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技术工具论”的反思:中国智能写作价值负载的新思路

2019-03-28 13:53李培菡
新媒体研究 2019年3期

李培菡

摘  要  中国目前在如何看待智能写作及机器生成文本这一问题上,仍以信奉单一的“技术工具论”为主。但如果更换思路,不再简单地将写作机器人视作为一种服务于人类目的的技术手段,而是将机器生成文本视作一种新的文学写作风格或转变立场,不再只采用人类的评判标准去规定机器生成文本,这将为未来智能写作的技术研发和实际应用提供新的方向。

关键词  智能写作;写作机器人;价值负载;智能写作民间发展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03-0068-02

1  智能写作的技术基础

智能写作属于人工智能领域下一门新的技术科学,包括了计算机科学、统计学、心理学、哲学等众多学科领域。智能写作实现最重要的技术基础是自然语言理解(Natu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 NLU)和自然语言生成(Natural Language Generation,NLG)这两个技术方向。其中NLU算法的目的在于让人工智能理解人类自然语言形式的文本内容,NLU算法进行语言处理的文本单元根据人类自然语言的结构被分成三种类型,分别是词(term)、句子(sentence)、文档(document),NLU算法基于这三层结构对目标文本进行理解。与NLU相反,NLG算法的目的在于让人工智能可以根据确定的结构化数据、文本、音频等生产人类可以理解的文本内容,根据数据源的类型,可以将NLG分为三类:Text to text,基于自然语言形式的数据源生成文本;Vision to text,基于图像形式的数据源生成文本;Data to text,基于大数据资源形式的数据源生成文本。

2  智能写作在中国的发展

2.1  商业应用

1)传统媒体的实践。智能写作在国内传统媒体的使用主要集中于新闻媒体,以体育新闻和财经新闻这类对时效性要求高、对文章思想深度注重程度低的文章写作为主。具体像新华社推出的写作机器人“快笔小新”、《南方都市报》的写作机器人“小南”以及第一财经的“DT稿王”截至2018年底都已经拥有了至少一年以上的实践应用。由于体育新闻、财经新闻自身的报道特点,写作机器人凭借自身强大的数据收集和处理能力可以替代记者更好地完成工作。

2)新媒体的实践。由于国内新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智能写作技术在新媒体领域已拥有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腾讯、百度、阿里巴巴、今日头条等企业均拥有成熟的智能写作技术研发团队,百度旗下的百家号平台已经大量使用写作机器人进行新闻生产,腾讯的Dreamwriter、今日头条的“张小明”以及淘宝的机器人客服在实际应用上也均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3)民间发展。智能写作在中国民间的发展同样是与商业利益息息相关,最主要的表现是在淘宝等网购平台上使用简单的软件为购买者的写作提供素材,提供的素材质量不高,仍停留在词或语法结构简单的句子水准。

2.2  学术研究领域

截至2019年1月31日,通过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搜索主题“智能写作”,并对得到的搜索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统计结果。“智能写作”主题下共有138篇相关文献,其中核心期刊发表17篇,占比12%;学位论文发表21篇,占比15%。最早发表时间1990年5月,最近发表时间2019年1月。138篇相关文献中关键词包括“教育”“教学”的文献数量90篇,占比65%;关键词包括“技术”“算法”的文献数量12篇,占比8%;探讨智能写作价值负载问题或关键词中包括“价值负载”的文章数量0篇。

由数据可知,当下国内学术研究领域,围绕智能写作的相关研究,重点在该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对于智能写作技术开发的研究缺乏,不重视对智能写作价值负载问题的探讨。

3  智能写作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情况

3.1  商业应用

目前为止,商业范围内智能写作的发展水平,中国同世界先进水平基本一致,《福布斯新闻》、BBC、《华尔街日报》、Twitter、Facebook等国外媒体的应用水平同国内类似。

3.2  民间发展

国外在智能写作领域的民间发展情况与中国不同。首先,通过在eBay、Amazon网站输入关键词“AI Writing”“Intelligent Writing”得到的搜索结果均为相关书籍或电子产品,并不存在类似淘宝一样的写作软件服务。

