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众非
【摘 要】本文以《底特律:成为人类》作为例子,探讨了互动电影中新型观演关系的建立及其优势。这种新型的观演关系不同于以往常见的“打破第四面墙”,而是为观众提供了由外向内的进入渠道,从而使得观众得以用独特的视角审视整个故事。
【关键词】第四面墙;互动电影;新型观演关系;沉浸感;代入感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4-0095-02
戏剧作为叙事类艺术形式之一,其历史源远流长。戏剧包含四个基本要素:演员、故事、舞台、观众,这四个要素缺一不可。在戏剧的表演中,演员作为故事的表演者,舞台作为故事的发生地,观众则作为故事的接受者,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戏剧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传达“故事”。
18世纪的法国人德尼·狄德罗就此提出了舞台边缘一道虚拟的墙将观众和演员分开的说法①。由此衍生出“第四墙”的概念。“第四墙”指的是箱式舞台前方台口的一道存在于想象中的墙,其对于观众而言是透明的,但对于演员来说是实在的。其意义在于:1.使演员封闭于舞台之中,以剧中角色的身份,不受观众干扰地进行表演。2.帮助观众建立逼真的幻觉,从而可以将戏剧中发生的事想象成为真实的事件。
自摄影技术发明以来,人们很快将类似的概念应用于电影艺术之中。由于电影采用摄影机进行拍摄,第四墙就由舞台的台口转移到了摄影机的镜头上了。同时,第四墙的概念也就被弱化了,取而代之的是“打破第四墙”。打破第四墙指的是演员从自身角色中抽离,以“剧外人”的身份与观众直接发生联系。因为剧中角色与观众产生了互动,观众也就不再视其为剧中人物,而是将其升格,视为一个真实存在的人。这样固然可以起到点醒观众、传达思想的目的,但是这么做也就打破了让观众沉溺其中的故事,如果运用得不恰当,可能会破坏故事的叙事性。
一、何为互动电影
互动电影是一个跨界的概念,同时包含了游戏与电影。互动电影是一种个人的体验,而电影则不一定。目前意义上的互动电影指的是某些将过程电影化、按剧本进行推演,剧情占到较大比重,而观众的操作则被降到较低层面的影像作品。互动电影实际上是一种电影和游戏之间的杂交产物,其本质在于叙事,所以笔者认为,互动电影是一种新形式的电影。
(一)互动电影《底特律:成为人类》。《底特律:成为人类》是由导演大卫·凯奇执导的一部互动电影,发行于2017年。《底特律:成为人类》(下称《底特律》)衍生于大卫·凯奇2012年在Play Station3平台上时长7分钟的试水短片《卡拉》。这两部作品世界观一致,均设定于近未来的底特律,讲述仿生人在人类社会中产生了自我意识的故事。《底特律》采用了真人面部采样和动作捕捉技术,约有300名演员参与其中,制作耗时约五年,这是由于导演试图构建起足够真实、可信的环境和表演所致。这一切都是为了带给观众更好的沉浸感。
与1967年的《自助电影》相比,《底特律》显然更加先进,其拥有数个基本剧情走势,并根据中途观众的选择形成无数个基于基本剧情走势的变体(如次要角色的存亡等)。
(二)《底特律》与类似题材传统作品的异同。拥有自我意识的仿生人或机器人已经不算特别新鲜的题材。自1968年的小说《机器人会梦见电子羊吗?》到1982年的电影《银翼杀手》。这类型题材一般都将自然人与仿生人放置于压迫者和被压迫者的关系中,这就建立起了这类型题材的基本冲突。在这类小说、电影中,总会有少部分仿生人以各种方式获得了自由意志,这部分仿生人与社会的冲突也就是此类型题材中的核心冲突点。《底特律》和《银翼杀手》都是悲剧,其核心矛盾都是被造物与造物者之间的矛盾、被压迫者与压迫者之间的矛盾。
《底特律》故事的核心人物有三名,由此也衍生出三条平行发展的故事线。观众在观赏时,分别以三位主角的立场进行剧情推进。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这三条故事线是互相交织的,也就是说,当观众作為某位人物进行选择时,这个选择可能会对另两名人物造成影响,这类影响可能是即时的,也可能需要一定时间来对未来的剧情造成一定的后果。而类似题材的传统电影,如《银翼杀手》的故事是单一轨道的。观众无论多少次进行观看,也无法代替主角德卡德进行抉择,抑或是改变德卡德逃亡的结局。
