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行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2019-03-29 05:48谢小英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优质护理

谢小英

【摘 要】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行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选择对象为急性心肌梗死行介入治疗患者74例,时间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之间,根据入院单双号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予以常规护理的37例患者为参照组,予以优质护理的37例患者为研究组,最后对护理效果的差异性进行总结。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天数,研究组短于参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2.7%)显著低于参照组(18.9%),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行介入治疗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可对症状恢复起到促进作用,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值得研究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19)02-03-099-01

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疾病中较为常见,指急性心肌缺血性坏死,在冠脉病变基础上冠脉血管减少急剧,甚至中断,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身心健康构成威胁。目前,临床对于该疾病常选择PCI术,虽然可获取显著的临床疗效,但是由于患者自身存在差异,术后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1]。因此,在治疗期间强化护理措施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院对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行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总结结果的同时将具体流程进行如下分析。

1 基線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参与本次研究的急性心肌梗死行介入治疗患者74例,时间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之间,根据入院单双号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为研究组、参照组,例数分别为37例。研究组急性心肌梗死行介入治疗患者中,最大年龄为77岁,最小年龄为40岁,年龄均值统计后为(57.9士4.6)岁。其中男性患者有27例,女性患者有10例。参照组急性心肌梗死行介入治疗患者中,最大年龄为75岁,最小年龄为41岁,年龄均值统计后为(55.8士4.3)岁。其中男性患者有25例,女性患者有12例。

参照组与研究组急性心肌梗死行介入治疗患者的各项基线资料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两者之间有较强的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接受基础护理,具体流程为:简单的健康教育、心理指导和基础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实施优质护理,具体流程为:①心理疏通。患者入院后需将急性心肌梗死的有关知识进行介绍,并将PCI术的优点和潜在的并发症进行讲解,从而提升认知度。另外,护理人员需听取患者的主诉,结合实际状况实施针对性心理疏通,使不良心理消除的同时使心理负担得以减轻[2]。②活动护理。患者完成手术后需严密监测心电和血压,结合患者实际状况进行活动指导,如:肢体、关节,活动期间需对其心率严密观察,一旦出现不良症状要迅速停止。③穿刺部位的护理。患者实施介入治疗后,护理人员需观察穿刺位置。若患者采取股动脉穿刺,拔出鞘管后需包扎穿刺部位,并适当进行压迫,时间为6小时。若患者采取桡动脉穿刺,可利用止血气囊压迫穿刺部位,从而起到止血的效果。另外还需对穿刺部位的护理进行强化,从而使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减少。④用药干预。患者治疗后24小时有较高的血栓发生率,因此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进行监测,结合结果对抗凝药物合理选择[3]。⑤出院指导。出院之前护理人员需对患者开展健康宣教,并告知按时服药的必要性,嘱咐患者定期来院复诊。对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予以纠正,将电话随访制度予以建立,对患者院外管理进行强化。

1.3 指标的评定依据[4]

对比并统计急性心肌梗死行介入治疗患者不同护理后的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天数。

对比并统计急性心肌梗死行介入治疗患者不同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2组急性心肌梗死行介入治疗患者的计量资料,并用t值进行检验,对两组患者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形式进行卡方检验,核对数据软件选择SPSS21.0软件,当研究指标存在明显差异时,检验P<0.05。

2 结果

2.1 优质护理和基础护理后的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天数

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天数,研究组短于参照组,组间数据比对判定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优质护理和基础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患者开展优质护理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有1例(2.7%),参照组患者开展基础护理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有7例(18.9%),组间数据比对判定有统计学意义(p<0.05,X2=5.0455)。

3 讨论

据有关资料表明,急性心肌梗死较易出现的并发症为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同时该疾病也是引发死亡的高危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构成威胁。目前,临床主张采用PCI手术,其不仅可将濒死的心肌进行挽救,同时可以避免扩大心肌缺血范围,对心脏功能予以保护。但是该术后也较易发生低血压和穿刺处血肿,从而对治疗效果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治疗期间给予患者优质护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5]。此结果表明:应用优质护理的研究组,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天数短于基础护理的参照组,组间数据比对判定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7%显著低于参照组的18.9%,说明:优质护理较比基础护理更具有针对性。

总之,在急性心肌梗死行介入治疗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可对症状恢复起到促进作用,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值得研究推广。

参考文献

[1] 许润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行介入治疗患者采用围手术期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7,24(8):1145-1146.

[2] 吴世琴.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中应用及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2):341-343.

[3] 徐春美,白雪,黄玲玲等.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优质护理的作用[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7,26(5):547-550.

[4] 俸秀兰.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患者的应用[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4(1):93-95.

[5] 葛伟.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3):279-280.

猜你喜欢
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优质护理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静脉溶栓治疗后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替罗非班的应用及意义探究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