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敏思
(闽江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350108)
在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发展方式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创新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以及支撑产业转型升级成功的关键因素.“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打造区域创新高地,形成一批带动力强的创新型省份、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并将“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作为今后五年的主要目标之一.[1]各地也纷纷响应并制定一系列与创新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伴随着海丝核心区建设带来的重要历史契机,福建省出台了《福建省建设国家创新型省份实施方案》,提出2020年“进入创新型省份行列”“区域创新发展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的目标,为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建设创新型省份是一个动态的持续性过程,本文对近十年来福建省区域创新能力的动态变化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并试图为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提出可供参考的对策.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创新系统受到学术界重视,Cooke(1992)在《区域创新系统:新欧洲的竞争规则》一书中,率先引入了区域创新系统一词,并与Braczyk和Heidenreich(1996)对其概念予以进一步阐述,认为生产组织、科研机构与高校等分工不同且又相互联结的组织所处的基于根治性特征且可交互学习、为创新提供支撑的环境系统即是区域性创新系统.[3]已有的对福建省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014年以前,庄花(2010)基于动态评价法及灰色系统理论,对2001年起7年间福建省区域创新能力进行考察,[4]认为其处于全国优势水平,且各个子系统内部与各个子系统间表现出良好的协调性,发展波动趋于平稳.李美娟(2011)、徐林明分别应用灰靶理论和纵向拉开档次评价法对2001年至2008与2010年期间福建省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动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为逐年向好且增强.[5-6]张璇、王珍珍(2017)基于SFE框架与比较分析法评定2003-2014年东部沿海六省(市)区域创新体系的主体结构,福建省综合评分逐年上升,但与其他5省(市)相比,仍处在较低水平.[7]综上研究情况可得,关于福建省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大部分集中于2014年以前,通常采用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多因素评价法对其进行测算评价,但设计的指标体系较为简单,具体指标均不超过50个,无法系统地对福建省及全国其他省(市)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全面评价.
对于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较为复杂.目前学术界通用的做法是构建一套指标体系对某一地区区域创新能力进行系统评价.本文采用的是《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以下简称 《报告》)的数据,①该《报告》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将综合指标划分为四个级次,包括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见图1),40个三级指标和137个四级指标,涵盖了较为完整的衡量创新的基础指标.同时,该指标体系被进一步细分为实力、效率、潜力三个维度,分别对区域内所拥有的创新资源、单位投入产出比以及增长速度进行综合考察.《报告》将来自统计年鉴和政府报告的基础数据,无纲量化后,利用专家打分得到的权重并运用加权综合评价法,分层逐级综合,最终得出除港澳台地区外当年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创新能力的综合效用值,进行比较和排名.本文将整理统计10年来福建省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效用值及地区排名,并进一步考察1级指标的变化趋势,结合上述统计结果,进行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对影响区域创新能力进一步发展的因素进行深入探讨,丰富现有研究,有助于明确创新在区域发展中的定位,为推进创新型省市的建设提供新思路.[8-17]
图1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
2008-2017年的报告显示,福建省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指标排位在10位-16位间波动,上下幅度较大,2010年与2012年处于十年来最低位第16位,2013年与2015年又回升至第10位,为近年来高位,而后又有所下降,在参与比较的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中,总体基本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上水平.创新综合指标效用值保持在24-30分的区间范围内,变动幅度较为平稳.实力、效率、潜力三个细分指标,实力和效率指标在十年中分别各有6次、2次在排名上领先于另外两者,而潜力指标除2009年与2012年外,其余年份其排位均落后于其他两个指标,说明福建省拥有一定创新存量资源,其投入也产生了一定的效益,但创新能力每年提升幅度较小.根据当年的效用值以及实力、效率、潜力综合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得出结果,福建除2010年属于第5类外,其余年份均属第4类,前三类城市分别为创新能力超强、强以及创新能力较强,因此福建省的区域创新能力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见表1).
