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9-03-29 05:48王治平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植入术光度乳化

王治平

【摘 要】

目的:探究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的合并有糖尿病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66例作为实验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3例),其中设定对照组接受常规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设定观察组接受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角膜散光度及矫正视力均呈升高趋势,且对比两组患者在入组时与治疗1周时角膜散光度与矫正视力无显著差异,但在治疗1个月及3个月后,两组患者角度散光度与矫正视力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应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对患者创伤较小,有助于预后角膜散光度与矫正视力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19)02-03-187-01

为了探究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本组实验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的合并有糖尿病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66例作为实验对象,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的合并有糖尿病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66例作为实验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3例),其中设定对照组接受常规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对照组中女性患者15例,男性患者18例,其中最大年龄者78岁,最小年龄者48岁,平均年龄为:65.78±1.71岁,患者的病程分布为:6-15个月,平均病程为:8.24±0.75个月,对照组患者平均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为:315.28±50.15;设定观察组接受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对照组中女性患者14例,男性患者19例,其中最大年龄者75岁,最小年龄者45岁,平均年龄为:66.21±1.45岁,患者的病程分布为:5-17个月,平均病程为:8.36±0.78个月,对照组患者平均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为:321.12±52.38;观察对比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程等基础线性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首先对患者进行降血糖治疗,治疗条件为空腹血糖浓度<8.0mmol/L且餐后2h血糖浓度<14.0mmol,术前1d剔除眼睫毛,术前对患者进行散瞳及结膜囊冲洗。手术前对患者行眼部麻醉,麻醉起效后于11点位角巩膜缘作一5mm切口,并行连续环形撕囊将晶状体核移至前房,并将其切分成2-4块后取出,随后植入人工晶体[1];

观察组接受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療,观察组患者术前常规眼睫毛剔除,散瞳、结膜囊冲洗及眼部麻醉操作同对照组,待麻醉起效后于11点位角巩膜缘作一3mm切口,并行连续环形撕囊将晶状体核及其皮质进行水化分离,分离完成后将其乳化吸出,待其完全吸出,先向患者眼角膜内注入透明质酸钠然后进行晶体植入,植入方法同对照组[2]。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主要判定指标为治疗前及治疗一周后、1个月后及3个月后的角膜变化情况及矫正视力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19.0软件对本次实验记录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检验值为t,表示为均值标准差,技术资料检验值为x2,表示为%,P<0.05代表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角膜变化情况

治疗后,两组患者角膜散光度均呈升高趋势,且对比两组患者在入组时与治疗1周时角膜散光度无显著差异,但在治疗1个月及3个月后,两组患者角度散光度差异明显,(P<0.05)。见下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矫正视力

治疗后,两组患者矫正视力均呈升高趋势,且对比两组患者在入组时与治疗1周时矫正视力无显著差异,但在治疗1个月及3个月后,两组患者矫正视力差异明显,(P<0.05)。

3 讨论

超声乳化治疗是一种以超声为媒介,乳化已变性的晶状体核及皮质组织,并将其吸出,可为人工晶状体的植入提供良好的植入位置条件[3],通过联合超声乳化治疗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可位光线通过晶状体创造更好的条件,达到改善患者视力的效果,并且超声乳化对患者的创伤较小,利于预后,治疗效果理想[4]。结合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角膜散光度及矫正视力均呈升高趋势,且对比两组患者在入组时与治疗1周时角膜散光度与矫正视力无显著差异,但在治疗1个月及3个月后,两组患者角度散光度与矫正视力差异明显,(P<0.05)。

综上,临床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应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对患者创伤较小,有助于预后角膜散光度与矫正视力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凌宇,梁日雄,唐彦慧, 等.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5):130-133.

[2] 王亚伟,王姣姣,毕婷婷.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眼底检查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28):92.

[3] 谢云.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治疗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6):863-864.

[4] 姚桂芹,陈桂春.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6):35-36.

猜你喜欢
植入术光度乳化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颅内血管狭窄患者支架植入术期间的应用效果
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判定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
皎皎月光
同轴双导管技术在后循环颅内支架植入术的应用
光谱类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空白扣除原理
超声乳化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4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