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金艳
摘要:高职院校管理者应具备的政治理论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知识素质及领导能力素质内涵,并从这四个方面着手,探讨了提升高职院校管理者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以促进高职院校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确保高职院校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
关键词:高职;管理者;综合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01.038
1引言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決定》及《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工作方针从“大力发展”调整为“加快发展”,职业教育迎来发展春天。在这一利好形势下,高职院校不断优化内部管理体制,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增强综合竞争力。管理工作对高职院校综合竞争力的作用日益凸显,人们越来越重视管理工作在高职院校管理与发展中的作用,重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2高职院校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
2.1政治理论素质是胜任工作的前提
要办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职业教育,要求管理者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质。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是前提,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掌握好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国内政治形势,高职院校的管理者还应具有较强的政治敏锐力和政治鉴别力,时刻保持立场坚定。只有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才能使管理者与时俱进,在工作中不断创新。
2.2思想道德素质是高职管理者的基石
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与师生座谈时提出了好老师的“四有”标准,其中之一是要有道德情操。这一重要讲话充分说明了师德的重要性。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与师生座谈时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为我国教育工作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新要求的同时,也为我们在新时代牢牢抓住理想信念铸魂这个关键环节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明了方向。教师承担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必须要师德垂范。作为高职院校的管理者,要做广大教职工的表率,更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严守道德底线,做品行高尚的管理者。
2.3文化知识素质是管理能力的主要来源
文化知识素质不仅对管理者的整体领导状况有很大影响,而且还影响着管理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职院校管理者的学历水平越来越高,总体上看,管理者所拥有的文化知识还是比较丰富的,但对于文化科学知识的运用是否娴熟精当,这对于管理者来说,是个挑战。作为高职院校管理者,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精深的专业特长、广博的文化知识等多层面、复合式的知识结构。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在管理工作中不断运用,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
2.4领导能力素质是优秀高职管理者的主要标志
领导能力素质能反映出一个管理者是否优秀。高职院校的管理者要根据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的变化做出正确判断,采取适当措施,要具备一定的预见和应变能力。管理工作归根到底是人的管理,因此,管理者要学会与上下级、师生沟通。同时,高职院校还承担一定的社会服务工作,要寻求社会合作,要取得各方理解、支持和配合,高职院校就要走出去,与校外相关单位、部门沟通,协调各方面人际关系。高职院校管理者还要充分发掘每位教职工的潜力,最大化发挥其作用,充分整合校内外专兼职教师队伍等资源,做到知人善任,适才专用。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社会瞬息万变,创新能力是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只有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大胆创新,才能走出一条独特的办学之路。
3提升高职院校管理者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
3.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着力提高政治理论素质
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来源于理论上的清醒与坚定。高职院校管理者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觉悟,要自觉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认识和坚定信仰上,要始终把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素质摆在重要位置,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和把握科学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战略决策部署,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结合学校的现实状况与未来发展开展学习,能够站在政治的高度看待高职院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不断提高从政治上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3.2强化立德树人意识,不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最好的方法是学习并继承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客观的融入现代文化。高职院校管理者要围绕落实和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号召全体教职工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教师职业道德,并在此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把敬业爱生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准则,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个性,远离浮躁和功利,执着于教书育人,心系学生,扎根讲台,为广大学生铸就圆梦基石。根据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主体和外部条件的变化,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理论建设和实践环节建设。聘请专家指导教职工学习师德修养相关理论,定期举办师德师风专题讲座、研讨、交流、实践等活动。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将师德考核摆在教师考核的首位,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将师德考核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全过程;贯穿于绩效考核、职称(职务)评聘、岗位聘用、聘期考核和奖惩及各类人才工程遴选的全环节;贯穿于教师管理和职业发展全流程。
3.3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升文化知识素质
信息社会,科学文化知识日新月异。面临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急剧变革的社会挑战,高职院校管理者唯有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发展专业能力,有效掌握所需的文化知识,以便适应实际管理工作的需要。要勤奋好学,虚心请教。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使自己成为该专业的专家。还要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大政教育方针,高职教育管理与教育理论知识。结合高职管理工作特点和需要,有重点地学习。此外,还要向来自企业行业的一些“行家里手”、“技能名师”求教。养成良好的借鉴习惯,通过学习、研讨、交流,真正理解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在工作实践中有效运用,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素质和实践工作能力。
3.4注重交流沟通协调,不断提升领导能力素质
高职院校的教职工大多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具有较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职工不仅希望自身的付出能够获得较为满意的报酬,而且希望能够满足其社会需要和心理需要,更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个人成功。因此,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应当充分尊重教职工,以人为本,柔性管理,为教职工搭建自我实现的平台,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让教职工的个人成長目标与学校的发展目标相融合,营造目标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统一、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掌握用人艺术、授权艺术、协调人际关系艺术、沟通艺术等。学会任贤使能,善于授权,通过授权达到“无智而能使众智,无能而能使众能,无为而能使众为”。
4结语
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春风下,高职院校不断更新改善教学设施设备,引进“教学名师”、“技能名师”,但如果缺乏优质高效的管理队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难以实现的。缺乏优质高效的组织管理和协调服务,也不可能达到一流的办学水平。高职院校的发展越快,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高职管理者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政治理论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知识素质、领导能力素质,强化创新意识,善于学习,促进高职院校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实现优质管理,确保高职院校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冯静颖. 高校行政管理岗位任职资格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12,(8).
[2]何卫东.试论提高高校行政人员职业道德素质日[J].当代教育论坛,2005,(6).
[3]庄灵灵.浅议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创新素质的提升[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