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雨洁
【摘 要】少数民族音乐元素的融入为中国钢琴作品创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中国钢琴创作开辟了新的天地,催生了更多更优秀的钢琴作品。本篇文章主要从著名钢琴作品中的民族元素融入以及中国钢琴作品中的少数民族音乐元素融入两个主要方面对中国钢琴作品中的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展开了分析探讨。又分别从民歌旋律、民间舞蹈以及日常生活与钢琴作品的结合方面对中国钢琴作品中的少数民族音乐元素融入展开了分析探讨。又于结语中对我国钢琴创作的未来展开了美好的憧憬。参考文献以近几年为主。
【关键词】钢琴作品;少数民族;音乐元素;民间旋律;舞蹈;生活
中图分类号:J647.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6-0059-01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民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各民族文化之间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尤其少数民族文化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在钢琴作品中融入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从概念上来讲,在钢琴作品中融入民族特色就是指创作者在民族艺术思维方式指导下,运用民族艺术表现手段,展现该民族的生活内涵,表达该民族的思想感情,展示该民族的精神面貌等等。
一、著名钢琴作品中的民族元素融入
著名“钢琴诗人”肖邦在其创作的“玛祖卡”钢琴舞曲中大量融入了波蘭民族舞蹈中的三拍子节奏,深刻展现了波兰民族舞蹈的音乐特色,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波兰民族的民族特性,使其钢琴舞曲更具人情味,更加富有内涵。
另外一名著名的钢琴作家李斯特在其创作的钢琴作品中同样大量融入了匈牙利民族舞蹈特色,以匈牙利舞蹈的节奏入曲,充分展现了匈牙利的民族风格。
诸如上述例子不胜枚举,这些与民族特色相融的钢琴作品犹如璀璨的星斗挂在钢琴作品的浩瀚夜空,使钢琴音乐放射出灿烂的光芒。不断地为钢琴创作的未来指引着方向,在这些国际优秀钢琴作曲家的带领下,各国钢琴创作者们不断开拓创新,促进着钢琴事业和民族文化的共同发展。
二、中国钢琴作品中的少数民族音乐元素融入
首先,中国钢琴作品中融入少数民族音乐元素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根据民歌旋律改编或创作。钢琴作曲家在民间音乐旋律的基础上,对钢琴作品进行编曲,使其在旋律线条、音符变动、钢琴织体等多方面融入民族化特性。举例来讲,这类作品有桑桐的代表作《在那遥远的地方》《苗族民歌钢琴小曲三十二首》《内蒙古民歌主题小曲七首》;丁善德的代表作《中国民歌主体变奏曲》;黎英海的《小情人》《思乡》《舞曲》等等。
其次,中国钢琴作品中融入少数民族音乐元素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与民间舞蹈特点相结合进行改编或创作。钢琴作曲家为创作出优秀的钢琴作品,常常深入到少数民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当中,从最能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特色的民间舞蹈入手,将其舞蹈中的节奏感以钢琴音符的跳动形式展现出来,举例来讲,这类具体作品有石夫的一系列代表作《第一新疆舞曲》《第二新疆舞曲》《第三新疆舞曲》《塔里克鼓舞》;丁善德的代表作《第一新疆舞曲》《第二新疆舞曲》等等。
另外,中国钢琴作品中融入少数民族音乐元素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将少数民族人民的日常生活融入钢琴作品的改编或创作当中。艺术来源于生活,少数民族生活中的祭祀、狩猎、婚嫁、葬礼、娱乐、节日等活动都可以成为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中国钢琴作品中大量以少数民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情景入曲,力求在钢琴作品中以音乐元素的跳动和融合展现出少数民族人民生活的优美画卷。举例来讲,这类作品有廖胜京的代表作《火把节之夜》;马剑平的《苗寨的婚礼》;黄虎威的钢琴组曲《巴蜀之画》中的《阿坝夜会》;桑桐的代表作《苗族民歌钢琴小曲三十二首》等等。
目前,钢琴艺术创作在我国艺术创作领域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钢琴创作与少数民族音乐元素的融合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我国钢琴创作与少数民族音乐元素融合的水平还有待提高。然而,这更加说明我国钢琴作品中的少数民族音乐元素的融入,钢琴创作与少数民族音乐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未来和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当然,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希望以钢琴作曲家为主的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将钢琴创作与少数民族音乐元素融合这一创作手法重视起来,身体力行地促进其融合水平的提高。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我国钢琴创作能够达到更高的与国际接轨的水平,而我国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也能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从而更加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做到与时俱进,共同发展。钢琴艺术与民族文化都能成为我国优秀文化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华明玲.中国风格钢琴音乐导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
[2]刘宏帆.钢琴组曲《南国印象》曲式结构试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2).
[3]成俊明.中国钢琴民族化思考[J].艺术教育,2007(8).
[4]赵娟.一部壮美的抒情音诗——浅析降 B 大调钢琴协奏曲《山林》[J].音乐创作,2006(3).
[5] 魏廷格.现代民族风格的优秀成果—评钢琴协奏曲《山林》[J].人民音乐,19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