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舞蹈”现象的警醒

2019-03-28 11:21王琸
戏剧之家 2019年6期
关键词:舞蹈创作舞蹈教育

王琸

【摘 要】本文从日本建筑师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一书中提出的“P空间”(积极空间)和“N空间”(消极空间)的概念出发,分析近年来中国舞蹈在创作、表演、教育、传承等方面逐渐浮现出的问题。主要分为创作之浮、教育之索和传承之变三个部分,在提出问题的同时,举例阐释笔者本人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设想。

【关键词】舞蹈创作;舞蹈教育;传统舞蹈;原生态舞蹈

中图分类号:J72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6-0119-02

2009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江东研究员的文章《“P舞蹈”方式——中国舞蹈六十年的选择与践行》总结归纳了建国六十年来中国舞蹈的发展状况。文章从日本建筑师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一书中提出的“P空间”(积极空间)和“N空间”(消极空间)的概念出发,指出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舞蹈发展的总体态势和主流风貌是欣欣向荣的。

迄今为止,这篇文章发表已有将近10年的时间,期间,我国的舞蹈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不可否认的是,其总体趋势是蒸蒸日上的,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发掘编导人才、舞界人士就保护传统舞蹈采取各种措施,但由于社会、经济、舞蹈学科自身的发展历程等各方面原因,近十年来中国舞蹈的创作、表演、教育、传承等各方面问题都逐渐浮现,也即本文着重谈论的“N舞蹈”现象。笔者认为,只有清晰地认识到这些问题,才能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一、创作之浮

近年来,习总书记对于文艺工作的重视为各门类艺术的推陈出新提供了更加振奋的思想动力和坚实的经济基础。舞蹈界一方面为有潜力的青年编导人才给予扶持并创造更多相互交流、学习、切磋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为成熟编导们的创作提供资金上的大力支持。前者如由中国文联、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于2013年开始筹备的“培青计划”;后者如成立于2013年12月30日,由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公益性基金。在这样的大力支持下,舞蹈界涌现出了不可胜数的舞蹈作品,可谓一片繁荣景象。

但是,这种看似为P方式的舞蹈盛景,却隐含着极大的问题。正如这一小节的标题之“浮”,就是指创作者们当中出现的浮躁之风,这是现今舞蹈创作中出现的一个极重要的问题。谈及此,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的学者王国維曾提出过治学的三种境界,若以此为圭臬进行衡量的话,编导当中执着于追求艺术理想,达到“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一境界的越来越少,其中大多数或是为了生存而不得已去迎合某些观众的特殊趣味;或是秉持着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等投机取巧的想法。因此,近十年来,虽然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舞蹈创作领域涌现出了大量作品,更多的吸引大众们走进剧场欣赏舞蹈这门艺术,但能够被称为经典并流传于世的却寥寥无几。

这样浮躁的态度就使得现在的舞蹈作品大都浮在面上,没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即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对于作品内涵意蕴追求的忽视,而只追求其形式上的精美华丽。这样的作品往往被理论家们认为是最低层次的。孙伟科老师在《艺术美学导论》中提出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即:“言——意——象”。由第一层的“言”唤起的美感,往往是“悦耳悦目”的声色享乐的感受。笔者所讨论的正是近些年来,这一层次作品的大量出现不仅浪费了国家资源,还极有可能让普通观众对舞蹈艺术产生误解。由第二层的“意”唤起的美感,是“怡神悦性”的美感,这一类型的艺术作品,创作者可以通过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与内涵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由第三层的“象”唤起的美感,则往往可以使观赏者的境界得到提升,这是由于作品中所蕴含的独特意境。这类作品往往是艺术发展历程中每个时代的经典之作,也是编导们所应极力去追寻的一种境界。

二、教育之索

不得不说,自建国以来,我国的舞蹈事业取得了极大发展,自1951年3月在北京成立的以吴晓邦为班主任的“舞运班”(舞蹈运动干部训练班)和以朝鲜舞蹈家崔承喜为班主任的“舞研班”(崔承喜舞蹈研究班)起,我国的舞蹈艺术教育开始起步。随着1954年2月25日文化部舞蹈教员训练班开班,到1954年9月6日北京舞蹈学校的正式成立,再到北京舞蹈学校两届舞蹈编导训练班的开办……为新中国培养了第一批优秀的舞蹈人才。

