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诗,曾显华,代菊红,陈灿银,陈钰婷
(1.五邑大学纺织材料与工程学院,广东江门 529020;2.珍图新材料有限公司,广东江门 529020)
涂料印花不受织物纤维种类的限制,应用广泛,在国内印花领域占近1/2的市场。影响涂料印花效果的因素有很多,但黏合剂的选择对涂料印花的质量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涂料印花黏合剂是水性丙烯酸树脂(PA),因其具有黏结性能高、耐水性能好、原料价格相对低廉等诸多优点受到极大关注,但PA同时存在力学性能欠佳、耐温耐候性差、胶膜易发黏等缺陷[1]。为弥补以上缺陷,近年来,学者利用聚氨酯对丙烯酸树脂进行改性[2-4],已有相关文献对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PUA)黏合剂的印花性能进行了探讨[5],也有学者研究了交联剂对PUA印花黏合剂的影响[6],还有学者通过PU改性PA研究了涂料印花防塞网问题[7],但PUA的合成影响因素较多,与PUA黏合剂的印花性能有一定联系,有关的研究鲜有报道。
为迎合市场需求,本研究旨在综合乳化剂、PU合成原料、PU用量等因素的影响,合成出性能优异、价格适宜的PUA印花黏合剂。
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EG-2 000)、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有机铋催化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苯乙烯(St)、993脂肪醇醚硫酸盐乳化剂、过硫酸铵(APS)(均为工业级),丙烯酸羟丙酯(HPA)、二羟甲基丙酸(DMPA)、三羟基甲基丙烷(TMP)、丙酮、乙二胺(EDA)、三乙胺(TEA)(均为分析纯)。
HH-W2S型智能数显多功能油水浴锅(上海锦富实验仪器设备有限公司),GZ120-S型悬臂式恒速电动机械搅拌器(上海垒固仪器有限公司),BPSF-550型变频异步分散机(上海贝微电机有限公司),101-2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绍兴市沪越科学实验仪器厂),TCL-B16型台式离心机(盐城市大冈离心机泵厂),RE-52AA型旋转蒸发仪(上海雅荣生化仪器设备有限公司),Nano Brook 90plus PALS型纳米粒度仪(Brookhaven Instruments),FURBS万用强力拉伸测试仪(弗布斯检测设备有限公司),平网印花台板(实验室自制)。
1.3.1 WPU乳液
在装有搅拌器和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加入多元醇,120℃下抽真空脱水2 h,冷却至80℃,加入HMDI和催化剂,80℃保温1 h,加入计量的DMPA、TMP,继续保温2 h;加入HPA封端,反应2 h,反应过程中用适量丙酮稀释预聚体,降温后加入TEA中和成盐;加入去离子水高速分散,完成自乳化后加入乙二胺进行扩链,脱去丙酮,得到以不饱和双键为端基的WPU乳液。
1.3.2 PUA乳液
用半连续法制备核壳结构的PUA。PA单体制备成预乳液备用。将一定量WPU乳液作为种子乳液,加入到装有温度计、搅拌器、回流冷凝管和氮气保护装置的四口烧瓶中,加入去离子水、乳化剂,于50℃搅拌30min,将水浴温度升至80℃,缓慢滴加PA混合单体的预乳液及引发剂溶液,滴加时间大约为2.5 h,全部物料滴加完毕后,80℃保温反应1~2 h,制得PUA核壳复合乳液。
1.3.3 涂料印花布版
工艺流程:调制色浆→80℃预烘5min→140℃焙烘2min→印花成品。
色浆配方:黏合剂50%,增稠剂0.5%~2.0%,保湿剂2%~4%,消泡剂0.5%,涂料8%。
1.3.4 黏合剂胶膜
将乳液样品均匀平铺在聚四氟乙烯模板上,室温下成膜2 d,然后在80℃真空烘箱内脱膜,制得厚度为1mm的胶膜,干燥后置于干燥器内备用。
1.4.1 胶膜耐水性能
将聚氨酯胶膜裁剪成尺寸为2 cm×2 cm的试样,称量初始质量为m0,将试样用蒸馏水浸泡48 h后取出,擦干表面水分后称其质量为m1,由下式计算吸水率:
1.4.2 粒径
利用纳米粒度仪测试有效粒径。
1.4.3 乳液离心稳定性
利用台式离心机,在3 000 r/min下离心10min,观察乳液沉降情况。
1.4.4 手感评定
对印花成品进行闭目触摸,以8人为一小组进行评级,根据成品的柔软程度递增评定为Ⅰ、Ⅱ、Ⅲ、Ⅳ、Ⅴ级,Ⅰ级为最差,柔软性和滑糯亲肤感差,Ⅴ级为最优,手感柔软,滑糯亲肤。
1.4.5 热黏性
取印花成品,按文献[8]的方法进行测试、评级。
1.4.6 乳液凝胶率
用200目的滤袋对乳液进行过滤处理,并把搅拌桨、温度计和瓶壁的残渣刮下,反复冲洗滤袋,然后将滤袋置于烘箱中60℃烘干,再取出称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N为凝胶率,m0为凝胶质量(g),m为所有原料的质量(g)。
1.4.7 耐水洗色牢度
测试印花样布的耐水洗色牢度,观察水洗前后漆膜变化,测试结果参照文献[8]进行评级:水洗后出现漆膜脱落或开裂为2级;水洗后牢度大幅度下降为3级;水洗后颜色黯淡,牢度评级有下降为4级;水洗后和水洗前相比无任何变化为5级。
