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丽
【摘 要】 本文以桂林市3所独立院校为例,以问卷调查和群体座谈的形式对 “90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状况进行调研,分析“90后”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现状以及引发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诱因。从社会支持体系、教育引导体系、教育引导体系三方面探讨构建独立学院“90后”大学生就业心理干预体系。
【关键词】 独立学院;“90后”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心理干预体系
由于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以及“90后”独特的出生成长时代背景,独立学院学生“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一般高校大学生心理特点存在较大差异,他们个性鲜明,敢于表现自我,但缺乏团队意识;目标明确,敢于尝试,但抗挫能力差。他们正处于人生的特殊成长阶段,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和纷杂的社会诱惑,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不良就业心态和就业心理问题。
一、独立学院“90后”毕业生就业心理状况调查与分析
1、调查方法
2016 年4 月,笔者对桂林市三所独立院校的2013级6个专业300名学生以随机抽样方式进行了一次关于就业心理方面的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97 份,回收率为99%,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对具有典型特征的学生,进行调查、跟踪,进行了个别访谈。
2、调查结果与分析
(1)调查对象的求职状态。通过对300名学生的调查结果分析,已经签约占 60.94%;等待签约或等待答复占8.08%;尚未找到接收单位占 18.51%;考研占 3.7%;准备出国占1.35%;准备从事自由职业或自主创业占2.69%;虽有单位,但自己不想去占4.71%。
(2)调查对象的就业心理状况。调查显示,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状况总体上是积极健康的。他们能够科学合理地定位,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充满自信,对职业前途保持相对乐观的态度,能正确面对并积极准备就业。在就业的过程中,有44%的同学树立了明确的就业目标与方向;45%的同学做了人生职业规划;32%的同学看过求职有关方面的书;21%的同学考过与职业相关的技术证书。但调查也反映出在大学毕业生群体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想性、依赖性、盲目性和思维惯性等不良就业心理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毕业生的择业行为和择业成功率。
3、独立学院“90后”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心理状况分析
(1)认知心理的偏差。大学生就业认知心理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自己和对职业及社会环境的认知,从而形成对就业信息的推理和判断。笔者认为,评价就业认知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是职业定向是否科学,职业定向的最终目标是“人职匹配”。通过调研,笔者发现“90后”大学生在职业定向的过程中,其就业认知心理的偏差主要反映在两方面,即自我认知的心理偏差和职业认知的偏差。
(2)情绪心理的起伏。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包括情绪体验和情绪表现,还包括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调查发现,大部分“90后”毕业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显示出积极的就业情绪心理,但仍有部分学生在面临就业压力时,在心理上表现出一种情绪失衡,主要表现为焦虑急躁心理、孤独抑郁心理和知行矛盾心理。
(3)社会心理的失调。社会环境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境。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社会环境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中包括社会心理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即功利心理、求稳心理和不满心理。
二、“90后”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诱因分析
1、社会环境因素
(1)社会多元化的价值观的冲击。社会环境呈现出日益复杂的多元化态势,各种各样的价值观杂糅渗透,都对大学生产生了一些影响。当代“90后”大学毕业生多元的就业观实际上是社会多元的价值观念在毕业生就业实践中的微观反映。调查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大学毕业生思想观念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并现实地指导其就业。因此,绝大部分大学毕业生能理性看待社会、客观分析自我,实现顺利就业。但仍有小部分学生受消极价值观念的影响,在其就业过程中产生了认知偏差。
(2)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尚未完成。据相关统计,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65万,比2015年增加近20万。连续几年的高校大规模扩招进一步加剧了就业形势的严峻。当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结构性矛盾,主要源于产业结构的失衡。目前传统产业仍是我国工业发展的主体力量,我国高新技术制造业增长很快,但从体量看,占比不到15%,传统产业仍是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的重点。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优化尚未完成,第三产业尚未蓬勃发展的情况下,结构性的矛盾在就业市场上表现的尤为明显。
(3) 就业体制尚不完善。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大学生就业体制尚未形成一套管理顺畅、沟通高效的就业体制。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市场本身的建设不够规范,社会中介机构在学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不能很好的发挥,大学生就业市场缺乏专业化、信息化和系统化建设。另一方面,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的需求缺乏有机结合,某种程度上弱化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作用和功能。
2、高校环境因素
(1)高校专业结构设置。大学生就业主要依托专业就业,部分学校在专业设置上与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不相匹配。有的高校教育层次单一,课程内容设置僵化,在人才培养上缺乏学科特色优势,与市场多样化的需求相比,提供的毕业生同质性较强,难以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有的学校没有经过深入周密的社会调查论证,进行专业设置和调整,盲目开设办学成本相对较低的“热门专业”。从大学生就业的意义上说,进一步加劇了学科类人才结构性失衡。
(2)高校就业指导体系不完善。调查发现,很多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非常重视,并成立了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但因各方面条件的制约,这些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的功能和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首先是就业指导部门人员少,并经常忙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日常行政性事物。专业的、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建设体系尚未形成,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就业指导的效果。其次,就业指导的内容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有的学校就业指导仅限于收集就业信息,以及简单的就业技巧的介绍,缺乏对学生就业价值观念、心理素质、核心竞争力、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再次,就业指导的服务体系尚不健全。高校就业指导不能满足毕业生多层次、多方位的就业需求,缺乏就业指导的个性化愿务。
