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航
【摘 要】二人转的叙事有当代叙事学的特征。本文试图以叙事理论为参照,对民间二人转这一艺术在叙事层面所呈现的图景作一简单描绘。
【关键词】东北;二人转;叙事;艺术;描述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6-0033-01
总的来看,二人转叙事讲究互文本性、辨贴性、开放性、游戏性,这与当代叙事原理十分契合,因而,说它具有当代叙事学特征的理由便基于此。本文试图以叙事理论为参照,对民间二人转这一艺术在叙事层面所呈现的图景作一简单描绘。
一、文本本体
民间二人转的段子大多来自于艺人在演出中的口传心授,因而,它不是一个作者创作的结果,而是诸多艺人反复搬演后固定下来的。迄今为止,流传在民间的二人转曲目都不标明作者,只标出了曲牌及演员的名字。
在《祝英台哭坟》中男演员忽而扮梁山伯,忽而出戏释说剧情,两者相互渗透,在相互交织中呈现应有的互惠性、互相参照性。《西厢记》这折曲目,我曾看过多次,每一次都各不相同,显然,每次演出都因演员与演出场地的不同而融入了不同的內容,在相互参照中增添了自己的特色。如《月牙五更》一共十段唱词,每更两段。一更唱貂婵女下楼烧香拜月恼恨董卓老贼,二更唱刘金定思念南唐报号的高琼,三更唱韩湘子三度林英,四更唱姜须三下寒江关请樊梨花发兵解锁阳关之围,五更唱洪月娥为罗章她把家乡忘。与此表现手法大同小异的还有《绣纱灯》《绣花灯》《画纱灯》《绣云肩》《打水歌》《采茶》《河南调》等。涉及到的人物甚多,如伍子胥、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貂婵、吕布、董卓、纣王、隋炀帝、姜太公、徐茂公、苗光义、刘伯温、秦琼、敬德、罗成、刘金定、高君宝、薛礼、薛丁山、樊梨花、姜须、赵匡胤、杨六郎、穆桂英、杨宗保、李逵、武松、薛平贵、王三姐、张生、莺莺、红娘、刘高、李三娘、咬脐郎、赵五娘等等。
二、拼贴性
后现代艺术的特征之一便是拆解传统模式,这种拆解包括内容与形式的双重拆解。如无厘头电影《大话西游》,它将古典小说《西游》揉碎与拆解后,注入一种现代理念与精神,形成当代意识与传统演绎的融合。很多当代艺术也都带有这种特征,如影片《谁说我不在乎》中动画形式的插入等。二人转的拼贴性既表现为对其它艺术样式的融入,如《祝英台上坟》中采用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十八相送”的大段唱腔等。又如《茉莉花》头段唱的是:想掐一朵茉莉花戴怕看花人骂。从第二段起转为:张生去会莺莺,莺莺关上房门,张生哀告红娘,开门却不见张生。《画扇面》《双十比》《绣耳包》等的表现手法皆大致如此。
三、开放性
在内容上,二人转具有十分明显的开放性。即它的可随意填充性。对故事的阐释,也往往不一而足,同一段子,由于不同演员的不同演绎及不同释说,也往往呈现出不同特征。如《梁山伯五更》也是十段唱词,每更两段,但它从头到尾都是用梁山伯自思自叹的口气叙述了:草桥结拜,寒窗共读,十八里相送,思念九红(祝英台)等一系列细节。而《张生游寺》则将此一情节分解为:张生游寺遇莺莺,调情,莺莺留汗巾,红娘向张生索取汗巾,张生随红娘去见莺莺送还汗巾,二人情意动等。《祝九红五更》《吉腔》《银秀英五更》《孟姜女哭长城四季歌》等的表现手法,也与《梁山伯五更》《张生游寺》大同小异。
它呈现出异常突出的开放性。如《刘三姐拜寿》故事前有很长的“帽儿”,故事中又有很多题外话,可随时插入,并与观众交流,随时增删内容。呈现出大开放结构特征。
(一)叙事角度:多元化
二人转的特点是男女演员都参与叙事,且在叙事时既有全知视角又有限定视角,形成客观视角与主观视角、外视角与内视角并置的现象。如用[打牙牌调]演唱的《送情郎》主要是表述她对情郎的关怀和殷殷嘱咐。用[孟姜女调]演唱的《送情郎》则着重表现她与情郎难舍难分,先唱的是送到大门东遇雨能留下情郎哥哥多呆几分钟,之后依次送到大门南、西、北、大桥头,缠缠绵绵,无限深情。《盼情郎》则唱的是她从正月便开始盼望情郎回来,历经二月、三月、四月……一直到腊月,还多了个十三月,从多元化的叙事角度细腻、真挚地描述了她殷切企盼情郎归来的心迹。
(二)符码:符号域——意义域。
二人转有两个符号性标志:一把折扇,一块手绢。依符号学理论,符号具有象征性与指代性,它表明的是一种联系,其连接点就是两者的本质相似点。在许多艺术样式中,包括虚拟性很强的戏曲中,符号都有明确的指定义、比喻义、象征义,即有固定的意义域,它是表现性与象征性的结合。但二人转中的符号与它们的专用与恒定性有很大区别。它更具有多重意旨性及多种指代性。具有完全的虚拟性。如《梁山伯哭坟》中手绢的一件多用功能被表现得十分突出。索绪尔“能指与参照物的关系是任意性的,能指与所指的关系也是任意的和约定的。”这一符号理论对二人转的符号现象很适用。
正由于二人转艺术的叙事艺术描述具有多重性特征,因而,带给人的是粗朴之美和充分的想象空间。
参考文献:
[1]王红箫.与会者说些什么——“东北二人转艺术生存与发展研讨会”纪实[J].戏剧文学,2014(07).
[2]王丽娟.东北二人转丑角艺术探究[J].四川戏剧,2012(03).
[3]胡小东.“非遗”保护视野中的“东北二人转现象”述评[J].戏剧文学,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