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袖损伤的常规MRI特点

2019-03-29 11:19景超
中外医疗 2019年1期
关键词:肩袖损伤诊断特点

景超

[摘要] 目的 探究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对于肩袖损伤的诊断特点。 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在2016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30例,对患者进行MRI扫描,分析扫描结果。 结果 患者发生完全撕裂12例,撕裂部位在冈上肌腱撕裂10例,其中向冈下肌腱延伸6例,向冈下肌腱和小圆肌腱延伸4例;肩胛下肌腱撕裂2例。小撕裂4例,中等撕裂5例,大撕裂3例,无巨大撕裂。不完全撕裂18例,均发生在冈上肌腱,其中发生在关节囊侧7例,肩峰下滑囊侧4例,肩袖内部7例。不同分型中Ⅰ型1例,Ⅱ型3例,Ⅲ型3例,Ⅳ型4例,Ⅴ型4例,Ⅵ型5例。分析造成不同肩袖撕裂损伤的原因,分别有先天性钩状肩峰3例,肩峰增生使得远端变尖挤压肩袖3例,肩锁关节退变5例,股肱大小结节增生4例,外伤5例。 结论 对于肩袖部分发生损伤的检查,采取常规MRI技术扫描可以起到形态学和信号特点的帮助诊断,结果较清晰准确,值得临床参考。

[关键词] 肩袖损伤;MRI;诊断;特点

[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9)01(a)-0179-03

肩袖部位主要指的是在于肩关节前[1],上和后方的肩胛下肌,冈下肌,冈上肌和小圆肌等这些肌腱组织的总和,主要位于肩峰与三角肌的下方,紧密连接着关节囊。肩袖部位若发生损伤[2],则上臂的外展,肱骨头和关节盂正常支点关节的维持将受到损害而不能正常进行[3]。对于肩袖关节损伤的诊断较为复杂,以前的X线检查可以判断肩峰形态并观察肩关节骨性结构[4],局限性在于可能会被误判为肩周炎。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技术MRI的兴起,使得肌腱损伤部位,损伤严重程度的准确判断得到实现,尤其是磁共振造影检查可以使肩袖部位撕裂清晰显示,极大地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5]。该次研究随机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30例,对患者进行MRI诊断并分析其诊断特点和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该院在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为39~84岁,平均年龄为(52.87±4.65)岁。病程为3个月~2年,平均病程为(10.33±1.25)个月,左肩袖损伤10例,右肩袖损伤20例。其中5例有明确外伤史,25例无明确外伤史。所有患者均参与MRI检查。参与研究的患者及家属对该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该次研究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执行。

1.2  方法

用到的仪器为核磁共振扫描仪东芝1.5T(日本),设置扫描野为160 mm ×160 mm,层厚设置为3 mm,层间距设置为1 mm。使用快速自旋回波T1加权序列(TE23 s,TR720 ms)进行横断面,斜冠状面以及斜矢状面的扫描,再用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压脂序列(TE35 s,TR3000 ms)进行横断面和斜冠状面的扫描,以及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序列(TE35 s,TR3000 ms)进行矢状位的扫描。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扫描以定位时,横断面为垂直于肱骨干,斜冠状面为平行于冈上肌肌腱的长轴,斜矢状面垂直于冈上肌腱的长轴。

1.3  觀察指标

观察患者损伤的程度,分为完全撕裂(累及肩袖全层)和部分撕裂(未累及肩袖全层);统计肩袖损伤的不同类型:完全撕裂分为Ⅰ型(较大裂口,伴随有肌腱短缩,Ⅱ型(裂口较小,无肌腱短缩),Ⅲ型(无裂口,但伴有肌腱肿胀);不完全撕裂分为Ⅳ型(关节面撕裂),Ⅴ型(滑膜面撕裂),Ⅵ型(肌腱内撕裂);撕裂裂口大小分为小,中等,大,巨大撕裂,分别为1 cm以下,1~3 cm,3~5 cm以及5 cm以上;所在的撕裂部位,分为关节囊侧部,肩峰下滑囊侧部,肩袖内部撕裂。并分析造成不同撕裂的原因。

2  结果

患者发生完全撕裂12例,撕裂部位在冈上肌腱撕裂10例,其中向冈下肌腱延伸6例,向冈下肌腱和小圆肌腱延伸4例;肩胛下肌腱撕裂2例。小撕裂4例,中等撕裂5例,大撕裂3例,无巨大撕裂。不完全撕裂18例,均发生在冈上肌腱,其中发生在关节囊侧7例,肩峰下滑囊侧4例,肩袖内部7例。不同分型中Ⅰ型1例,Ⅱ型3例,Ⅲ型3例,Ⅳ型4例,Ⅴ型4例,Ⅵ型5例。

分析造成不同肩袖撕裂损伤的原因,分别有先天性钩状肩峰3例,肩峰增生使得远端变尖挤压肩袖3例,肩锁关节退变5例,股肱大小结节增生4例,外伤5例。

3  讨论

肩袖包括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小圆肌的肌腱组成套袖状结构,在肩关节稳定性的维持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任何一部分的损伤被叫做肩袖损伤。造成肩袖损伤的原因很多,大多是由于外伤或者肩峰下受到撞击引起。肩袖损伤的发生会使得肩部功能受损或者丧失,向外伸展障碍,肩部疼痛等,对患者尤其是靠双手劳动的患者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若不及时诊治则会使情况恶化,带来更多并发症,使治疗阻力加大。因而早诊断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肩袖损伤撕裂最重要的是及时进行准确诊断,确定发生撕裂的部位,裂口大小,是否发生延伸等[6] 。过去的时候采取关节镜检查是主要的进行肩袖损伤诊断的标准。然而该种方式需要侵入肩关节且技术要求很高,费用昂贵,操作不是很简易,因而作为常规检测显然不合适。同时由于肩袖损伤程度差异较大,发生的形态学改变也因人而异,对于治疗方法的选取也有影响。近年来,MRI技术不断发展,其优越性在于可进行多平面扫描,多序列性扫描,并且无创,越来越多地医院选择MRI进行常规肩袖损伤诊断。通过采取MRI扫描的方式来诊断肩袖损伤,可以在肩袖撕裂范围,裂口大小等方面得到清晰准确的判断。

