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蓓蓓
【摘 要】王熙凤,是曹雪芹塑造的一个有血有肉、形象饱满的人物,不少的红学研究者都有所谓的“凤姐情结”,一直以来,研究者们对王熙凤进行的只是抽象或者主观的道德评价,却鲜有学者从伦理的角度去研究。文章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方法,回归王熙凤所处的“末世”伦理环境,分析王熙凤在处理“贾琏偷娶尤二姨”这一事件上的伦理选择,探究王熙凤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的博弈,阐明王熙凤伦理天平失衡的悲剧以及这个角色的伦理教诲意义。
【关键词】王熙凤;文学伦理学批评;伦理选择;斯芬克斯因子
中图分类号:I2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6-0209-02
《脂砚斋批评本红楼梦》在第十四回“回前总批”中如此点评王熙凤:珍贵、英气、声势、心机、骄大。一直以来,王熙凤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其实无论是“假丑恶”还是“真善美”,过去的很多学者仅仅从道德的层面对王熙凤进行评价。本文从文学伦理学批评出发,从历史的视角,对王熙凤这个人物进行客观的伦理分析。我们进入《红楼梦》的历史现场,走进大观园,探究王熙凤斯芬克斯因子的组合与变化,用伦理的观点解释王熙凤的伦理天平失衡的悲剧命运,进而帮助人们分别善恶,抑恶扬善,实现文学的伦理教诲功能。
一、王熙凤的伦理环境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是作者曹雪芹着力塑造的一个悲剧人物。王熙凤的悲剧追根究底其实是伦理悲剧。因此,我们需要回归王熙凤存在的历史空间,还原那个冰山末世的伦理现场,从特定历史的伦理环境出发,去探究王熙凤悲剧的根源。
(一)社会大环境。王熙凤出生在“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的金陵王家,是“都太尉统治县伯王工之后”。其爷爷和叔父王子腾位高权重,王熙凤“自幼假充男儿教养”(3回),这样的成长环境造就了王熙凤雷厉风行,精明果断,“万个男人不及一”的性格与魄力。
曹雪芹因当时文字狱盛行,所以在写《红楼梦》的时候尽量模糊它的朝代背景,但是学者们通过对书中一些地名、官职、服饰等细节的描述和刻画,大致推断这部书讲述的是明清的故事。
明清社会仍是男性处于伦理建构中心和伦理价值中心的,女性并非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从属于男性的,女性受传统的三从四德的束缚,压制自己的欲望。“《红楼梦》的社会伦理意识包含了所有封建制度的观念,诸如奴隶制、嫡庶制、夫权制、贞节制、一夫多妻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制、男尊女卑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1],在這样的伦理环境下,即使王熙凤这样超脱传统的伦理观念的女强人,也注定与传统的伦理道德相背离,难为封建伦理所容忍。她七出有四:“无子,不事舅姑,盗窃,妒忌”;她违背传统的三纲五常,不以夫为纲,不仁,不义,无礼,无信,是封建伦理的叛逆者与破坏者。所以,王熙凤最终摆脱不了被写入薄命司的悲剧命运。
(二)贾府小环境。王熙凤所生活的贾府是明清社会的缩影,也是王熙凤生存的历史现场,是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所关注的重点。王熙凤的判词画是“一片冰山,有一只雌凤”(5回),这里的“冰山”就是贾府。
红楼中的男人把贾府当作是一个象牙塔,他们在这座塔里醉生梦死,纵欲作乐,肆意地享受着末世的繁华,危机意识荡然无存。贾敬沉迷仙术,贾政虚伪卫道,贾珍贾蓉荒淫无耻,贾赦贾琏好色纵欲……相比之下,红楼中才情出众,务实能干的女儿们让人更生惋惜。曹雪芹开卷就说不“贬人妻女”,因此他笔下的女儿们都是极具才情之人,或“咏絮才”或“齐家才”,这其实是与“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伦理相背离的,十二金钗或远嫁或出家,或早逝或守寡……万艳同悲,无一不让人唏嘘。当我们进入《红楼梦》的历史现场,回到贾府那座冰山倾覆之前,便不难发现,女孩们的人生其实就是与传统伦理相悖的悲剧。
《红楼梦》第七回中,醉酒的焦大为我们一语道破了贾府淫邪的伦理环境——“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7回)伦理环境的混乱是贾府最终被抄家的问题根源,覆巢之下无完卵,即使是王熙凤这位脂粉队里的英雄,也被捕入狱。
因此,我们在分析王熙凤这个人物的时候,仅仅从道德的层面去评判她是不公平的,我们必须进入文学的历史现场,去分析这个人物。
二、王熙凤的伦理悲剧
(一)王熙凤的斯芬克斯因子。鲁迅先生曾说:《红楼梦》所写的人物,“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2]王熙凤,是曹雪芹笔下最“真的人物”。王熙凤性格复杂多变,她的人物形象一直以来也饱受争议,人们对她又爱又恨。她的性格对小说的情节发展又有什么意义?这些疑问都可以用聂珍钊教授提出的“斯芬克斯因子”这个概念来解释。
“斯芬克斯因子由两部分组成: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这两种因子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人。”[3]根据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观点,兽性因子是人在进化为人之后身上的动物性残留,表现形式为无穷无尽的欲望,是恶的根源;而人性因子代表伦理意识,表现形式为理性意志,是善的根源。“斯芬克斯因子的不同组合和变化,导致文学作品中人物的不同行为特征和性格表现,形成不同的伦理冲突,表现出不同的道德价值。”[4]接下来,文章将从王熙凤对待“贾琏偷娶尤二姐”这一事件所做的伦理选择来分析王熙凤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的博弈。
