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辛亥功臣平刚生平事略匡正

2019-03-29 10:13饶应利黄新云
贵州文史丛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贵州

饶应利 黄新云

摘 要:平刚一生经历了晚清、民国至新中国,参与推翻满清王朝以及建设民国等大业,他对贵州,乃至中国近代尤其是民国初年所作出的贡献,是学界不可忽视的,故其生平事迹亦颇受学界的关注。对平刚先生生平事略中的谬误进行匡正,有利于我们厘清平刚的生平事迹,也有助于我们了解贵州乃至中国近代史。

关键词:贵州 平刚 生平事略 剪发 科学会 寻常小学

中图分类号:K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9)01-124-130

关于平刚生平事略的记载,零星见于各种史料之中,现虽存有平刚著作如《陈奋飞小传》《辛亥革命先烈事略》等,但平刚著述如《六十自述》《平刚文集》《嘘云集》《感迁集》等已毁于“文化大革命”,1零散史料中记载的生平事略,容易引起较大争议,甚至出现与史实不符的错误。当前学界对其事略的谬误多发生在史料记载较少或者较含糊的清末民初时期,集中表现于三个话题:第一,平刚为何剪去发辫? 第二,平刚创建科学会(社)的具体年月;第三,平刚等创办寻常小学的具体年月。

本文将据现有各方资料,先略述平刚生平,然后就争议的话题试析其原由,并对其它一些细节错误进行说明,以纠其谬,正其实,便于学界更深入地了解平刚其人,更清淅地了解贵州近代史。

平刚,字少璜,又字绍璜,别号嘘雨。光绪四年(1878)出生于贵州省贵阳府贵筑县青岩堡,(其时府县同城),后又迁居府城,故称贵阳人。

平刚少时“读黄梨洲、王船山遗书,戚然抱种族之痛。而清政府不纲,屡遭外侮,国权丧失,沦于分割。于是,刚改革之思潮,如江水下峡,一泻千里,奔腾澎湃,不可遏抑矣”2。十九岁考取秀才,“戊戌以后,孙中山的革命思想传入贵州。”3尤其是章太炎《訄书》传入贵州,其反清思想对平刚的影响更是深入骨髓,平刚阅毕,“遂首起而剪发”4,以示与清廷决裂,后来自称“贵州首先接受孙中山先生路线的第一人”。5

平刚早年由外接触到新的革命思想,返贵州,最先与张忞、彭述文等创办私立寻常小学,明宣革命思想。1904年,由于写一副对联讽刺慈禧太后七十寿辰,遭清廷贵阳当局拿办,幸得朋友走说,才得以轻处,为避免进一步迫害,于次年五月逃亡日本,结识了孙中山、宋教仁、田桐等革命人士,并与黄侃等师事于章太炎。1是年八月,孙中山等在日本东京组建同盟会,平刚与于德坤成为贵州最先加入者。2平刚并被委任为同盟会贵州支部部长,31908年平刚居间介绍贵州刚成立的自治学社给孙中山,使自治学社成为同盟会在贵州的分会,催化了贵州的革命进程。1910年,平刚受同盟会中央“各省同志,各回本省运动革命,以壮声势”4的号召回黔,与张百麟等一同谋划贵州革命。5

1911年11月4日,贵州辛亥革命起义成功,贵州独立。平刚任枢密员,并被公举与张百麟、周素园等全权组织大汉贵州军政府,平刚还亲自起草了《大汉贵州军政府三个月期间之约章》,确定军民分治。武昌起义后,江浙与鄂军都督黎元洪等电告独立各省,选派代表赴武昌筹开全国性国民会议,于是,平刚与文崇高被选为贵州代表离黔东赴。

民国初年,平刚与文崇高出席南京临时参议院议会,期间平刚被指定为《临时约法》编辑委员会审查员,负责审查《临时约法》,6并参与议会讨论清帝逊位优待条件案,7参加选举袁世凯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公决临时政府地点于南京等事宜。8并与宋教仁、居正等出任改组后的中国同盟会十大干事,9为民国政府作出了特殊贡献。民国三年,袁世凯为篡夺革命果实,派人赴沪刺杀宋教仁,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宋教仁事件”,随之解散國民党和国会,并为复辟帝制而同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平刚等大批国民党人士愤而离开北京。平刚在流寓上海期间,与同秋瑾友好的陈奋飞女士结为良缘,共同为民主革命事业奋斗。

