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哲
2016年底,教育部、国家旅游局等多个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2017年11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包括研学旅行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成为中小学生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研学旅行成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学旅行中,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自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全面实施。
其实自2013年5月,协和观鸟社成立之后,协和小学就开始了生态研学实践之路。当时协和“鸟人”并没有想到这样的研学活动会在2016年列入国家方针政策,更没有预见到生态研学会给孩子们带来这么大的影响。
5年来,当年蹦蹦跳跳的懵懂孩童,现在已是背着相机、望运镜设备跋山涉水自然观察的稳重少年。而且毕业一批,又有一批新生力量加入。每一个观鸟的孩子牵着爸妈的手,跟着导师,随着人与生俱来的“荒野基因”沉醉在自然大剧场,获得力量、知识和快乐!更为可喜的是,从观鸟研学出发,孩子们自然成为观鸟爱鸟护鸟的代言人,在各种公益活动中都有他们活跃的身影,关注环境保护,向社会推广观鸟护鸟活动。
5年来,协和观鸟社健康成长,“省推广观鸟先进单位”“市优秀观鸟社团”“市优秀学生社团”等荣誉接k踵而来。以观察自然衍生的探究式学习,让孩子们在各类科技竞赛中获得成功,从而变得更加自信而敏锐,协和“鸟人”展翅高飞,飞得更高更远。
回顾生态研学之路,开始我们只是跟着鸟儿的足迹跑,哪儿有鸟就去哪!渐渐,发现学生和家长都特别欢迎这样的活动,老师本人也在活动中成长,对于活动内容、组织形式和内涵做了思考和实践,于是这样有意义的生态研学一直健康发展和存在下来,并越来越受欢迎。
要让这项活动健康有序发展,首先是安全保障,要建立足够完善的安全预案,对参加活动的家长学生进行宣传和教育,对于新手必须家长陪同,在老师长期观察了解的情况下也会允许几个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约束力强的孩子自己跟活动。应该说孩子在独立的情况下会成长更快更好,只是带队的老师会有更多责任,一般来说同行的家长都会非常关照他们。
二是内容设计,从观鸟开始,我们的活动内容充实到各种自然观察、做自然笔记、生态摄影,夜观、观鸟、观植物等等自然剧场奇妙的演出都特别受欢迎。围绕观察主题书写文章,进行分享,培养演讲、写作、绘画等综合能力。
三是亲子活动,带上家长,一起投入自然,让大人小孩为自然着迷,孩子和父母有了更多的话题,共同成长,亲子关系更融洽。没有家长支持和投入,生态研学无法顺利开展。
四是平台建设,生态研学能给孩子带来什么?要让他们看到这个事情的好处和对孩子综合素养提高的帮助,需要创设各种平台、利用资源,从课程设计、成果展示、竞赛成绩、团队精神等方面给家长信心。孩子的成长就是最好的证明。
五是赋予生态研学社会责任,注入环境保护、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孩子是国家的未來,知识的学习重要,社会责任心的培养同样重要。我们的活动会跟着社会环境热点、环保团体活动而进行,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让他们从小具有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在九九公益日我们的学生家长贡献了爱心和力量,孩子们以鸟为第一人称给人类写的信打动了民众的善心,为公益护鸟项目筹得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