在核壳型PUA乳液的合成过程中,乳化剂的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以自制不饱和双键封端的PU为种子乳液,采用半连续滴加的方法合成核壳型PUA。为了使PA单体能均匀地溶胀到PU粒子中反应,PA亲水性单体和亲油性单体通过乳化剂与水混合成预乳液,底釜的乳化剂则起到保护和稳定PU粒子的作用。乳化剂用量应适量,过少影响单体转化率,过多则影响印花产品的耐水洗色牢度,因此,使乳化剂总量保持5%不变,探究乳化剂在预乳液和底釜中的使用比例对PUA合成的影响,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乳化剂配比对PUA乳液的影响
随着乳化剂配比(底釜的乳化剂质量∶预乳化釜的乳化剂质量)的增加,PUA有效粒径减小,凝胶率大幅度降低。这是由于PA单体缓慢溶胀进入PU粒子中,可使乳胶粒子粒径逐渐增大,而底釜乳化剂充足时,可保证每个乳胶粒表面分布有更多的乳化剂分子,乳化剂在胶粒表面排布层数及厚度足够时,乳胶粒间斥力增大,不易发生相互碰撞而聚结[9]。因此,只要保证预乳液不分层,可尽量提高底釜乳化剂的比例,以保证单体转化率和乳液稳定性。乳化剂的最佳比例为3∶1。
DMPA作为WPU的亲水扩链剂,其用量不仅影响PU预聚体在水中的分散难度,还和树脂的耐水性息息相关,从而影响PUA印花产品的耐水洗色牢度。探究DMPA占PU乳液的比例对PUA乳液、胶膜、印花成品性能的影响,结果如表1所示。随着DMPA用量的增加,PUA乳液凝胶率明显降低,胶膜吸水率逐渐增大,PUA黏合剂印花样品的耐水洗色牢度则大致呈下降趋势,这与DMPA对PU印花黏合剂的影响趋势基本一致。这是由于亲水性基团的增加导致水分子更容易进入PUA胶膜内,引起胶膜溶胀,从而降低其印花产品的耐水洗色牢度。同时,在PUA合成阶段,由于亲水性基团的加入PU分子相当于大分子乳化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PUA粒子的稳定性,从而减少小粒子聚集,乳液凝胶率降低。综上所述,DMPA的最佳用量为2%。
表1 DM PA用量对PUA性能的影响
TMP分子含3个羟基,能与—NCO基团发生交联反应,在一定程度上使PU软段的玻璃化温度升高,从而增强PU的力学性能,但交联剂的加入可能会影响PUA的合成过程。探究TMP用量对PUA性能的影响,结果如表2所示。随着TMP用量的增加,PUA粒径逐渐变大,乳液蓝光逐渐变弱最终消失。这是由于交联剂用量的提高导致交联点增加,交联点之间的分子链长变短,阻碍了分子链的运动,限制了PUA共聚物链段的迁移,分子链相对松散,乳胶粒呈增大趋势,进而影响复合乳液的稳定性[6]。随着TMP用量增加,PUA胶膜的吸水率呈降低趋势,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耐水洗色牢度。这是由于TMP的3个羟基与—NCO基团的化学键合让PUA成膜更紧密,阻碍水分子进入,因此耐水性好。综上所述,TMP的最佳用量为0.5%。
表2 TM P用量对PUA性能的影响
为了得到性能优异的PUA印花黏合剂,同时降低聚氨酯改性丙烯酸树脂的成本,必须控制PU与PA单体的比例。探究了PU与PA单体质量比对PUA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如图2。由于引入了亲水性基团,纯PU乳液透明泛蓝光,稳定不分层,乳液粒径较小;随着PA比例的增加,PUA乳液粒径增大,乳液蓝光减弱,这是由于疏水的PA单体溶胀到PU粒子内部进行聚合反应,直到最初的PU乳胶粒无法包裹更多的PA单体,几个PU胶粒则会发生融合形成更大的、能稳定包裹更多PA单体的乳胶粒[10]。当PA与PU单体质量比为3∶1时,乳液凝胶明显增多,这可能是由于PA单体的比例过大,超出了乳胶粒的包裹能力,降低了乳液稳定性,但此时胶膜吸水率较低。
图2 PU与PA单体质量比对PUA乳液性能的影响
探究PU改性PA的最佳用量,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PU与PA单体质量比对PUA黏合剂性能的影响
通过PU改性得到PUA印花黏合剂,其印花成品的耐水洗色牢度均可达到5级,手感与纯PU印花黏合剂接近,抗拉扯性能及回弹性有较大改善,耐热黏性也有明显提高。PU改性引进了交联结构,这是增强PUA耐水性能的重要原因,加上PA本身的疏水性,从而赋予其极好的耐水洗色牢度;另一方面,交联度的增加提高了软段的玻璃化温度,从而改善了PA的耐热黏性;同时,PU改性引进的硬链段能提高胶膜的力学性能。而PUA拥有类似于纯PU印花的滑糯亲肤手感,这是由PU与PA成膜过程中基团迁移位置不同所致。综合2.4所述,当PU与PA单体质量比为1∶2时,PUA综合性能较优,成本合理。
(1)底釜与预乳化釜的乳化剂质量最佳配比为3∶1,此时预乳液不分层,乳液产生凝胶最少。
(2)DMPA的最佳用量为2%,乳液凝胶率可接受,PUA印花成品的耐水洗色牢度可达到5级。
(3)TMP的最佳用量为0.5%,此时乳液凝胶率适中,PUA印花成品的耐水洗色牢度可接受。
(4)PU与PA单体的最佳质量比为1∶2,此时PUA乳液稳定。胶膜吸水率为12.7%,印花成品性能优异,耐水洗色牢度达到5级,手感与纯PU印花相近,滑糯亲肤,抗拉性能可接受,耐热黏性达到5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