虽然建国之初的舞蹈教育事业发展得如火如荼,但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谈及教育问题,就必然涉及到课程设置、教材选择和培养方向等方面,目前,我国舞蹈教育当中课程设置、教材选择的趋同化以及培养方向的模糊化问题较为严重。

由于被誉为“舞蹈家摇篮”的北京舞蹈学院在国内的权威地位和绝对影响力,全国各大院校舞蹈教材的运用、舞蹈课程的设置大多都在向其看齐并极力模仿。但由于地方院校与北京舞蹈学院的招生标准、培养目标、师资力量等各方面的差异,就导致同样的教材内容和训练体系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却是大相径庭的。就民族舞蹈的教材来讲,地方院校应努力发掘自己地域内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将其归纳、整理并稍加美化,以形成独具一格的舞蹈教材并设立为该校的特色课程,既为我国民族舞蹈教材的收集整理做出了贡献,又可以提高该校在全国舞蹈界的知名度和在某一领域内的权威性。作为民族院校的西北民族大学就充分利用其临近敦煌莫高窟这一“民族文化的瑰宝”的地缘优势及其他民间文艺资源,挖掘并保护西北地区民族民间舞和敦煌舞蹈语汇,完善特色课程的教学质量,重视民族文化审美,编创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舞蹈作品和敦煌舞作品。

此外,地方院校在培养方向上的不明确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在毕业之后的就业情况。大部分地方院校都没有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立与实际相切合的人才培养计划,只是简单地依照传统的分科情况设立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舞蹈教育等专业。就拿编导专业来说,学校在设置编导课程之时,首先应考虑学生在毕业后面向的主要人群,比如群众舞蹈创作、幼儿舞蹈创作等,再考虑课程内容的设置,使得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更加迅速地融入社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三、传承之变

近年来,对于传统舞蹈的保护已提上日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已于2006年10月25日由文化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北京舞蹈学院相继推出中国民族民间舞传统乐舞集《沉香》系列,研究者们也努力通过录像、采访等方式将原生态舞蹈记录并保存下来。可以说,对原生态舞蹈的保护工作正在逐步展开。

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一方面,由于便利的交通加速了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相互交流,繁琐的传统节日仪式逐渐简化甚至被取消、人们自发组织舞蹈活动的积极性减弱、娱乐方式的多样化使得原来以自娱为主的民间舞蹈逐渐被取缔等各方面原因,原生态民间舞蹈所依托的地理环境、民俗节日、参与主体等都发生了变化,这一切使得原生态民间舞蹈濒临灭绝。

另一方面,舞蹈创作者们去民间采风,以此为素材进行创作,这本是对某种原生态民间舞蹈的发扬光大,但有时候由于编导对其进行了不恰当的加工改编则会导致其舞蹈形态与传统的样子相去甚远。例如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甘肃省庆阳市的“荷花舞”,起初是我国北方地区社火活动中独树一帜的舞蹈形式,但现在已作为一个独立的舞蹈节目出现在诸如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庆阳市香包民俗文化节开幕式等当地各种晚会及开幕式演出活动中,随着其功能及演出场地的变化,舞蹈形态自然发生了改变。因此说,对于原生态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是近些年来舞蹈发展面临的又一重要问题。

总之,我国舞蹈发展的总体趋势是积极向上的,但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此篇文章旨在分析欣欣向荣背后的“N舞蹈”现象,并以此来鞭策和警醒自己。

参考文献:

[1]孙伟科.艺术美学导论[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2]王国维.人间词话[M].中华书局,2009.

[3]江东.江东舞蹈文集(华舞咀英)[A].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舞蹈创作舞蹈教育
大众舞蹈与舞蹈创作的融合研究
浅析游戏性幼儿舞蹈教育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舞蹈普及教育之我见
浅议舞蹈中的想象力
舞蹈教育对少儿成长的作用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