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优质护理在普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2019-03-29 05:48刘甜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临床护理优质护理标准化

刘甜

【摘 要】

目的:针对我院儿科护理的情况进行分析,对标准化的优质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以本院儿科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的200例患儿为对象,按照每组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组完成后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标准化的优质护理。分别对两组护理结果进行满意度调查。分析患者护理评分以及护理的出错率。结果:研究组的患儿和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更加配合护理过程,所以由于患者不配合造成的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标准化的优质护理在儿科护理中能够提升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帮助患儿更好地恢复,临床上可以推广标准化的优质护理。

【关键词】标准化;优质护理;普儿科;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 R24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19)02-03-096-01

引言

现阶段我国许多地区均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实现更加高效、安全的护理服务。儿科作为医院中比较特殊的科室,收治的病人病情重且病情变化快,因此护理任务更加繁重。但是,现阶段多数普儿科护理工作缺乏统一管理标准,知识护理服务评价和改进困难。为了适应护理服务的发展,同时也为了改革普儿科护理服务难以提高的现状,我院提出了标准化的优质护理服务方案,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200例儿童患者,分别是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的住院儿童,患者被随机平分为2组,每组100人。在对照组中有女患儿55例,男患儿45例,平均年龄为(5.1+0.8)岁,年龄范围10个月至6岁,在研究组中有女患儿40例,其余为男患儿,平均年龄是(4.8±1.3)岁,年龄范围为9个月至6岁,在所有儿童患者中年龄的平均值为(4.9±0.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优质标准化护理和常规护理,然后对护理结果进行对比。常规护理就是按照医院的常规護理流程进行,而优质的标准化护理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投入更多人文关怀,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原则。具体的护理如下:前期研究 干预前护士长组织科室内护理人员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学习,以教育学习形式转变护理人员的工作理念,使其充分理解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然后,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优质护理服务讨论,采用头脑风暴法,通过设置“你对优质护理服务的看法;干预措施.在对照组病区实施传统常规护理方法。在观察组内实施标准化优质护理服务。①护理人员的培训:对于护理人员培训主要包括两部分,首先是思想意识教育,为了提高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服务认识,护士长定期在科室内进行优质护理讲课,组织护理人员进行课程学习并进行学习汇报。其次,提高护理人员基本技能。根据科室内护理人员层级结构特点,进行护理小组划分。每个护理小组包含1到2名高年资的护理人员和2到3名低年资的护士,采用互帮互助的方式,指导新护士迅速掌握护理知识和技能,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②护理工作安排:采用责任制护理方式,根据科室内床位数,分配每个护理人员管理8例或10例病人。针对本科室护理工作特点制定责任护士工作要求,主要包括护理工作的内容和标准。③对环境的管理:由于普儿科病种复杂,传染性疾病多,且患儿抵抗力差,易发生二重感染。因此,对病区环境进行了标准化管理。首先,对病区环境进行了重新划分,设置专门发热和腹泻病房,根据实际情况机动调整,例如夏季多开放腹泻病房。设置标识,教育家长不要在病区内随意走动。其次,制定病房物品效度灭菌制度,并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最后,设置专人对环境定期评估检查。④提高心理护理水平:由于患儿年龄小、心理发育不完善。疾病和治疗均会给患儿带来痛苦,使其感到恐惧和厌烦,很难配合治疗护理工作。因此,针对患儿的心理特点,多进行鼓励和表扬,关心理解患儿,提高患儿配合度。⑤注重家长的健康教育:对于患儿来说,自理能力差,而家长作为监护者,承担着家庭照护的主要责任。因此护理人员应该重视对家长的健康教育,我们通过定期组织家长参加健康教育讲座的方式,提高其家庭照护水平。

2 结果

经数据统计与分析,在研究组和对照组的100例儿童患者中,研究组的满意度为100%,而对照组的满意度为75%。对研究结果数据进行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为提高病房护理工作质量,促进护理行业发展,国家提出优质护理服务理念。为了做好优质护理服务,首先就要从护理人员自身能力提高入手。转变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认识,实施责任制护理,加强对护理规范化管理。在此基础上结合本科室临床工作特点,进行针对性改革,提高对病人护理服务质量。普儿科是医院中比较特殊的科室,患儿病情多变且照护困难。对于儿科护士来说,工作量多、压力大,且家长对技术服务要求高,各种医患纠纷层出不穷。正是由于儿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近年来很多研究者提出了风险管理、目标管理等不同的管理方案,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儿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因此,我们提出标准化优质护理,从护理工作全面改革入手,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为患儿和家属提供更为优质服务,从而在源头上解决医患纠纷问题,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而相关的研究也显示,优质护理服务可以解决护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普儿科病房护理的工作效率,管理人员应该结合本科室的工作特点,进行系统化的优质护理服务改革。从源头上改善儿科护理工作上存在的问题,促使护理工作的良性发展,提高儿科护理服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吴敏.标准化的优质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7):199-200.

[2] 李绚良.标准化的优质护理在普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6,14(28):2988-2989.

[3] 秦彦平.“五化”管理提升儿科优质护理服务品质[A].河南省护理学会.2012年新医改形势下护理管理创新论坛暨护士长培训班论文集[C].河南省护理学会,2012:3.

猜你喜欢
临床护理优质护理标准化
院前急救标准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国家标准委与非洲标准化组织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一带一路”离不开标准化人才
学生评教的标准化处理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