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9-03-29 05:48岳林詹傲张孝礼卫正洪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2期

岳林 詹傲 张孝礼 卫正洪

【摘 要】

分析采用神经内镜辅助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垂体腺瘤患者总计96例,随机分为行传统显微镜辅助手术治疗对照组(n=48)与采用神经内镜辅助治疗实验组(n=48),对比疗效。结果:实验组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全切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神经内镜辅助切除治疗垂体腺瘤疗效显著,手术指标理想,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关键词】神经内镜;单鼻孔蝶窦;垂体腺瘤

Clinical effect of transsphenoidal pituitary adenoma resection via single nostril under neuroendoscope

Yue Lin, Zhan ao, Zhang Xiaoli, Wei Zhenghong

Neurosurgery, Leshan people's Hospital, Leshan 614000, Sichuan Province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ndoscope-assisted transsphenoidal approach for pituitary adenoma. Methods: from October 2016 to October 2018, 96 patients with pituitary adenoma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microscope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reated with neuroendoscopy. Results: the operation index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resection rat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Results: neuroendoscopy assisted resection wa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pituitary adenoma. There are few complications, so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Key words:neuroendoscopy; single nostril sphenoid sinus; pituitary adenoma

【中圖分类号】 R5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19)02-03-067-01

垂体腺瘤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原发性良性肿瘤,常表现为内分泌紊乱,多以手术进行治疗,但由于该肿瘤病灶位置较深,且附近伴随较多神经与血管,故手术操作较为困难,有着较高的风险,多采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的方式切除肿瘤。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神经内镜在垂体腺瘤的切除中已经有了一定的运用[1]。为验证神经内镜辅助手术的临床价值,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垂体腺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显微镜辅助与神经内镜辅助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垂体腺瘤患者总计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8)与实验组(n=48)。对照组男34例,女14例,年龄32~65岁,均数(53.5±4.6)岁,病程3月~3年,均数(1.1±0.2)年,实验组男32例,女16例,年龄33~64岁,均数(52.7±4.3)岁,病程4月~3年,均数(1.2±0.2)年,两组基础资料对比,P>0.05,可比。纳入患者均经过影像学及病理检验确诊,鼻腔正常,且之前未进行手术治疗,已经签订同意书。排除合并认知障碍、鼻腔情况不佳、合并其他重大脏器疾病及手术禁忌症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显微镜辅助治疗,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术中取仰卧位,头部后仰15°,沿鼻腔以剥离子检验蝶窦,并在蝶窦开口位置置入牵开器,将折断部分中鼻甲以及犁骨,推开隔软骨椎用以拓展视野,而后在显微镜辅助下找到蝶窦开口,而后以咬骨钳咬开前壁后清除蝶窦内粘膜,确保鞍底充分显现后打开,切开硬膜进入蝶鞍,利用吸引器、取瘤钳以及刮圈分离组织并确保其不再继续出血后,以凡士林纱条填充鼻腔。实验组采用神经内镜辅助切除,术中仍取对照组相同体位,单侧鼻孔以0°镜辅助下演着鼻甲进入,以电凝止血,在蝶窦隐窝处找到开口位置,作为解剖定位点,而后在鼻窦前壁以显微磨开窗,十字切开硬膜后,顺着中线分块切除肿瘤,切除肿瘤后需要人工脑膜或者自体骨鞍底重建,并以内镜逐渐深入探查,确保视野中无肿瘤组织后,以30°镜全面观察,找出是否存在残留组织以及出血点,及时清除并止血,术毕无需进行鼻腔填充。

1.3 观察指标

(1)观察手术指标,设定为术中出血量、手术耗时、住院时间。(2)观察肿瘤全切、次全切或部分切除构成比。(3)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21.0软件包进行处理分析,设定为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

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耗时、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

2.2 全切情况

实验组全切46例(95.83),次全切2例(4.17),对照组全切38例(79.17),次全切10例(20.83),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X2=12.688,P=0.000)。

2.3 并发症情况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当前在垂体腺瘤的临床治疗上,普遍采用手术的方法,通过切除瘤体,加快垂体及附近神经的功能恢复常态[2]。研究指出,不同术式及入路方法对治疗垂体腺瘤的疗效存在较大差异,而考虑到垂体腺瘤的位置较深,故在入路时应该尽可能选择较短的入路路径,并合理利用既有的自然通道,以此减少对患者的二次损伤[3]。经鼻腔蝶窦入路当前是垂体瘤切除的主要入路方式,其价值在临床中已经得到了充分验证,该入路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出鼻腔的功能,达到病灶位置,相较于传统的开颅治疗方案,有着创伤小、术野清晰等优势,且切除的成功率极高。在以蝶窦入路的情况下,以显微镜辅助手术需要采用双手操作,由于鼻腔中无观察设备,故在止血上效果较为理想,但随着该术式的不断推广应用,也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4]。首先其需要撑开鼻腔,可能造成鼻中隔这段,容易引发鼻中隔缺损等并发症。另外在术野上虽然由于开颅手术,但重要的解剖位置可能存偏离术野的问题,存在较多的盲点,容易导致肿瘤组织的残留[5]。另外由于内部光线不佳,普遍需要外置照明广,难以对病灶与正常组织进行辨别。而术后需要填充鼻腔也容易引发患者的不适感。而在采用神经内镜辅助的情况下,其首先具备可利用患者鼻腔自然通道的优势,其次在术野上可通过对视角进行调整实现全方位的观察,能够切实保障肿瘤的切除效果,可明显提高垂体瘤的全切率[6]。但需要注意的是,该术式对操作者的要求较高,需要术者具备较高的素养,并充分掌握鼻腔的解剖结构,也需要进行专业训练。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耗时、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代表其可减少对患者的损伤,有助于加快患者康复。在全切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代表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效果理想,可增加全切率,且预后指标较好。综上所述,在对垂体腺瘤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如条件允许应优先选择神经内镜引导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方案,以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冯三江, 王鹏, 李增法, et al. 经鼻孔蝶窦入路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对老年垂体瘤患者预后的影响[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30):5945-5946.

[2] 胡彦兵, 潘红波, 唐献江. 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腺瘤疗效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9(15):108-109.

[3] 吴永刚, 张诚, 黄啸元, et al. 神经内镜引导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的临床研究[J].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6, 36(7):951-955.

[4] 沈鸟松, 刘惠祥, 徐中,等. 经鼻孔蝶窦入路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42例临床分析[J]. 江苏医药, 2014, 40(22):2755-2756.

[5] 袁雪松, 卞曉星, 陈红春,等. 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 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5(6):94-95.

[6] 周巍, 章永江, 陈光烈,等.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神经内镜和显微镜下切除垂体瘤临床分析[J]. 浙江临床医学, 2015, 17(12):2114-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