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工作以及生活中应用广泛,为大众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基于我国信息化背景下,中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需求,如何创新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结合目前中职院校计算机基础存在的问题,本文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提出了部分创新途径。
关键词:信息化 中职计算机 基础教学 创新
信息化技术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在很多领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由此一来,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也随之有所提升,计算机操作技能成为学生不可或缺的专业技能,学生通过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且灵活运用,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提高。
一、我国中职院校在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上存在的部分问题
(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难以被调动,教学手段较为单一
近些年,我国的计算机基础课堂模式大多是以多媒体PPT作为课件的手段,相比较传统讲授教学模式,虽然在教学效率方面有所提升,中职学生是可以通过生动且直观的方式来进行学习,但是,这样的授课手段依然是存在些弊端。例如,专业教师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同时,学生无法作为课堂的主体,课堂学习依然是教师作为其课堂中心,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一方。授课速度以及授课的内容相比较而言,教师会呈现出较多、较快的现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在课堂中,都难以被教师有效调动起来。部分学生一方面会认为专业教师授课内容简单,学的动力就此失去,另一方面会因教师授课过快,丧失其学习的积极性。
(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实用性教学内容较为匮乏
曾经开设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是以高等院校或者是中职院校为主。不过,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普及速度远远超于大众的想象,在普及力度方面也在加快。现阶段,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在我国大多中小学也已开设,中职院校与这些中小学开设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比较,相对于有所滞后,过于守旧、不适用的情况时有发生。虽然其具有系统的计算机教学基础,但是在实用性方面,却呈现出匮乏之势。
(三)学生在学习方面会产生较大的差异效果,致使教学效果不理想
对于计算机操作基础,部分学生在中学期间已经有所掌握,或者是部分学生对于网站设计、计算机拆装都一清二楚。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在进入中职院校之前,对于计算机完全没有任何的概念,也没有对计算机接触过,如何开机、关机都要从头学习。这样的现象造就了学生学习计算机能力的参差不齐,在教学中也无法运用传统教育将学生统一对待,若在计算机基础的课堂中,那些能力较好的学生会因此学习兴趣受挫,无法建立学习的信心,以至于最终教学效果难以理想。
二、信息化背景下对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义以及影响分析
(一)针对式的教学模式,使之因材施教
学生在计算机基础知识在曾经的教学过程中,会因知识水平、学习手段等的不同,在接受能力方面会有所差距,致使学生自身的潜能、个性无法得到有效激发,专业教师利用传统模式来进行教学,其教学效果也不甚理想,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不过在信息化背景下,以学生个性、潜能作为教学基础,可因材施教,将学生的潜能很好的激发出来,以此可以使学生依据自身特点来进行针对性学习,并且提升,最终保障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和谐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都得到了很好的调动。
(二)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在信息化背景下,相比传统教育教学的方式,学生的接受知识的地方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中职专业教师无论在何时何地发布教学内容,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进行相应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内容也可以得到相应的完成,最终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得到相应的提升。
(三)教学方式不再单一,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实施专业教学
在信息化背景下,可以通过个性化、主动化的特征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个别教学方式以学生之间的协作通过互联网进行有效的强化,学生之间的主动学习得到针对性提升。计算机基础教学在信息化背景下,学生成为课堂中心,专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作为其主体性进行关注,专业教师以关注学生、对学生重视,着重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对学科的创新力,学生不再如传统教育教学中被动接受学习的模式,是以对学生针对性培养作为其教育方针,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以及专业的素养。在这一条件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得到良好的提升,最终学生的综合素养也会得到有效提升。与此同时,教师在信息化的影响下,教学手段丰富多样,以更加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与专业教师之间得到及时有效的互动。
三、基于信息化背景下中職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的创新
(一)建立网络教育教学平台
利用互联网信息资源,对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晚上,构建其计算机网络平台,也就是说,建立网络教学的系统程序以及相应的数据库,学生以及专业教师可以通过平台来进行学习、互动,以此使学生的学习更加便捷。不过,网络教学平台中应设有账户管理、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这三个重要的功能项,与网络教学的优势会因平台的构建得到充分的发挥,以教学的网络化、视频化,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建立网络教育教学平台可以将传统中较为滞后的教学方式进行完善,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针对能力完善自身不足。与此同时,通过网络平台的构建,学生之间或者师生之间可以进行有效的互动,对专业教师布置的作业可以及时接收。不过,相关的平台管理者需要将管理工作做好,为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平台的构建得到稳步的提升,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相关学习,学生可以依据自身能力针对性的得到满足,从而建立起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现代化教学的本质通过网络教学优势的发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以分层次教学满足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
教学内容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可以分为两部分,其一是选修部分,其二是学习内容部分。现阶段,系统组成基础知识、操作系统介绍、办公自动化操作等是部分我国大部分中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的内容,这些教学内容是学生必须学习的,与此同时,教师会针对性地根据专业需要来开展选修部分的教学内容,专业教师通过这种分层次的教学模式,针对性的使学生学习需求得到满足。
(三)开放式教学模式
教师的专业素养会直接影响到网络平台的教学模式,因此,对专业教师的要求要有所提升,在机房应布置门禁系统,学生通过一卡通可进入机房。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引导学生学习作为其任务,对学生的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予以及时的解决。与此同时,应依据教学的内容、教师来对机房进行使用的划分,为学生打造一种开放的教学模式,学生依据自己的学习兴趣、知识能力有选择的进入机房学习,学生通过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提升学习的主动性,教师教学的针对性也因此得到提升,最终中职计算机基础在教学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生活以及工作上网络信息技术都得到了快速的普及和运用,基于我国信息化背景下,现阶段中职院校的教育也得到了普遍的关注,计算机基础的传统教育教学在中职院校相对滞后,如何将信息化技术与中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是目前我国中职院校教育者需要研究的关键课题。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我国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因材施教,以多样化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蒋敏.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J].职业教育研究,2014,(04).
[2]杨磊.浅谈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创新路径[J].才智,2016,(36).
[3]曹永红.浅谈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中学教学参考,2013,(20).
[4]吴振东.“互联网+”背景下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探索[J].教学与教育信息化.2017,(19).
(作者单位:吉林工贸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