后者是以前者为依据,明确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和2022年召开党的二十大时的目标任务,细化、实化乡村振兴的工作重点和政策举措,具体部署重大工程、重大計划、重大行动,确保文件得到贯彻落实,政策得以执行落地。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空间机遇。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意味着要把生存发展的空间从城市进一步拓展到农村,从“一产是基础二产是核心三产全面发展”拓展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国内拓展到国际。乡村振兴战略充分统筹了农村与城市、国内和国际大局。一方面,乡村振兴是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是城乡共生共荣发展,是“四化”同步和“五位一体”的发展;另一方面,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独立于国际社会之外,农业发展、农村治理、农民增收,不仅仅是国内问题,一定程度上也是全球性问题。[4]
2、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面临的挑战
认知不充分阻碍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认知是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这一层面上,乡村振兴战略是认知的对象,即是认知战略提出的背景意义、机遇挑战、原则举措等。认知的主体主要是政府、基层组织和农民,也是决策层和执行层。在决策方面,认知不足就会导致决策失误,体现为乡村振兴搞“一刀切”,为了政绩工程而给基层组织、农民增加负担。在执行层方面,认知不足就会致使行为偏差,体现为思想观念守旧,不能按照乡村振兴战略具体要求来落实。
落实不力影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效果。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新要求、新思路、新方向。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落实不力表现为:一是变相落实、机械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大搞数字脱贫、数字振兴,不结合实际,效仿其他模式,上面要求怎么干就怎么干;二是压力层层传导,任务是一层摞一层、责任是一级压一级,最基层顶着上级压力超负荷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结果必然是效果大打折扣,不能达到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效果。
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举措
在遵照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应该从战略目标、战略手段和战略保障方面全力落实。
1、目标上因地制宜
必须注意做好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实施、典型引路。乡村是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的最终地点,从类型上来看,我国的乡村类型复杂多样,乡村与乡村间的差异和差距比较大。比如:从经济发展程度来看,有发达的乡村、中等发达的乡村、贫困的乡村等;从地理区位来看,有偏远乡村、城市郊区乡村、城中村等。在具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要以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省市县规划为依据,以突出乡村主要特色为名片,以推进乡村专业化发展为方向。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乡村特点进行分类整合,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居则居、宜游则游。现有主导产业的乡村,要以产业为主导,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如:有生态农业产业的乡村可以因地制宜推行“生态农业+X”发展模式,不断提高产业发展效益。没有主导产业的乡村,要结合实际情况培育相关产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把绿水青山的生态效益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经济效益和发展效益。
2、手段上引入先进要素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主要途径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5]这就意味着要实现生产要素的现代化。首先是现代化的人才队伍。一方面是要选派一支农村工作水平高、农业知识技能强的涉农干部队伍到乡村助力发展;另一方面是要将本土的涉农产业农民队伍组织起来,通过技能培训、专家指导、产业帮扶,切实将涉农产业农民打造成职业农民队伍。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相互配合,最终培育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专业化人才队伍,为乡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其次是现代化的土地资源。将传统分散式发展方式转变为集约化生产,提高土地利用率,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同步完善涉农土地的配套设施,稳定产业投资预期,激发农民生产内生动力。再次是现代化的资本。就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三变改革”为抓手,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盘活农村集体资产,提高农村资源要素的配置和利用率。最后是现代化的技术。引进城市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水电路气网供应水平。
3、保障上拓宽参与主体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主体既有乡村力量,又有城镇力量;既有党政力量,也有市场力量,还有社会力量;既有国内各界的力量,也有国外支持的力量。[6]从这一层面来分析,需要统筹好城乡关系、“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的关系、国内和国际关系。归根结底是要构建一个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全社会参与的共建共享格局。政府层面,可以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负责谋划引领、统筹布局、强力推进,协调化解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重大矛盾问题。市场层面,仍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畅通城乡要素互动渠道,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社会层面,鼓励企业、金融机构、社团组织等入驻乡村,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终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参考文献】
[1] 王亚华、苏毅清.乡村振兴——中国农村发展新战略[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6.49.
[2] 赵增彦.经济欠发达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研究[J].理论导刊,2010.8.71.
[3] 徐俊忠.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远意义”[J].经济导刊,2017.12.10.
[4] 廖彩荣、陈美球.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逻辑、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7.6.798.
[5][6] 秦中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与重点[J].新经济导刊,2017.12.83-84.
【作者简介】
姜绪明(1992—)男,陕西平利人,太原科技大学硕士,中共石泉县委党校助理讲师,研究方向:社会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