表1 2008-2017年福建省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指标得分及排名变化
从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创新绩效5个一级指标来看,2008年至2017年期间,知识创造指标,其综合效用值在五个指标中每年得分均为最低,分值介于16.64-21.03之间,在全国的排名,除2012年外,其余年份均落后于其他四个指标.与此相反的是创新绩效指标,其综合效用值每年得分均高于30分,大幅领先于其他四个指标,十年中有五次进入全国排名的前十位,知识获取指标与创新环境指标则各有五次和一次(见表2).对五个一级指标细分的实力、效率、潜力三个指标分别进行考察,知识创造的实力指标全国排名在同类的五个指标比较中每年均是最为靠后的.与此相类似,其效率指标的排位除2011年外,其余年份在同类指标中也均是垫底.而创新绩效的上述两项指标在2008-2015年的全国排名均高于其他四个指标,2016与2017年则是知识获取的实力、效率指标排名最为靠前.潜力指标方面,知识创造与企业创新指标十年来的全国排名总体优于其他一级指标(见表3).综上所述,福建省进行知识创新及应用的条件氛围良好,新技术获取及转化能力较强,新技术研发能力虽有较大提升潜力,但就目前而言最为薄弱.同时,企业作为区域创新的主体之一,其推陈出新的能力也有待加强,作为衡量区域创新产出效率的创新绩效指标,受到上述四项指标共同影响,当其中某项指标落后,便会出现短板效应对其造成拖累.因此,需综合考虑指标发展的协调性,弥补不足.
表2 2008-2017年福建省区域创新能力一级指标得分及排名变化
表3 2008-2017年福建省区域创新能力一级指标分项排名变化
近6年来,福建省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逐年提升,至2017年达到1.68%,虽然始终低于全国水平,但差距正在逐步减小.其中,政府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偏低,2015年前始终在0.12%左右波动,但2016年起,则有较大增幅(见表4).[18][19]256-280
表4 2012-2017政府研发投入与R&D经费支出变化情况
研发与创新能力对企业综合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福建省企业的研发投入也逐年加大,却仍显不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福建省已认定3059家高新技术企业;[2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R&D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比为0.98%,仍稍低于全国1.06%的平均水平,开展研发活动的占到22.06%,设立研发机构的占8.18%,但与全国的数据27.4%与22.17%相比,特别是后者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福建省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19]256-280福建省民营经济发展迅速,2016年底,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为1.66万家,经济总量占到GDP的67.3%,但民营企业集团和领军型企业相对较少.[18]而对于分散经营的中小企业,生存与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是其首要目标,中小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人才与平台都不足以担当大型技术研发、攻关的重任.这也导致部分产业对外依存度高,本土自主品牌受限,因贴牌生产引起的知识产权纠纷频发,企业甚至行业的成长空间受到限制.
2016年福建省县级以上政府部门科学研发机构为102家,截至2017年底,普通高等学校有89所,与华东地区的其他省级行政区相比,数量上相对偏少.[18]同时,在综合实力上也存在一定差距.截止2018年,福建省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只有1所,“双一流”建设学科6个.相较于部分重点高校与重点专业密集的省份而言,还存在不小的提升空间.此外,科研基地数量和实力上的弱势还容易导致因周边教育经济强省的虹吸效应而引发高层次人才流失,区域自身人才培育能力不足、原创技术成果减少等实际问题.
福州、厦门和泉州集中了全省大多数的科技创新主体要素.以2017年为例,三地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共有150478人,为全省总计数的72.48%.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与外部支出为3788038万元和172882万元,分别占全省总计数的69.75%与82.30%;此外,全省89所普通高等院校中有69所位于上述三地.地处福、厦、泉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研发机构的比例分别为9.62%、14.47%、6.2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而省内其他城市与上述三地相比,在创新资源投入与创新成果产出上存在明显差距.[18]
区域创新体系建立过程中,政府应规范市场秩序,带头并推动各创新主体的有效参与,平衡和规范各方的目标与行为.一是落实中央关于改革创新的各项政策措施,结合省内的现实条件,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等创新辅助支持,包括加大对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高新技术开发区、创意园、试验区等创新载体与创新资源的持续投入力度等.二是完善政府投资与退出机制.初创企业与新兴产业能够带来正外部效益,但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使之对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缺乏吸引力,普遍面临较大的资金与债务缺口,阻碍其进一步发展.在此情形下,政府应通过已设立的投资基金或者市场的风险投资基金直接或者间接地支持相关企业或者产业,并以此为政策导向吸引社会资源的流入.此外,尽可能地综合采用税收减免、政府采购、鼓励符合资格的企业资产证券化和对通过风险评估的项目提供信用担保地等手段来缓解相关主体的资金压力,也使其承担起经营责任.当初创企业与新兴产业步入发展期、成熟期阶段时,政府资本需有计划地逐步退出相关企业或行业,以避免内部控制权的争议,并让其真正接受市场规律的检验,在竞争中得以提升,同时形成政府投资基金流动性的良性循环,投资更多的创新领域.