二、进入第四墙
(一)进入第四墙。观众在体验《底特律》时,实际是穿过了第四墙。在这部互动电影中,提供面部、动作捕捉的演员仅仅提供了剧中角色的肉体,而剧中角色的行动则需要借由观众的选择完成。在这种情况下,观众既是演员,又区别于一般的演员。说观众是演员,是因为绝大多数行为需要观众来完成;说观众区别于一般的演员,是因为观众并不知道导演的意图,只能在导演给定的数个选择和线索中摸索着前进。
先贤亚里士多德曾在《诗学》中对悲剧做出如下论述:“悲剧再现人物的行动不是为了刻画人物的性格,而是为了刻画体现人物性格的人物行动。”②德国艺术评论家莱辛进一步讨论了这个观点,他认为悲剧的核心在于角色的动机,动机在特定的环境下、心理状态下可以影响角色的行动③。《底特律》的本质是一场悲剧,其中角色的所有行为,都受到动机的影响。但由于互动电影的本质是观众参与互动,以角色的身份进入故事,那么观众的选择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强制定义角色的行为,从而产生观众动机和角色动机之间的分歧,由此引申出一些微妙的不和谐。这种微妙的不和谐在观众做出选择的当下可能是可以忽略的、不引人注意的,但当遭遇后果时,观众会自然地进行思考,“如果我选择其余的选项,会怎么样?”这类型的反思将净化观众的情感。借由互动电影提供的极佳代入感和沉浸感,观众与角色之间产生了直接的连接,就创造出了观众与角色的共情。在共情建立起之后,由于观众自身的代入,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角色的身份、心理以及动机,在此时,观众实际上已经融入了角色,他的性格加上角色的处境,决定了角色的动机。
(二)新型观演关系的建立。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我们每个人都包含本我、自我、超我这三重精神境界。在一个无需承担实际后果的情况下,人们可能会放任潜意识中的本我部分进行选择,但由于觀众在早期观看体验中或多或少会与角色产生共情,所以观众在选择时势必会趋向于代入,即更有可能做出符合个人真实性格的选择。同时这些选择造成的后果会在观众结束观赏后对他们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引发观众的思考。由于互动电影极强的沉浸感和代入感,观众作为“亲历者”能更好地体会如怜悯、愤怒、恐惧等由于角色和观众之间共情而产生的情绪,从而净化观众的感情。也会更好地激发观众对于导演思想的思考。在此时,艺术的交流、表现特性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发挥,观众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探求者。
笔者认为,这种形成共情——做出选择——分担后果——接受影响——揣摩思想的流程,较传统的“由内而外”打破第四墙的做法更加恰当和自然。约翰·杜威曾提出过一个观点,即艺术在形式上结合的正是作为与施为,即能量的入与出的关系。④在互动电影中,观众作为角色参与其中,与导演共同完成了一个独特的故事,定义了故事中角色的性格、动机以及行为,这比起演员在表演中途跳出角色要高明了许多。
三、《底特律》作为互动电影的优势
(一)代入感与沉浸感。为了达成前文所述的观演关系,代入感和沉浸感与共情之间相互影响、相辅相成。虽然互动电影较传统电影有较强的代入和沉浸感,但并不是所有互动电影都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底特律》的导演通过巧妙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导演将故事的背景设定于近未来2038年的底特律,是因为较短的时间跨度能激发更好的代入感,也因为其场景定为美国底特律,类似的社会背景也能加强观众的认同感和代入感。
