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进
摘要: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仔猪一旦感染伪狂犬病病毒,成年公猪和母猪多表现为呼吸道症状以及繁殖障碍。本文主要通过研究猪伪狂犬病的病原学、流行特点、临床症状,提出科学的防治措施,为本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猪伪狂犬病;伪狂犬病病毒;防治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猪是该病毒的自然宿主和贮存者,感染本病的猪多以发热和脑脊髓炎为主要临床症状。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冬春两季和产仔旺季多发。仔猪一旦感染伪狂犬病病毒,死亡率高达100%,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采取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对本病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病原学
猪伪狂犬病病原为伪狂犬病病毒属疱疹病毒科,病毒粒子呈直径为150~180纳米的圆形或椭圆形。虽然伪狂犬病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但毒株间依然存在着差异。迄今为止,已分离到的4个类型的该病毒的毒株,分别为I型、Ⅱ型、Ⅲ型和Ⅳ型。本病毒的抵抗力较强,在畜舍内的干草上,夏季能存活30天以上,冬季可存活46天。但对热较为敏感,56℃30分钟即可被灭活。本病毒对甲醛、福尔马林、氯仿、乙醚、紫外线也都很敏感,但对石炭酸有一定的抵抗力。病毒在pH5~9中,一般较稳定。本病毒能耐受3%酚,但不耐受5%的酚。5%石灰乳和0.5%苏打,0.5%硫酸和盐酸3分钟,0.5%~1%氢氧化钠均能将其杀死。
2 流行特点
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冬春两季和产仔旺季较为多发。首先发病场所多为分娩高峰的母猪舍,几乎每窝都发病,窝发病率可达100%。然而,发病和死亡往往于分娩滞后约5天出现高峰后逐渐减少,由整窝发病变为每窝发病2~3头。有文献报道,l5日龄以内仔猪较为易感,发病最早是2日龄,发病率为98%,死亡率85%,随着仔猪日龄的增加,死亡率逐步下降。成年猪多轻微发病,极少死亡。该病多呈地方性流行,也有散发。在疫区,怀孕母猪感染本病多出现流产、死胎或木乃伊胎;成年猪多为带毒者,体内长期携带病毒或随粪便排出病毒,因而成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和消化道,也可通过皮肤外伤、乳汁、交配,精液或胎盘感染。
3 临床症状
不同年龄阶段的猪,其临床症状表现有差异,以哺乳仔猪最为敏感。哺乳仔猪多为神经腹泻型。临床上新生仔猪第一天表现正常,从第二天开始发病,为急性型表现,病死率可达100%。15日龄以内的仔猪往往突然发病,精神极度委顿,眼球震颤,体温高达41℃以上,呈犬坐,运动失调,站立不稳,肛门突出,腹泻,排黄色水样粪便,呼吸困难,流涎,呕吐。断奶仔猪多为腹泻呼吸型。断奶后感染本病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咳嗽,呼吸困难,腹泻,排黄色或灰白色水样粪便,打喷嚏,流鼻涕,但死亡率降低,为10% ~20%。育成育肥猪多为隐性感染型,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发热,有些病猪呕吐,咳嗽,但l周内可恢复。母猪感染本病多易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和弱仔。种猪则表现为繁殖障碍,丧失种用能力。
4 疾病防治
由于本病目前无特效治疗药物,因此防治本病在于预防。免疫接种是预防本病最有效的措施。首免,用猪伪狂犬病弱毒疫苗对l5日龄以内的哺乳仔猪颈部肌肉注射0.5毫升,断奶后再注1毫升同时注油苗。3个月以上架子猪注射l毫升,成年猪每6个月注射1次为2毫升;妊娠母猪分娩前1个月再注2毫升,同时可注射油苗l~2毫升。此外,要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检测猪群,发现阳性猪要立即隔离。同时注意清除各种传染源和传播媒介,包括欄舍消毒、人员车辆进出消毒。对感染后病程稍缓的猪可注射猪伪狂犬病高免血清和抗病毒型干扰素,对断奶仔猪有一定疗效,同时给仔猪搭配紫锥菊、黄芪多糖中药制剂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