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应用抗生素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探究

2019-03-29 05:48任丽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肝硬化抗生素

任丽

【摘 要】

目的:研究在早期应用抗生素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造成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60例)给予头孢抗生素进行治疗,对照组(60例)不使用,比较两组患者产生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再出血率、死亡率、感染率分别为5%、3.3%和10%,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20%、15%、35%),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早期利用抗生素能够降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再出血率,降低感染率,应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抗生素;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中图分类号】 R57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19)02-03-176-01

上消化道出血是不同原因造成肝硬化患者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也是造成患者最为主要的一种死亡原因,这主要是由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造成的。患者由于反复的出血、肝功能减退等情况,这会使患者感染的风险大大提升[1]。本次就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应用抗生素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120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进行研究,时间为2016年7月-2017年8月。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为20-85岁,平均年龄为(47.2±12.1)岁。乙型肝炎肝硬化有34例,酒精性肝硬化有22例,丙型肝炎肝硬化有4例;实验组中,男、女分别有40例和20例。年龄为21-84岁,平均年龄为(46.4±12.3)岁。乙型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以及丙型肝炎肝硬化分别有35例、22例、3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中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禁食、止血等常规性的治疗。实验组在患者入院以后给予头孢噻肟钠针进行静脉滴注,2次/d。对照组在住院时不采用抗生素,控制出血后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为再出血:如果6h输血超过4U,生命体征表现并不稳定;便血、呕血超过100ml;在未输血时血红蛋白含量降低30g/L。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的数据使用SPSS20.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一般使用百分率(%)对计数资料进行说明,使用的检验方式是χ2 ,若 P<0.05,则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再出血率、死亡率、感染率情况

实验组再出血率、死亡率和感染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形成统计学价值(P<0.05)。

2.2 医院感染和再出血之间的关系对比

两组患者当中,有医院感染的一共有27例,再出血患者共有9例,占比33.3%;无医院感染患者93例,再出血者有6例,占比6.5%。两组比较形成统计学价值(X2=13.8249;P=0.0002;P<0.05)。从中能够看出,医院感染与再出血有较大的关系,并发医院感染者更容易发生再出血的情况。

3 讨论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上消化道和感染是造成肝硬化患者并发症和死亡最为主要的原因,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造成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患者由于反复性的出血、肝部功能下降等原因,使得患者医院感染的风险有明显的提升[2]。

肝硬化患者细菌的感染率十分高,其中影响因素比较多,例如患者免疫力下降、网状内皮细胞系统功能减退、并发细菌性腹膜炎等。肝硬化自身肠粘膜屏障功能会遭到破坏,这会提升通透性,感染是由于肠细菌过度生长而造成的。肝硬化时,细菌容易将肠壁穿透,进入体循环或者门静脉系统,从而造成内毒素血症和菌血症。内毒素血症会提升门静脉压力,从而使曲张静脉破裂出血,使患者的出血概率有明显的提升。细菌感染容易使肝硬化患者血流动力学发生异常,引起凝血功能的障碍,肠道粘膜缺氧会增加胃酸分泌,这都会成为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发因素,形成再次出血,这是一种恶性的循环,会提升患者的死亡率[3]。

李慧霞[4]研究发现,肝硬化合并感染者的再出血率明显高于无感染者,对感染进行有效的控制以后,患者发生再出血率明显降低,这是由于腹膜炎患者遭受感染以后,患者的腹水会明显照呢更多,腹部的压力会明显提升,这会提升患者门静脉压力,造成食管胃底曲張静脉再次出血的情况。另外,用力拍便、咳嗽等都会提升腹部压力,使患者产生再次出血的情况。头孢噻肟钠是第3代的头孢菌素类维生素,其抗菌谱比较广,对于革兰阴性菌的抗菌活性比较强,而肝硬化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致病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会对患者不同部位的感染效果十分明显。该药物可以对参与细胞合成的转肽酶的活性起到抑制作用,从而不能够使合成细胞壁过程中的交叉连接顺利的进行。一方面,破坏细胞壁并使其溶解,最终使细菌死亡;另外一方面可以对细菌的繁殖产生较大的影响,实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

在本次研究当中,实验组再出血率、死亡率、感染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形成统计学价值(P<0.05)。

综上所述,早期应用抗生素能够降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患者的再出血率和感染率,保证患者的生存,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郭月平,崔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J].医学研究杂志,2017,46(9):115-119,145.

[2] 郑娟红,贾杰,余炳取, 等.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7,27(27):96-99.

[3] 尹丹萍,董俊峰.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J].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2017,7(1):9-12.

[4] 李慧霞.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感染的影响[J].临床医学,2017,37(10):105-106.

猜你喜欢
肝硬化抗生素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生化检验指标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
临床用药不得不说的抗生素耐药性
抗生素
新一代抗生素有望问世
抗生素的使用宝典
抗生素不是坏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