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如何做好幼儿园家园共育

2019-03-29 12:05赵红
祖国 2019年3期
关键词:家园共育必要性幼儿园

赵红

摘要:本文主要以如何做好幼儿园家园共育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幼儿园教育教学现状为依据,首先分析幼儿园家园共育的必要性,包括教师与家长优势互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从转变思想,调整角色、诚信交流,共同合作、举办活动,升华情感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幼儿园家园共育的有效措施,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幼儿园 家园共育 必要性 思想

幼儿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启蒙阶段,是孩子树立正确观念的关键。幼儿园的环境与成人学校环节相比较,其具简单化优势,也就是说幼儿每天生活的场所只有幼儿园与家庭。新时期下,幼儿园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家长与学校之间缺少交流,家长不能及时了解孩子在园内的学习表现情况,无法配合教师做好教育幼儿工作。因此,国家需要给予家园共育问题足够重视,构建家园共育体系,制定家园共育方案,增加学校与家长的交流机会,使家长与学校之间建立良好关系,共同为幼儿积极的成长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以下为笔者对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的相关分析与建议。

一、幼儿园家园共育的必要性

(一)教师与家长优势互补

父母与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引导者与指导者,家园共育可以有效提高教育水平,使家长与教师共同成长,进而完善教师与家长自身教育能力。例如,幼儿园的教师都是接受过专业教育与学习,自身具有教育与管理幼儿的优势,其主要是对幼儿进行保教,对幼儿的兴趣爱好与行为特点加以了解。但是许多幼儿父母没有专业的幼儿教育知识,在教导幼儿方面缺乏科学性与规范性,甚至一些父母学历比较低,认字识字有些困难[1]。这就需要开展家园共育活动,使幼儿教师深入接触幼儿父母,便于更好的了解幼儿生活状况,而幼兒父母通过家园共育也能够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掌握教育幼儿的基本知识。部分幼儿学校组织家长进行培训活动,普及家长消防与防爆生活常识;设置家园专栏节目,与家长交流正确教育幼儿的方法,为每一个和谐的家庭提供便利条件,由此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建立桥梁,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一些幼儿家长的思想观念中,认为孩子只要接受学校的教育即可,不管幼儿在家期间做的任何事情,任由孩子自身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幼儿仅仅是在园内养成文明习惯,在家中或者其他场合不能表现的更加优异;教师与家长是幼儿学习的榜样,父母也需要以身作则引导幼儿,因此只有通过家园共育,也就是家长与教师的共同配合,才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2]。

二、微信群在幼儿园家园共育中的运用

幼儿园相关负责人需要将信息技术与家园共育活动相结合,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共同教育。教师可以建立微信群,要求每一位家长定期在微信中发表教育幼儿的意见,还要将幼儿在家庭中出现的逆反心理上传到微信群中,教师和家长针对怎样解决与幼儿之间矛盾进行讨论。同时,教师可以在微信群中发布一些学校举办某种活动的消息和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情况。例如,春季的某时间举行植树、种花活动、某时间举办到敬老院慰问老人活动。此外,家长利用微信群,按时将幼儿在家表现情况发布到平台中,善于教师掌握幼儿的基本情况,教师将幼儿在课堂和幼儿园生活情况录制后,上传到沟通平台中,加强双方对幼儿的了解。

三、幼儿园家园共育的有效措施

(一)转变思想,调整角色

思想观念为家园共育工作的重要因素。结合幼儿园教育教学现状,以往的教育观念给家长的思想造成一定影响,这是幼儿家庭教育缺乏实效性的原因。要想更好的思想家园共育,各所幼儿园需要构建家园共育体系,使幼儿教师正确对自身扮演的角色进行定位。幼儿教师应善于学习,更新自身思想,提升自身教育素养,加强与幼儿家长的联系,把教育先进思想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相互结合,用真诚教育每一个幼儿,赢得幼儿家长的信任,促进家园共育的实施。例如:在学习分享阅读《巨人》时,文章主要讲述的是巨人与人类的不同,需要引用大量的河水、在梳理头发时需要引用篱笆、将人类的房顶作为自身的帽子等,这些在幼儿的认知中时不存在的,这时教师便要耐心的向幼儿介绍巨人异常行为的原因,加强幼儿对教学内容的了解。教师可以建议家长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带领幼儿阅读有关巨人的绘本,提升家长与幼儿之间的感情。

(二)诚信交流,共同合作

家园共育工作进行的前提是家长与教师彼此信任、彼此尊重,通过交流互动掌握幼儿的成长变化特点。现今为信息化时代,即使网络与电话交通比较方便,但若不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会使家长与教师的沟通存在障碍。亲自交流一方面可以拉近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以免出现误会或者冲突,另一方面可以为亲情友情的建立提供桥梁,进一步彰显家园共育效果。所以,家园共育需要家长与教师面对面的交流。比如说幼儿入园,幼儿园便可以制定出家园共育的方案。先进行家访工作,也就是教师访问幼儿家长,与家长交流与沟通,初步了解幼儿的性格与爱好,再邀请幼儿到学校报到,并且幼儿教师引导幼儿与家长一同参观幼儿园,然后进行“尝试入园”阶段,让刚入园的幼儿与其他幼儿接触,熟悉幼儿园的环境,最后幼儿教师将幼儿在园内的表现情况与家长沟通,基于诚信,家长能够全力配合幼儿教师做好家园共育工作[4]。

(三)举办活动,升华情感

举办活动为提高家园共育工作质量的有利条件。组织家长与幼儿一起参与某项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幼儿与家长之间的情感,又能够加强教师与家长的交流,便于家长及时完善家庭教育体系,最终实现家长与幼儿共同成长。第一,教师组织家长参与幼儿比赛活动,如下图。有了家长的陪伴可以树立幼儿自信心,促使幼儿全身心参与活动中,使幼儿树立积极进取的精神,凸显家园共育效果[5]。第二,教师号召家长在家庭中成为慧心爸妈,因幼儿的父母为幼儿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责任人,所以家庭中的一些事情,幼儿的父母都会认真细致的去完成。教师可以组织家长参加研讨会议,在会议中互相交流家庭教育的好办法与好意见,整合家庭教育体系,推动家园共育进程。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下,开展幼儿园家园共育活动对幼儿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家长与幼儿教师的共同教育方式为一种高效教育手段,家园共育既可以增加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机会,使家长、教师与幼儿之间建立良好关系,又可以使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园内的表现情况,便于家长更好的开展家庭教育工作。基于此,家长与教师需要全面树立家园共育意识,认识到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创新教育方法,通过转变思想,调整角色、诚信交流,共同合作、举办活动,升华情感等不断促进家园共育活动的开展,加强幼儿园教育的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陈辉.浅谈幼儿园如何做好家园共育工作[J].新课程(综合版),2018,(02):78-78.

[2]裴小红.新时期幼儿园如何做好家园共育工作[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7,(02):122-123.

[3]王定霞.浅谈幼儿园如何做好家园共育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7,(26):148-148.

[4]王欢.浅谈幼儿园如何做好家园共育工作[J].教育科学:引文版:00144-00144.

[5]杨帆.幼儿园如何做好家园共育工作[J].宁夏教育,2017,(06):52-53.

(作者单位:山东省邹城机关幼儿园)

猜你喜欢
家园共育必要性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习惯培养之方法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