通过该次研究发现,患者发生完全撕裂12例,撕裂部位在冈上肌腱撕裂10例,其中向冈下肌腱延伸6例,向冈下肌腱和小圆肌腱延伸4例;肩胛下肌腱撕裂2例。小撕裂4例,中等撕裂5例,大撕裂3例,无巨大撕裂。不完全撕裂18例,均发生在冈上肌腱,其中发生在关节囊侧7例,肩峰下滑囊侧4例,肩袖内部7例。不同分型中Ⅰ型1例,Ⅱ型3例,Ⅲ型3例,Ⅳ型4例,Ⅴ型4例,Ⅵ型5例。这与张振勇的研究中[7],纳入32例肩袖损伤患者,完全撕裂13例,不完全撕裂 19例,均发生在冈上肌腱的结果一致。分析造成不同肩袖撕裂损伤的原因,分别有先天性钩状肩峰,肩峰增生使得远端变尖挤压肩袖,肩锁关节退变,股肱大小结节增生和外伤。由此可见,MRI扫描可有效诊断发生撕裂的程度,具体到撕裂发生部位,裂口大小,并对造成撕裂的原因加以推测分析。在检查过程中,若检修部位正常,则MRI所有序列中显示低信号,发生了肩袖损伤后,肌腱外形会发生改变,则对应的信号改变,集中表现在压脂PDWI信号序列中可观察到肌腱局部或者全层的高信号影。这些涉及到肩袖损伤的病理变化。由于损伤部位会有缺血性变化,撕裂部位的远端残端会有很明显的肉芽组织出现,而近端的残端可见到软骨细胞。以此可作为对肩袖撕裂损伤的判断。

此外,例如肩峰下滑囊的改变,可以反过来证明肩袖撕裂的存在。若在冈上肌腱表面,肩峰,三角肌下方出现肩峰下滑囊,同时肩袖撕裂为完全撕裂,或是在滑囊测发生部分撕裂,则是因为该种撕裂累计滑囊使得滑囊内液体增多,在MRI显影中显示长T1长T2肩峰下滑囊的内积液。而后是关节腔内积液有无。发生完全撕裂后或者是关节囊侧部分撕裂多累及关节腔,则积液发生。该种现象提示撕裂部位与关节腔想通。则MRI显像类似肩关节造影。有利于观察到裂口部位。

造成肩關节撕裂损伤的原因,该次研究中由于慢性损伤所致为15例(75%),外伤所致为5例(25%),这与宫恩强的研究中[8],慢性损伤中占78%,外伤占22%的结果一致。由此可见,慢性损伤为主要病因。这与肩袖结构有关。肩袖处于肩峰,肱骨头和肩锁关节之间,肩胛下肌在肱骨头与喙突间,若骨性结构或者起连接作用的韧带发生了增生或增厚等现象,容易使得关节部位间距离缩短,挤压肩袖,则发生撞击综合征。多见的为钩状肩峰,肩锁关节退变,喙肩韧带增生,肱骨大小结界增生硬化等。因而在进行肩袖本身信号改变发生肩袖撕裂是需先分析引发的原因,着眼于肩峰,喙突,肩锁关节,肱骨大小结节是否发生了慢性病变,在进行治疗措施的选取。由此可见,对于肩袖部分发生损伤的检查,采取常规MRI技术扫描可以起到形态学和信号特点的帮助诊断,结果较清晰准确,值得临床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海波,张振勇,娄晓宇,等. 磁共振肩关节造影在肩袖损伤的临床应用[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9):1683-1687.

[2]  石俊岭,崔建岭,孙英彩,等.肩袖损伤患者MRI 和MR 肩关节造影的诊断价值比较[J].中国CT 和MRI 杂志,2016,14(5):129-131.

[3]  莫旭林,郑进天,黄波. MRI 不同扫描方位对肩袖损伤检出率的影响[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5,32(5):821-823.

[4]  袁键冰,熊俭,马俊昌,等. MRI 在肩袖损伤中的应用研究[J]. 微创医学,2015,10(4):432-434.

[5]  于建秀,陈香卫,林明强. MRI 诊断肩袖损伤的临床价值[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8):1511-1513.

[6]  刘彪. 肩关节MRI 在肩袖损伤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CT 和MRI杂志,2016,14(12):124-126.

[7]  张振勇,王海波,娄晓宇,等. 磁共振肩关节造影在肩袖完全撕裂诊断的临床应用[J]. 放射学实践,2016,31(6):531-534.

[8]  宫恩强.肩袖损伤的诊断与治疗[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6):83.

(收稿日期:2018-09-23)

猜你喜欢
肩袖损伤诊断特点
快速康复理念用于肩袖损伤围术期护理和术后功能恢复中对患者的影响
浅谈对肩袖损伤者修复后的康复护理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及钙化性肌腱炎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