(二)王熙凤对待婚姻问题的伦理选择。小说中,王熙凤在婚姻问题面对上着这样一对矛盾:是坚持传统的婚姻观,恪守一夫多妻制还是捍卫自己的爱情,与婚姻的破坏者作斗争。矛盾斗争的结果必然会影响她的伦理选择:是做传统的妇女还是封建伦理的叛逆者。王熙凤对待婚姻的态度其实就是有关王熙凤这个人物情节发展的伦理线。
贾琏风流多情,三妻四妾,纵欲过度,在国孝家孝期间,看上了贾珍的妻妹尤二姐,于是他背旨瞒亲,仗势依财,强逼退亲,背着王熙凤在外面偷偷娶了尤二姐。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况且对方还是心眼子多多的王熙凤。知晓这件事情以后,王熙凤面前有三种伦理选择方案:其一,人性因子控制兽性因子,王熙凤接受尤二姐,把她接进贾府,和和气气地过日子,共同侍奉贾琏,享受人伦之乐。这种选择利人利己,符合传统的一夫多妻制,既保证了贾家香火的延续,自己也恪守了传统妇女的三从四德,遵守了“妾妇之道”。其二,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达到平衡的状态,王熙凤息事宁人,假装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继续维持这段婚姻表面上的平静与和谐。这种选择利己也不损人,王熙凤可以继续做养尊处优的琏二奶奶,尤二姐和贾琏一起开开心心地偷乐。其三,兽性因子控制人性因子,王熙凤用血腥的手段报复尤二姐和贾琏在婚姻上对她的背叛,捍卫自己的婚姻,与传统的封建伦理背道而行。这种选择损人不利己。然而王熙凤的人性因子最终还是一步步地被兽性因子所操控,使得她的伦理天平失衡,最终遗憾地选择了第三种损人不利己的方案,摧毁了尤二姐的最后希望,使其吞金自杀。
三、王熙凤形象的伦理教诲意义
(一)王熙凤伦理天平的失衡。王熙凤在得知贾琏与尤二姐的风流之事后,步步为营,精心策划如何干掉尤二姐。在外,她彬彬有礼,宽容大度,热情地将尤二姐接到贾府中生活;在内,她暗中做法,一方面暗在荣国府大造舆论,搞得贾府人心惶惶;另一方面她用“借剑杀人”法,逼得尤二姐流产,最终吞金自杀。她既维护了自己贤妻良母的形象,也保全了在贾府的地位。兽性因子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人的欲望,王熙凤贪得无厌,对权力,对爱情都有着极其强烈的占有欲,利益是她一切行为的准绳,这种衡量是非的标准渐渐地使她失去了分别善恶的能力,失去了理性的指引,她的伦理意识薄弱,最终无法唤醒人性因子的觉醒,被兽性因子所操控,伦理天平失衡。
从当下的伦理环境来看,贾琏风流成性,漠视国家规定,破坏他人婚姻,无论是从价值观、道德观还是伦理观来考虑,贾琏才应该是大家指责和批判的对象,然而历来的学者、研究者为何都毫不留情地将矛头指向本该是这段婚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王熙凤呢?
文章的第一部分,我们回归到了伦理现场,掌握了王熙凤生活在男性占主导地位,女性只是作为男性的附属品而存在的伦理环境之中,这一时期的女性也必须遵循“以顺为本”的“妾妇之道”,即女性必须遵守三从四德,严格执行封建政治对婚姻家庭制度的要求,恪守一夫多妻制,對丈夫百般顺从,而王熙凤恰是这种形象的对立面,她反对一夫多妻制,在行为上极力约束贾琏,她捍卫自己的婚姻,要求丈夫对自己一心一意,她与婚姻的破坏者作斗争,这种有悖于传统伦理的行为难为当时世道所容。这也是王熙凤伦理天平失衡的根源。
(二)王熙凤形象的伦理教诲。文学伦理学批评认为:文学的基本功能就是教诲功能。“文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人类提供从伦理角度认识社会和生活的道德范例,为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提供道德警示,为人类的自我完善提供道德经验。”[5]王熙凤这个角色兼顾复杂性与深刻性,就其教诲功能来讲,也承载着丰富的伦理内涵,具有极强的道德警示作用。王熙凤的伦理选择受欲望的驱使,从小养尊处优的生活环境使得她的欲望不断在膨胀,最终使其丧失理性,伦理意识淡薄,于是做出了一系列有悖于封建社会传统伦理的行为,做出错误的伦理选择。这一点给我们带来深刻的道德警示,当我们在面对道德考验时,我们应该让理性克制欲望,唤醒人性因子,制伏兽性因子,做出正确的伦理选择,因为每一次的伦理选择都对我们未来的人生走向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也是曹雪芹希望通过王熙凤这个角色传递给我们的伦理启示。
综上所述,我们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出发,将王熙凤放置在男性占主导的明清社会和荒淫无道的贾府,对王熙凤所处的伦理现场进行分析,理解王熙凤一切悖于传统伦理的行为以及其人性因子受兽性因子控制进而导致其伦理天平失衡,理解这个人物的伦理悲剧。通过对王熙凤伦理事件精细深刻的分析,我们理解了文学基本的教诲功能,并帮助人们完成弃恶择善的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伦理选择过程。
参考文献:
[1]蔡禹锡.王熙凤的社会伦理意识[J].红楼梦学刊,2002(4):118-132.
[2]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38.
[3][4]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伦理选择与斯芬克斯因子[J].外国文学研究,2011(6):11-13.
[5]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论文学的基本功能与核心价值[J].外国文学研究,2014(4):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