另外,智能写作的发展和普及催生出了一种近年诞生在欧美国家的新文学形式——电脑生成文学(Computer Generated Literary)。围绕这一新的文学形式,出现了许多由智能写作爱好者或大型机构组织开展的比赛、展出等活动。例如,由网友自发组织的NaNoGenMo(国家小说生产月)比赛;2016年3月21日,在日本,由AI创作的小说入围日经新闻社的“星新一奖”小说创作比赛。

4  中国目前对智能写作价值负载的主流看法

當下中国,无论学界或商业领域,针对智能写作及其生成文本,主流的观点为“技术工具论”,即认为技术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或工具体系,技术本身是中性的,由于技术产生的或有或劣的结果,都是因其服务于人的不同目的。梅塞纳的观点“技术服务于什么目的,产生什么影响,这些都不是技术本身所固有的,而是取决于人用技术来做什么”可以很好地概括并代表当下中国的主流观点。

5  对于智能写作价值负载的新思路

由写作机器人创作生产出的文本内容在本质上属于“人工智能创作物”,受限于现有技术水平,同大多数“人工智能创作物”一样,通过NLG算法,机器生产文本的质量还远未达到令研发人员和商业公司满意的程度。机器算法生成的文本内容在逻辑架构、主体分布和情感联系等方面往往与人类的理解水平存在着较大出入。

但如果更换思路,跳出“技术工具论”的束缚,不限于商业应用领域,不再简单地将写作机器人视作为达成人类写作目的而使用的一种技术手段,而是将机器生产出的文本看作一种新的文学创作风格或者不再单一的只采用人类的评判准则去评价及其生产文本。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观点,需要解释“文化”这一概念,一个社会系统运作进而制造生产出的各种产品,在使用这些物品的过程中人们获得的各种体验就是文化的雏形。因此,“文化”可以被定义为,个人、群体或社会系统为了给日常活动赋予意义并且将该意义表达出来而创造的表达方式。基于这一观点看待機器生成文本,便可以更好地理解“电脑生成文学”产生的合理性,现在的主流观点是将人类的主观感受作为评判机器生成文本好坏的标准,反之站在机器算法的角度看待机器生成文本,并且将之看作为一种新的带有美学意义的表现形式,并不是什么离经叛道的想法,而是在实践活动中自然而然产生的一种文化形式。

2014年在互联网上举办的NaNoGenMo(国家小说生产月)活动已经将类似思路应用于实践,在一篇名为《Teens Wander Around a House》的机器生成文本中,设计人员设定了许多“智能代理”,他们会随机穿过房间并由程序自动记录行动过程,当“智能代理”在同一个房间相遇后,程序便从Twitter上选取提供谈话内容。比如“下一个假期去哪旅行?”接下来的回答也要包含“假期”这个关键词,“假期是放松身心的好机会”。最终,对话往往围绕一个主题展开,但对话内容很难从中发现像人类对话一样的强逻辑联系。不同于“技术工具论”,NaNoGenMo活动以机器的角度去生产、评价生成文本,虽然缺乏系统规范的评判标准,但却成功践行了新思路,并证明了这一思路的可行性。

不再采用单一的人类评判标准去规定智能写作的发展,将会为我们看待机器生成文本甚至人工智能提供一个新的思路视野,并能够指导生产出一些新的不同于以往人类传统文学内容的东西,为我们看待智能写作、人工智能提供新的理解。

参考文献

[1]银燕.智能写作背景下新闻记者的思维转变[J].传媒,2017(15):71-73.

[2]MR一定错.你还没灵感?计算机都能写小说了[EB/OL].(2014-11-28).http://m.ithome.com/html/114679.htm.

[3]Richard Campbell,Christopher R.Martin,Bettina Fabos. MEDIA&CULTURE MASS COMMUNICATION IN A DIGITAL AGE [M].London: Macmillan,2013: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