民国六年,孙中山在广州组建护法军政府,就职海陆军大元帅,平刚又同章太炎南下广州,会见孙中山,参加国民非常会议,担任孙中山大元帅府秘书10。民国七年,在南方地方军阀势力的联合排挤下,孙中山被迫辞去大元帅职,离粤赴沪,平刚也随之离开广州。同年五月,到湖南沅陵任湘西军政府军民会议处议长11。民国十二年,平刚因父母年老、妻子多病返黔12,先后任过四川古蔺、贵州镇宁等县县长,后连任贵州临时参议院议长等,1949年贵州解放后任贵州省人民政府委员,1951年病殁于贵阳家宅。

关于平刚为何剪辫?这本不该存在较大出入的,但据现在收集到的学界史料及论述来看,确实存在误传。此事据平刚的著述明确记载,平刚因视清廷内外交困而愤恨清廷不纲,适章太炎《訄书》至黔,遂而剪辫,以示革命之决心;可后来学界传出平刚因目睹清廷衰危,慈禧太后却大肆庆寿粉饰太平,平刚便怒而剪去发辫。

据平刚的著文和同其时代的如周素园等的文章记载,平刚是因《訄书》而剪辫。首先,据中华民国二年三月十六日《平论》第一期载平刚早年著作《于德坤传》,文中明确指出:

适章炳麟《訄书》传至黔,平刚遂首起而剪发。1

其次,平刚本人于1947年11月4日2贵州光复纪念大会上作演讲,也回忆到:

当时贵州一般人皆以保皇维新,不犯危险,颇受康有为路线的影响。本人当时年仅二十二岁,波浪所逐,为贵州首先接受孙总理路线之第一人,盖认为非革命不足以收真正功效,于是乃剪去发辫以示决心。3

再次,据与平刚先生共事于贵州军政府,为平刚先生毕生挚友的周素园在其1913年所著《稽勋表册底稿》中也明确记载:

适章炳麟《訄书》传至黔,平遂首剪发。 4

而与平刚的观点相左者,从著述年代来看,最早见于陈恒安《平刚先生生平事略》的叙述:

一九〇四年冬,值慈禧太后的七十生辰,全国奉命庆祝。贵阳沿大街搭成几座“万寿台”,丧心病狂的官吏,大肆筹备庆祝。平刚目睹国势如此危急,而封建王朝如此文恬武嬉,粉饰太平,愤极之余,立即将发辫剪去。一时万口争传,骇人听闻。平刚即成为贵州剪发的第一人,亦成众矢之的。及“庆寿”之日,平刚自己又撰书一联,贴于“寿台”畔,云“东望日本西观意,卅年来人皆进化;北惩俄罗南戒党,七旬后我亦维新。”讽刺慈禧在穷途末路之时,对国内外环境视若无睹,竟作此厚颜无耻的“庆寿”之举。5

据陈恒安的这段表述,即是将平刚剪去辫子与清廷为慈禧庆寿联系了起来,于是,此后学界便据此渲染了一个平刚因愤恨慈禧粉饰太平而剪发的神话。但据早于陈恒安的平刚和周素园的著述中,均找不出平刚剪辫与为慈禧庆寿有半点关系来。盖此谬之源,皆于此矣。

陈先生始于前,接踵者热闹于后,在后来的学界中,似乎这个“神话”一时已成为了正统。略举数例如下:

《花溪区志》(人物篇)中载:

是年冬,值慈禧太后生日,清官员搭“万寿台”借祝寿之机摊派银两。平刚鄙视清政府,视此文恬武嬉,粉饰太平的做作,愤极难忍,于是操剪除去发辫,一时震惊贵阳,被视为贵州剪发第一人。6

王勺整理《民国元老平刚》一文中述:

光绪三十年(1904年)慈禧70寿辰,全国各地都奉命庆祝,贵州当局也在街上搭台举行庆典。血气方刚的平刚,目睹国难日亟,而清廷却粉饰太平,大搞祝寿活动,于是愤怒地将发辫剪去。1

而贵州领域最新成果《辛亥革命贵州事典》一书也附议此谬传,载文:

是年,慈禧太后70寿辰,各地奉命庆贺。平刚见国势如此,朝廷还这样粉饰太平,愤然剪辫,以示抗议。2

赞成陈恒安谬传者,在当前的学术界,实例多不胜举,虽然叙述用语各异,却是万说不离其宗。如前所述,中华民国初年杂志《平论》所载平刚本人的说法,是与史实较相符的。这不仅是出自于平刚自己的叙述,且撰作最早,同时代的周素园在早期文章中也有确证。所以,不论是从作者身份,还是著述年代看,后传者都难以站稳脚跟。