对于沉浸感的处理,导演采用了将UI(用户界面)融入画面的做法。因其互动电影的本质,玩家势必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操作,但过度的操作反而会喧宾夺主,使得逼真的幻觉被打破,从而成为既不具备游戏性、又缺乏足够沉浸感的尴尬作品。《底特律》的导演巧妙地将玩家操作方式以直觉化的方式进行呈现。与此同时,按键提示在视觉层面上被降级,UI被施以类似场景的明度和色彩,从而不会对整个画面造成过分的干扰。
代入感和沉浸感是互动电影成败的关键。由于观众的自身性格可能和角色的设定性格具有一定的偏差,观众的性格可能在角色遭遇具体事件时产生不符合角色设定的动机,则会影响到角色的行为。所以导演需要在观众与角色之间制造共情,如此一来,观众也能够对角色有着更好的理解,同时角色也更加丰满、有血有肉。
(二)叙事性。互动电影的叙事和传统电影并没有太大差异,均采用线性的故事叙述方式。但由于其存储于电子媒介,观众可以不受限制地反复体验。如第一章所述,《底特律》拥有数个基本结局,并拥有很多基本结局的变体;观众在体验完第一遍以后,通常会对某些决定以及这些决定衍生出的后果感到懊悔,那么他们势必会进行多遍体验,直到体验过程与他们的心理期盼相符为止。由于《底特律》的细节十分丰富,在主线故事外会有较多的直线故事,这些都保证了在重复体验中观众不会感到无聊而丧失兴趣。当多次体验完成后,观众会惊奇地发现,《底特律》的故事由数条平行发展的剧情为主干,每条主干又通过三名主要角色分为三条交织的故事线,同时穿插各条支线剧情,这一切才最终构成了《底特律》的完整故事。
互动电影的本质是电影,其叙事依赖于视觉,但由于观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探索导演留下的各式线索,并通过互动改变故事的发展,所以这种体验可以赋予观众一种“探索感”,即故事并不是被直接灌输给观众的,而是观众自己收集碎片,加以整合而创造的。探索感的加入使故事的叙事性得到了提升,观众会积极主动的寻找线索,并在过程中融入思考,这与单纯观看一场传统电影而获得的单一感官刺激是完全不同的。
三、总结
《底特律》作为一部互动电影无疑是成功的,这一成功不仅体现在商业上(两周100万份拷贝),因为它还引发了大量诸如“什么是人”“什么是人性”的讨论。艺术不应是曲高和寡的,而应该能被普罗大众所认可、讨论、接受、感知的。艺术应该是能够引起大众思考,并能够在观众身边耳语,从而起到引导作用的。互动电影提供了一个打破第四墙的平台,从外向内的穿过第四墙是互动电影的核心手法,这种做法的本质实际是将观众的灵和演员的肉结合,并穿过导演所精心安排的舞台。在这个过程中,观众得以进入故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体会其中的深意。观众在进入故事时也带入了自身的动机,从而改变了角色的行为。这种手法因其沉浸感、代入感和叙事性上的优势而能够建立起观众——角色之间的纽带,其带来的反思效果也是传统电影所不能比拟的。
现阶段也有许多人习惯使用手机或是移动设备观看影视作品,由于这类设备具有极强且十分直观的互动方式,或许可以成为互动电影未来的发展平台。加上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极富深度的优秀文化,我们是否可以将这种新型媒介与优秀的中国文化结合起来呢?优秀的题材加上具有活力和生命力的媒介,足以成为能带给人民教化的艺术作品的诞生苗床。
注释:
①德尼·狄德罗.西方经典文论:论戏剧艺术[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
②亚里士多德.诗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③莱辛.汉堡剧评[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④约翰·杜威.艺术即经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