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侄文稿》为何不宜“出借”

2019-03-30 10:00周娟霞
畅谈 2019年2期
关键词:怀素颜真卿行书

周娟霞

近日,颜真卿《祭侄文稿》真迹于1月16日至2月24日在日本展出的消息,引爆兩岸民众怒火。台北故宮博物院将珍贵文物送到日本做展览,再加上日本的文物损坏“前科”、台北故宫出借程序受质疑、现任院长推诿责任等事实,引发舆论的极度愤怒。

《祭侄文稿》全名《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是唐朝书法家颜真卿所书,后世誉为“在世颜书第一”“天下行书第二”,与王羲之《兰亭集序》、苏轼《寒食帖》合称“天下三大行书法帖”。《祭侄文稿》是唐朝极其重要的文物见证,其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和时代特点,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可划分为珍贵文物中的一级文物。

北京故宮也藏有许多珍贵的书法作品,如张伯驹先生捐赠的陆机《平复帖》,是现存年代最早的西晋书法作品,还有王珣《伯远帖》、怀素《苦笋帖》、黄庭坚《诸上座》卷和米带《苕溪诗》等,这些书法作品都被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文物出境展览和对外文化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文物遭受损害的可能性,我国从保护文物的需要出发,对艺术水平高的书法作品等原则上禁止出境,而一级文物也有规定的限额。

即便是可以送出国交流展览的文物,其包装和运输过程也极为特殊,毕竟文物藏品非常珍贵,稍有不慎便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像书画类作品属于易损类,常言“纸寿千年,绢保八百”,古纸原料一般是以树皮和麻为主的植物纤维,既怕潮湿又忌干燥,容易遭遇脆裂、粉化和虫蛀等现象,相较于其他文物如青铜器、陶瓷器等在保管和保护方面都更加困难。

《祭侄文稿》是颜真卿于唐乾元元年(758年)写成,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岁月,若以人类的寿命来算,《祭侄文稿》早已是重耋之年,其脆弱程度不难理解。在台湾当地,《祭侄文稿》上次公开展出也是在十年前了,此次被送到日本展览,民众的愤怒程度可想而知。而据媒体报道,除颜真卿《祭侄文稿》外,此次出借的文物作品还有怀素《自叙帖》、褚遂良《黄绢本兰亭卷》,以及李公麟《五马图卷》。每一件文物都历史悠久,非常珍贵,妥善保存尚且难以避免其损耗,更遑论漂洋过海的奔波了。

文物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肖像,是集艺术、历史、精神等价值为一体的文化符号,人类在历史上所创造的文化遗存已毁坏和消失了大半,留存到如今已实属不易,且文物一旦损坏,将难以复原。台北故宫此做法对文物而言,实非幸事,希望其能撇开其他因素,慎重对待文物外出展览一事;也希望《祭侄文稿》的落款“子孙保之”,真正成为一份代代相传的承诺。

猜你喜欢
怀素颜真卿行书
柳佳玮作品
怀素芭蕉练字
潘池勇行书作品
颜真卿拜师
书僧怀素的籍贯
自撰联(行书)
书画名人汇
劝学诗
联谜考徒弟
怀素芭蕉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