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雷雷 谭建政
摘要:高校传统教育管理模式无法与“新媒体和大数据时代”相同步,主要是由于传统高校管理模式主要关注学生的课堂纪律、寝室卫生、学习成绩和就业状况,这些确实是行之有效的学生管理方法,是保证大学生培养质量的基础。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方式亟待改变,可以借助“新媒体和大数据”技术的独特优势向大学生展示生动和直观的信息,缩短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的心理距离。
关键词:学生党建;大学生;自我管理
大学生自我管理包含多个方面,包括大学生的自我學习管理、自我生活管理、自我行为管理、自我道德管理、自我发展管理、自我人生管理等。因此,如何以学生党建工作为载体,促进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成了当今社会讨论的热点话题。
1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现实意义
1.1以学生党建工作为载体,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是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水平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培养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学风班风建设、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生党建为载体,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了客观依据,又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基本原则和基本方向。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的大学生管理体制,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适应当前高等教育改革新形势的明智之举。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教育,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是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自然选择。新生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一种在学校主导和充分发挥学校整体优势基础上的主体性、双向互动的、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新形势下,必须加快高校学生管理体制的改革,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努力开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1.2对以学生党建工作为载体,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德育新模式的研究是适应大学生学习、生活方式转变的需要,是形势变化的必然要求,可以有效拓宽思想政治工作渠道。如何学会自我管理,如何高效地进行自我管理,是当今社会每一个青年大学生面临的重要问题。想要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足、生存,并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势在必行。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正确的教育方法与教育理念能够引导学生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可以系统地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原理,是思想不断得到升华、理想信念不断坚定、理论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保证了高校学生成长成才的正确方向。
2大学生自我管理的现状
2.1自我认识能力不足
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表现为主体的自我对客体自我的认识,即作为主体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及行为特点的感知和了解,将外观、生理情况及自己的感知、思考、体验、意图、行为等心理活动报告给主观的自己,进行自我评价,以便充分地进行自我理解和自我定位。它代表自我理解的水平,和自己对自我社会地位和前进方向的自我估算。大学生只有正确全面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估,才能有效地约束自己,正确地发展自己,才能意识到只有现今正确的管理自己才能在将来稳定的立足。大学生处于正在学习和踏出校门步入社会的过渡阶段,国内相关研究也显示有近80%的学生对现在自己所处位置,所在阶段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位,对自我和未来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能正确的管理自己。
2.2自我目标不明确
目标是自主意识对活动预期结果的主观设想,它是一个人的愿望,从某种意义上,它代表一个人的梦想和理想。目标能引导、激励、调控、制约学生的学习生活,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且在人生进程的每个环节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没有有效监管的机制下,大部分学生没有一个明确的自我目标,缺乏对大学生活和知识体系构建的规划。目前普遍存在的“60分万岁”和“翘课”、“隐形逃课”等现象也正是缺乏自我管理和目标最典型的表现。同时上大学后,自己有了一定的经济支配权,却没有正确的理财和消费的观念,铺张浪费,缺乏正确、理性的消费观,致使自己忘却生活应有的压力,淡忘目标。笔者在与大学生的访谈中发现,尽管有人对自己是有目标的,也对自己进行了计划,但一旦到了要实施计划的时候就不断地推迟,时间一长,便淡忘了自我目标。
3创建以学生党建为载体的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模式
3.1创新学生党员的培养模式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深刻教育意义的主题党日活动,如党员上讲台、党员进社区、两学一做知识竞赛等,真正让学生党员参与其中,赋予其学生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的双重身份,强化针对性与实效性,避免被动性和滞后性;通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等丰富多彩的党组织活动,将实践与专业特色相结合,通过对九一八纪念馆、烈士陵园等实践基地的参观,保持学生党员的先进性与活力;在学生党员与普通同学之间建立互帮互助小组,从学习、生活等多方面给予引导,起到良好的先锋模范作用。
3.2完善规章制度
科学、严谨的学生管理制度是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关键与前提,是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认知的良好准则,为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为实现院系工作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提供可靠的保证。为了更好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使各项规章制度更严谨化,临床一系于2015年制定和完善了临床一系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并编印成册。主要有《党员发展细则》《加强学风建设实施措施》《高校学生行为准则》《公寓(宿舍)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大学生形成了做事有章可循,严谨公正、务实求真的作风,使学生在规章制度的框架下充分调动自身能力,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贯彻执行规章制度,使院系形成一个统一的规范行为体系,为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和公平、公正的平台。
3.3促进学生党建工作方式信息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教育形式的局限性日益突出。高校要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载体开展党建工作,以提高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利用网络平台等新媒体,如建立主题教育网站、微信平台、QQ群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丰富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模式,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全面提高。
建立官方网站,及时发布各种信息、新闻、各级各类管理规定,及时宣传党的思想教育活动、宣传学校的主旨精神、展示学生活动风采,搭建信息沟通的桥梁。网页内容要丰富,更新要及时,新闻报道要具有时效性,主题系列宣传要具有时代意义,使网站成为展示学生党建工作的最佳宣传媒介和平台。
建立党支部微信公众平台,将新媒体形式融入党建工作,通过图片、文字等向同学们推送党相关的理论知识、共产党员先辈的人生经历、身边党员的故事、主题优秀征文、党员活动信息等方面内容。从而激发广大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达到信息的全覆盖,增强宣传的时效性。拓展学生党建活动的宣传渠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自我管理能力的全面提高。
建立心理咨询室,通过电话、QQ、微信等方式的咨询和预约服务,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呈现上升趋势,不容忽视。“寝室—班级—院系”三级心理危机防御机制的建立,为更加及时方便地咨询、缓解学生学习生活压力,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可以倾诉心声、排解困惑的心灵港湾,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3.4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应密切关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况,以拉近教育者(教师)与被教育者(大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时效性。在开展学生党建工作时,可尝試学习当年毛主席在三湾改编红军,把支部建在连队的做法,在每栋学生公寓里面创建“学生党员工作站”,由住在该公寓的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轮值担任工作站的负责人,学生可以通过与“学生党员工作站”相配套的网站实名发布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网络系统再自动根据发布需求帮助信息的学生的网络IP地址,将该求助信息转给求助学生所在公寓的“学生党员工作站”,由当天轮值的学生党员根据事情的难易程度,直接处理或及时传达给上级党委,并由提出问题的同学对解决问题的满意程度进行评价,根据评价分值并进行实际调查后,按月评出每个公寓的“最受学生欢迎的学生党员”对其进行表彰,并在网站上公布先进事迹。通过党建进学生公寓的方式,可把抽象的说理变成活生生的形象和事迹,以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在学生中形成“我帮学、我帮做、跟我学、跟我做”的局面。进一步强化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感染力,扩大学生党建工作的辐射范围,提升党员学生的党性修养与大学生的思想品德。让学生党员真正成为学生的一面旗帜,成为学生进步的动力参照,起到良好的先锋模范作用。
4结语
综上所述,鉴于社会对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需求,高校应该从构建有效的管理、监督、评价体系,完善的自我管理维度,优化生活环境管理的引导力量等方面促进大学生树立良好的自我管理模式,发挥自我管理的引导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增.新时期大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的实践探索[J].现代经济信息,2017(6):411.
[2]贾德芳.“微时代”大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7(1):55-57.
(作者单位:山东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