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扬
在Thomas Hirschhorn此番于上海明当代美术馆打造的新作品《重塑》的“废墟”场景中。在屋顶上赫然地悬挂着两条以红字书写的醒目横幅。其中一条横幅写着,“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而另一条横幅上的标语则引自Antonio Gramsci(安东尼奥·葛兰西)的一段话,“毁坏是困难的,的确,它和创造一样困难”(“Destruction is difficult.lt is-indeed-as difficuIt as creation”)。确实如此。在历史长河中。这些观点也无限被事实验证:破坏并不意味着终结。而极有可能是更好的开始。创造新事物与毁坏旧事物,都是思想与身体上的解放行为。艺术家Thomas Hirschhorn也利用了这一观念。在他的《重塑》中。为每个人提供了一个亲手创造新世界的契机,创造一个自由意识形态下的新世界。
创造与毁坏。都是一个美学层面的挑战,是一场关于美学的较量。而要雕塑它,就要抵御住创造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不稳定性以及紧张感。“重塑”意味着给予新的形式、新的形态、新的形状,或再次雕塑——用不同的方式雕塑。“创造”和“毁坏”如相爱相杀的一对情人,相互交织,相互排斥,错综复杂。
1957年生于瑞士伯恩的Thomas Hirschhorn曾于1978至1983年间,在苏黎世高等艺术学院求学,并于日后迁居巴黎。与他低调的作风截然相反,他的作品中却被赋予了无限的张力与创造力,以及无止境的破坏力。正如他闻名于世的系列作品。废墟”所树立的独树一帜的、一种自带破坏性的艺术存在。这些看似凌乱而意味深长的美学作品,使Thomas曾获多项艺术大奖,如马塞尔·杜尚奖、约瑟夫·博伊斯奖、库尔特·施维特斯奖以及梅雷特·奥本海姆奖等,让他的“废墟”等创造性作品活跃于世界各处。
Thomas Hirschhom的作品大量展出于美术馆、画廊及艺术展中。这其中包括了1999年及2015年的威尼斯双年展、第11届卡塞尔文献展、第27届圣保罗双年展、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瑞士馆、巴黎东京宫三年展、第9届上海双年展、圣彼得堡的第10届欧洲宣言展、南伦敦画廊展览、奥尔胡斯现代艺术博物馆展览及科索沃国家美术馆的展览等。在Thomas的每一个展览中,他都始终坚持着自己对于公共开放性的主张。
“重塑”是一个艺术主张,要赋予废墟以形式是问题之所在,要赋予灾难以形式是美学的挑战。创造毁坏是困难的,对Thomas来说,这意味着在脑海中移走事物、拆除事物,以此作为一种“想法”,一种艺术逻辑。作为一种艺术姿态,它可以改变一切。
“废墟”是一场“从未完成。的艺术巨作,“重塑”则是一件从未完成的作品,一个持续发展与再发展的场域,它邀请并要求我们每一个人在此场域中在场并证明:我、我们不仅能够毁坏,更能够创造。
“重塑”(Re-Sculpt),是Thomas Hirschhom带来中国的首次个展,明当代美术馆2000平方米的空间变成了艺术家的临时工作室,艺术家在此通过对“废墟”的美学探索,赋予无事实、无面目的真理以形式,讨论毁坏与创造的错综关联和悖论。在这场美丽的“毁灭”中,这既是一间临时工作室,也是一处临时“庇护所”,它在Thomas的“操控”下,被“重塑”成为一个无等级的抵抗性空间。人人都可以进入这个空间,使用工作坊提供的材料,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自己的雕塑,在这间工作坊中不断生产着展览的一部分。但是,Thomas也为这场大型的创造行动设定了一个艺术前提“无附加(Nothing added)”——不使用多余的材料或者多余的智力、体力的附加,意味着观者看到、触摸到的所有东西都来自关于灾难和毁坏的想法本身。“重塑”作为一种形式,展现出有些部分——整体的重要部分——被切除了,它所展现的是某些依旧坚挺的东西,让某些东西在毁坏中凸显,并重新昭示。
“重塑”与“波将金村”美学相关,更确切地说,是“倒转的波将金村”。也就是说,呈现出来的空间并不一定比真实的空间更好,反之,它们的状态也许比现实更糟。正因此,更重要的是废墟都必须是“假的”,必须由纸板、胶带、颜料、泡沫、纸张和木块构成,以“假的”东西营造一场“废墟”。在废墟中建造,在混乱中创造,而并非先毁灭再创造再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