(3)高校的教学质量有待加强。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直接决定了毕业生的质量。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还应部分归因高校教学质量的下滑。部分学校无论是从硬件上还是在软件上,均不能适应扩招后的学生规模总量的教学需求。有些学校教学方式方法违背教学规律,严重制约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实践锻炼。
3、其他因素
(1)家庭因素。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是大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德观念、价值取向能起到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很多父母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教育观念,喜欢将自己不能实现的愿望强加在子女身上。承载着父母高期望压力的 “90后”大学生,在求职择业时往往会考虑父母的意见。父母的就业观念在某种意义上左右着子女的择业意向。
(2)毕业生自身因素。大学生群体是个体由青年期到成年期成长过程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之所以会形成期就业心理的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其主体意识的缺乏,才导致主体目标模糊,自我认知、自我选择、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独立、能动、创新过程中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制约。因而具有主体意识、发挥主体精神、培育主体人格。是大学生在整个大学阶段所要重点努力的方向。
三、独立学院“90后”大学生就业心理干预体系
1、社会支持体系
从心理学角度看,社会支持体系是指一个人从社会网络所获得的情感、物质和生活上的帮助。本文所阐述的社会支持主要从政府、团体组织和人际支持着重阐述。
(1)政府的政策支持。在支持和服务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职能的履行主要通过政策支持体现出来。首先政府环境的营造,通过多种措施消除大学生就业的行业壁垒,破除政策性障碍。其次以项目实施推动就业,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对毕业生进行项目化管理。再次,提高政策服务水平,加强大学生创业相关服务。
(2)组织团体的支持。共青团、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组织是与高校大学生联系最为紧密的组织团体。就共青团而言,其具有健全的组织体系,在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具有扎实的工作基础,这些优势的充分发挥可以有效的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开展。就学生会和学生社团而言,通过开展一系列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第二课堂活动,可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沟通交往能力、动手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高校学生会和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很大帮助。
(3)人际支持。从心理健康角度来说,社会支持可以减轻个体心理压力,并缓解焦虑情绪。调查发现,大学生在面对就业压力时,往往期望得到父母、老师和朋友的精神支持。由此,帮助大学生建立有效的社会人际支持系统,对于缓解毕业生焦虑、压抑的心理,争取认识自我,实现科学的职业定位有很大益处。
2、教育引导体系
部分大学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产生了就业失衡心理,形成科学的就业认知能力,使大学生保持健康稳定的就业心理是顺利实现就业的第一要素。因此,高校要把教育引导作为服务和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第一要务。
(1)教育引导的内容。一要弘扬主旋律,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面向基层,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真正有利于大学生自身成长的地方去”的就业观。二是要加强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毕业生在就业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心理问题,通过就业心理指导、就业指导课、就业主题班会等形式进行疏通和引导,帮助他们提高心理素质水平,克服就业心理障碍。三要加强职业规划教育,通过系统的知识传授帮助大学生充分、争取认识自身条件,在择业过程中做出合理选择。四要加强创业知识的教育,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
(2)教育引导的渠道。首先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主渠道,根据不同阶段、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大学生特点,制定教学大纲,编写教案,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二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教育培训,力争从“青马工程”种子库里产生更多的就业先进典型。三要开展专业的就业创业培训班,为广大有志创业的青年提供学习和实践的平台。四要加强学生就业创业社团建设,指导学生专业社团开展就业创业的自我教育。
3、教育引导体系
(1)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建设。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的建立为大学生提高专业实践动手能力、缓解就业压力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比如校企联合培养3+0.5+0.5或校企联合培养3+1模式,则是较为灵活的方式。
(2)社会实践与志愿者服务。大学是大学生即将迈入社会的锻炼过程和过渡阶段。高校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深化“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四进”社区以及大型赛事、会展的社会实践与志愿者服务品牌活动,让大学生主动参与社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丰富社会阅历,发挥自己的专长服务社会。
(3)创新创业实践锻炼。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入发展,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问题,大力倡导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通过开展创业教育完成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近年来,为了加强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和创业能力的提升,不少高校开展了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如在校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创新学院、创业服务中心等,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大学生就业是党和政府长期关注的一项民生工程。围绕促进大学生就业,党和政府包括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积极采取各项措施为大学生实现顺利就业开辟绿色通道。同时,大学毕业生自身应当结合时代发展要求,积极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社会发展贡献一己之力。
【参考文献】
[1] 石红 ,陈俊傲. 大学毕业生的不良就业心态分析及其心理素质培养[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3)24-25.
[2] 胡维芳. 后危机下“90后”大学生就业观的特点、成因与对策研究[J]. 青海社会科学,2010(6)72-75.
[3] 李国阳. 当代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以安微八所高校为例[D]. 合肥. 合肥工业大学,2010.
[4] 伍力.论独立学院毕业生就業渠道的拓展[J]. 教书育人, 2006(5)8-9.
[5] 黄佳明. 后危机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特点及辅导[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2)202-204.
[6] 富振华. 大学生就业择业观的消极现象、归因及改进策略[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97-201.
【作者简介】
吕 丽(1986—)女,广西桂林人,本科,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