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点
(湖南省胸科医院 内一科,湖南 长沙 41001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其发病范围多集中于北方农村与城市。近些年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得到了临床广泛关注,其可改善病原菌耐药性高的局限性,在改善患者的生理状况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1-2]。为此,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5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采用抗生素降阶梯的治疗方案,以此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提供依据,结果证实其对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有着积极意义,现报告如下。
随机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10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104例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诊断与继发肺部感染诊断要求[3]。104例患者均同意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协议书,且本研究获得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出现呼吸系统症状者;②给予胸部X线检查显示阴影符和肺部感染征象者。排除标准:①具有血液系统疾病者;②药敏试验及抗生素使用史调查显示有药物过敏及药物禁忌证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n =52)和对照组(n =52)。对照组52例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方式,包括男31例,女21例;病程6.8~17.2 年,年龄最小60.8岁,最大76.5岁,平均(61.24±9.42) 岁;观察组52例患者给予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其中包括男32例,女20 例;病程6.9~17.2年,年龄最小61.7岁,最大79.7岁,平均(66.36±9.5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52例患者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在评估过敏史等情况下嘱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服用依据临床经验判断的第二级抗生素,定期服用,必要时联合用药。观察组患者首先使用第二级抗生素治疗,待得出药敏结果后根据患者症状好转程度再行窄谱抗菌治疗,根据情况更换药物。
①采用社会功能维度(social functioning,SF)-36生活质量问券[3]进行生理健康等生活质量进行测评;②统计两组104例患者的肺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比较。比较两组104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总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患者在治疗一个疗程结束后,如果肺功能有所改善且其余临床症状气促、呼吸困难等明显改善,X线胸片检查各征象显示正常为显效。治疗两个疗程后,如果达到上述指标则为有效,如果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不仅未改善,反而有加重的趋势,X线检查结果无明显改善,则为治疗无效。
本课题104例患者的基线资料、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正态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非正态数据采用Median(IQR)。两组独立、正态、方差齐性资料如基线资料、生活质量、免疫功能指标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104例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均得到明显的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SF-36生活质量问券比较 (±s,分)
表1 两组治疗后SF-36生活质量问券比较 (±s,分)
组别例数心理健康社会职能躯体疼痛情绪角色观察组5221.39±2.917.94±1.9535.59±1.4618.56±2.63对照组5215.25±1.355.41±1.0730.23±1.2312.21±1.45 t值7.8416.9417.9517.589 P值0.0000.0000.0000.000
两组104例患者经统计发现,观察组肺功能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及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aximum mid-expiratory flow, MMEF)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肺功能各项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后肺功能各项指标比较 (±s)
组别例数FEV1/FVCFEV1/(L/s)MMEF/(ml/s)观察组520.54±0.111.81±0.211.98±0.85对照组520.73±0.122.04±0.221.65±0.87 t值6.2387.2454.154 P值0.0000.0000.01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迁延不愈对患者造成极大的身心压力,并且其还可导致肺部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由于长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往往会出现负性心理,因此有效的干预治疗方案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作 用[4-5]。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是先行广谱抗生素治疗,待患者病情好转或者细菌培养结果得出再行窄谱抗菌药物,根据药敏实验结果使用一级抗生素(万古霉素)等获取最佳疗效,若痰培养阴性且第二级抗生素治疗后病情好转则沿用此方案治疗,有利于避免医疗资源浪费[6-7]。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使用抗生素往往效果低下,而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是一类秉承逐带升级、分别袭击原则的治疗方案,可通过避免初始抗生素选择不当导致的耐药性,此治疗方案有利于迅速控制感染,其是第21届急诊医学会议等及医疗研究人员重点强调的治疗方案,通过选择强效抗生素直接作用于病原菌,在催化T淋巴细胞成熟进而维持机体免疫平衡等作用下做到阻止病情发展[8-9]。研究证实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早期通过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等强效药物可与神经内分泌系统进行相互作用,活化细胞免疫因子,是一种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案[10]。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及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证实了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方式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采用抗生素降阶梯的治疗方式可减少疾病对患者的影响,改善肺部炎症,降低临床症状对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影响,并且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都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