对于平刚生平事略的争议,以科学会的创办时间谜团最大,章开沅在《辛亥革命辞典》 “平刚”词条下载文道:

平刚,字少璜,亦作绍璜,贵州贵阳人。曾中秀才。1901-1902年(光绪二十七至光绪二十八年)间,与彭述文、张铭等在贵阳创建科学会,进行革命活动。3

其后,“科学会”词条下又载文称:

科学会,清末贵州革命小团体。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由彭述文、平刚、张铭等组建于贵阳,推乐嘉藻为会长。该会宗旨“一修学,一革命”。4

似乎此书编者对这两个词条未加细究,对科学会创建的年份究竟是何时,不加考证地予以纳入,自相矛盾了起来。

据《辛亥革命贵州事典》书中所载:

1904年,贵阳人张忞、平刚等由于对“外人的欺凌与清室的腐败”的愤慨厌恶而毅然接受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建立了贵州科学会。5

《贵阳市志》记载:

科学会是贵阳,也是贵州最早成立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成立时间是光绪三十年(1904年)。6

诚然,当前学界虽不能确定具体成立于光绪三十年底,还是光绪三十一年初,或是别的具体日期,但是,若把科学会的创建日期说成是1901年至1902年间,是与史实出入甚远的,据贵州学界最新权威研究成果《辛亥革命贵州事典》行文称:“科学会成立不久,平刚便因作诗反对慈禧太后,被革去秀才身份。”7倘若把科学会成立时间论定为1906年,也确实是与史实相悖的,平刚于1905年5月已逃亡日本,1910年回贵州,其间不曾回国,又如何在1906年忽然出现贵州创建科学会呢?所以,关于贵州科学会的成立日期,据现有史料来看,确实犹如一个谜,于是贵州学者冯祖贻、顾大全等不得不感叹:“关于科学会成立的确切日期,目前史料尚缺,据间接资料估计,当在一九○四年底或一九○五年初。”8显然,科学会创建于1904年,虽无直接史料可证,却似乎已成为大家“默認”的一个共识。

关于平刚等究竟系何年月创建寻常小学,这一历史话题的说法出入则相对较大。的确,要准确判断出寻常小学究竟建于何月何日,据现有史料来看,是困难的,但是,寻常小学创建于1904年却成为大家较为认可的说法。现遂略举代表性数例。如下:

《贵阳市志(教育志)》载:

光绪三十年(1904年),张忞、彭述文、平刚等创办寻常小学(以后改名乐群小学堂)。1

章开沅主编《辛亥革命辞典》中载:

平刚……1904年创办乐群小学,倡导革命排满,培养革命势力。2

陈恒安载文述:

一九○四年,平刚与张忞、彭述文等创设寻常小学于贵阳北门月城上的真武庙内。3

而关于寻常小学的创建过程,吴雪俦、张沺曾有过较为详细的记述:

张、平、彭三人,即开始研究如何开展革命工作,决定从开办学校,培养人才,灌输新思想入手,并积极准备武装起义……他们择定贵阳北郭真武庙为校址,取名私立寻常小学……次年(指一九O四年)甲辰正月开学。4

而后,刘毅翔又根据各种史料对寻常小学的迁校情况作了详细的归纳:

同年(1904年)秋,原彭述文、平刚、胡肇安等人创设于贵阳北门月城上真武庙的寻常小学,迁至新城外忠烈宫,更名为“乐群学堂”。5

然而,在部分省内外学界学者之间,流行着另一观点,认为寻常小学创办时间为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如:

《百家姓大典》称:

平刚,贵州贵阳人。清光绪二十六年与张忞、彭述文创立乐群学堂。6

《中国近现代文学艺术辞典》载:

平刚(1878-1951),文学家,字绍璜。贵州贵阳人,诸生。1900年与张忞、彭述文创办乐群学堂,不久赴日本。7

又《百姓祖宗源流集》亦附此议:

平刚,贵州贵阳人。少年入庠,清光绪二十六年与张忞、彭述文创乐群学堂,不久赴日本,结识田桐、宋教仁。8

王由青在其著作《蒋介石的文化宠臣张道藩》中载文也有如是说:

平刚,贵州贵阳人,清光绪二十三年中秀才,光绪二十六年与张忞、彭述文创设乐群学堂。9

据上述例举资料,对于寻常小学的创设时间,谬说集中于1900年,据《贵阳市志(教育志)》所载及当时人的一些回忆录来看,后者与史实出入较大,并且,后说中本身即存在一个错误,乐群小学在创设之初,定名为“寻常小学”,迁校于新城外忠烈宫后才更名为“乐群小学”。所以,此说与史实存在较大的出入,无疑。

平刚毕生为革命民主事业奋斗,过着清贫的日子,为人一生正直,为民生着想,不为己贪图名利。所以,有的学者就其传奇生平事略而大肆说词,如有称平刚1920年任贵州省长1等,真不知此说从何说起,更无史料可查。反证史料,多则可证。首先看平刚本人的说法:

七月十六日,哺时,往访镜波,遇杨锡三将有长沙行,予心动,约与同行,归而理装。2

至九年秋,以庄由黔东电,飞电相知,十年游子,始获归依膝下。吾夫妇由湘西回黔,父年七十五,母年七十二,慈体正健。3

十二月十九日,天黑始抵麻阳,路遇下驶军人船,云是由麻阳退者。至乃知滇军于芷阳一带攻击,田镇藩军溃退下洪江,此方虑其抄截耳。4

次年辛酉(1921年)夏,君复载书籍逆滩逾险来,入黔境,叹为生平所未历者也。方幸家庭团聚,从此休养天和,或起沉疴于万一。5

平刚本人数则史料表明,1920年,平刚尚在湖南任湘西军政府军民会议处议长,同年秋至年底仍在湘黔一带活动,1921年夏才回黔。

其次,据周春元、何长凤、张祥光主编《贵州近代史》中记载1917年至1922年职官表如下6:

是年贵州发生“民九事件”,王文华倒刘显世后,“随由省会举定任可澄为省长,则是黔中当已定矣”7,后再由卢焘代省长,至1922年4月袁祖铭回黔主政,卢焘将军政权交袁。1917年至1922年贵州省长职务变化清晰如此,从中又怎有平刚1920年回黔任省长一职之说呢?

史料至此,已可确凿1920年平刚任贵州省长的说法是违背史实的。

对平刚生平事略的谬误,尚不止于此,更甚者说“平刚先生……不坐车,不坐轿”8,若是与平刚自己的日记对照一看,这简直就是胡扯一通了。

据《平刚日记》记载:

八钟便欲往章先生处,达父(宋教仁)留待早饭……谈至二钟始散。予乃得乘车走东城钱粮胡同访章先生,值云拜黎(元洪)总统,予遂转东厂胡同,将至门,值先生出上车,呼之,先生召共乘,乃同车回。1

故前日有乡中小孩王姓五岁者失道,追予轿哭叫,轿夫欲以交警察,予亟反对。2

六月二十八日,午后二钟顷,省府派汽车来接去开省府要员会,成立座谈会,坐至五钟顷,归。与素园同载来去之。3

综上述《平刚日记》的记载,关于平刚不乘车坐轿的说法,当然也就不攻自破了。

平刚生前著述颇多,除《平刚日记》、《平刚文录》(第一册)等少量史料幸免于难,大多厄于文革,不存于世,一些关键的生平事件在其日记中亦未明确指出,特别是其生前《六十自述》未被史界发现。当前史界关于其生平事略,多属后人回忆,故存在争议乃至错误,实属难免。但是,还原史实却是我们澄清历史的第一要务。所以,今试作此文,以纠其谬,正其实,让更多的人能清楚地了解平刚先生的生平事略。

Pinggangs Brief Correction of the Life Events about the Revolution of 1911 in Guizhou Province

Rao Yingli Huang Xinyun

Abstract: Ping Gang experienced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e Republic of China as well as New China with participating in the revolution of overthrowing the Marchu and Qing Dynasties and making great contributions to establish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The academic circles have paid much attention to his stories because his contributions to Guizhou Province and even to modem China,especially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which can not be ignored by them.Its significant for us to rectify the misunderstandings or errors of his biographical sketch,which will helps us to clarify his life stories and benefits us all with greatly mastering the modem history of Guizhou and even China.

Key Words: Guizhou Province; Biographical sketch; Haircut;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Xunchang Primary School

責任编辑:厐思纯

猜你喜欢
贵州
贵州,有多美
寻味贵州——遵义
寻味贵州
沉醉贵州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贵州,我还会再来——一个北京理工男自驾独行环游贵州14天
贵州处处有宋意
民国时期贵州社会教育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