根据省内不同城市自身的特征与优势,明确其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功能定位并规划相应职责,进一步建立内部协调合作机制.一方面,应基于比较优势理论,推动要素和产业、甚至部分有特殊能耗要求和生产特点的生产环节由经济发达的地区梯度转移至腹地,实现区域内部的协作分工;另一方面,则应统筹区域内部各地市的投资与规划,避免因低水平、同质化的冲动投资或者忽略区域环境差异性的盲目创新而导致过度竞争与水土不服,结合各地市地理交通、经济发展水平及不同的自然资源禀赋,通过原创设计、设备与生产工艺升级,对已形成的地区特色的主导产业进行要素结构与配置效率的优化,提升其竞争力;鼓励与培育新兴产业的发展,逐步以创新驱动型增长模式替代原有的要素驱动型模式.[21]
福建区域位置特殊,连接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城市群又毗邻台湾,应进一步扩大开放,畅通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的渠道.一是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巩固地缘优势,对符合条件的院校与企业落实引才补帖政策,缩小区域内外薪酬水平差异,简化境外人才的出入境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回流与本地化.二是推动国外内知名大学或科研院所与省内院校在区域内联合办学或设立合作研究所,作为跨区域交流、人才集聚与培育的重要平台.三是鼓励省外、境外企业来闽投资合作.省内部分无研发基础的企业可承接处于生命周期末端的成熟技术,依托低廉的生产要素成本和巨大的市场需求来获得竞争优势.而区域内有一定研发能力的企业则应实施开放式创新战略,积极融入跨国公司产业链,利用技术溢出效应,获取异质性知识资源,并予以吸收转化,融合改造自身原有的技术能力,通过技术交流,实现自主创新突破.
产学研合作可提升区域内生性创新能力,但需要整合参与各方的资源且设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首先,由行业协会牵头,通过将主导产业与关联产业的企业进行整合,形成整体创新合力.行业协会组织设置专门基金和行业创新平台,用以支持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主导行业技术标准修订,并对可惠及全行业的基础科学和共性技术进行持续性联合研发,通过知识溢出效应,使区域内整个产业集群的技术能力得以提升,从而避免因路径依赖而导致低端锁定.其次,高校与科研院所一方面在政府资金支持下,应主动承担周期长、风险大、无法立即产生市场效益的产业培育和前沿技术研究.另一方面应与企业的研发机构主动对接,利用学科齐全、高层次人才集聚等优势与企业实现创新资源共享,解决生产环节中的技术难题,并结合企业对市场的敏感度,共同开发具有大规模生产可行性和市场领先性的技术商品.此外,院校还可为企业员工提供多层次阶梯式职业教育平台,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制定培养方案、考核标准、课程开发,帮助企业在职员工强化专业能力、提升职业契合度和岗位适应性,为产业成功升级转型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再次,政府应对为产学研合作提供必要辅助性服务的中介机构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核,规范其收费行为,助其朝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同时开放公共信息平台供其免费发布项目征集、人才供求、科技成果交易等信息,通过降低沟通成本和信息不对称性,加速创新资源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中流动,并使各类创新要素获得合理的市场定价.
根据2008—2017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中的数据,福建省区域创新能力在全国始终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从知识创新、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创新绩效五个指标考察,知识创新和企业创新方面稍显薄弱,因而需继续保持在知识获取、转化及创新绩效上的优势,加大对创新要素的投入,提升创新主体的积极性,挖掘与拓展协同创新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发挥自主创新的潜力,促使区域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注释:
①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从2000年起发布,2015年起更名为《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