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初中生的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中开花结果

2019-03-29 07:50张招昌
成功 2019年2期
关键词:牧羊人创新性预设

张招昌

广南县莲城镇那伦中心学校 云南文山 66330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教学的完成,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且具有平等性。“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作为学习主人的学生,要完成学习任务,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对教材、教法的创造性开发极为重要。下面探讨教师如何有效地引导初中生的学习意识。

一、导趣,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意识

兴趣是求知的先导,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思维活动才会积极展开,才容易进入课文所描写的情境,才容易突破教学的难点。在教学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法国作家让·乔诺的文章《植树的牧羊人》一文之前,出示图片:枫树林里,流淌着源源不断的泉水,浇灌着长在周围的鲜嫩薄荷,人们的笑声在乡村聚会上荡漾。这美丽的地方在30多年前却是戈壁荒滩,荒无人烟,稀稀拉拉地生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然后引出:创造出这一丰功伟绩的人——艾力泽·布菲老人。他用30多年的努力,才创造出如此美丽富饶的田园。这样有效的教学策略,诱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把学习视为一件乐事,从而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积极主动地去求知、去探索。

二、导思,教给学生学习的思考意识

“学成于思”,“学而不思则罔”。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给学生预设问题,让学生带着预设的问题去思考。预设的问题,只要是围绕文章的中心展开,可以是课文后面“思考探究”的内容,可以是身边常见的问题,可以是国内外关心的问题,还可以是学生之间敏感的问题(如谈恋爱)。学生理解教师预设的问题后,让学生质疑,提出自己的问题,让师生共同分享或解决。

三、导疑,即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提倡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权利,留给学生质疑的时间,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及时评价学生提出的问题,以鼓励学生质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习就能掌握一定的质疑的方法,能进行较深层次的思考,提出有一定价值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向自主学习跨出了关键的一步。

四、导法,即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意识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逐步掌握学习方法,为其自主学习奠定基础。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才能将知识学得牢,记得深,才能将其转化为能力。

五、导创,即引导学生展开问题创新性探讨意识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对于一些有思考价值的关键性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创新性探讨,如同位讨论或者前后位讨论的形式进行,使教学信息不仅在师生之间,而且在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传递。

积极引导学生创新性探讨,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探讨的内容很多,可以就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消化,也可以对精彩的段落进行评议,对特定专题进行探讨等等。学生通过创新性探讨,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六、导练,即培养学生的动手练习意识

在教学《植树的牧羊人》时,我们可以预设这样的练习:找出我与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勾画出标志故事情节变化的语句,并填写下表。

牧羊人的情况 高原的情况初遇牧羊人再见牧羊人最后一次相见

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通过课堂上的阅读、思考、设疑、讨论等环节,让学生对课文有了比较具体、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习题练习,不仅可以巩固已掌握的知识,而且能够让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从多方面、多角度完成整个认知过程。

教师导入方法指引对了,学生领会了,教学效果一定是事半功倍的。可以说,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教师对教材、教法的创造性尤为重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更为重要。在实际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大胆质疑,主动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也离不开教师精益求精的问题预设与方向引导。只有在师生共同质疑,探讨,再质疑,再探讨中才会把教与学的关系引领上一个新的台阶。

猜你喜欢
牧羊人创新性预设
谈高中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去可可托海,做一个牧羊人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牧羊人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对新闻采访中语用预设的探讨
新闻采访中语用预设探讨
牧羊人
成公绥赋作的模式化与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