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爱华
(长乐区教师进修学校,福建 福州 350200)
节日是生活长链中闪闪发光的珠宝,是记忆长空中远远闪烁的星光,它未必给人强烈的震撼,却深深嵌入生活、浸入情感、沁入心田,对人的精神和心理产生潜移默化却是刻骨铭心,难以磨灭的影响。[1]中华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思想精华,是涵养爱国精神,培育家国情怀的宝贵资源。那么应如何依托传统节日文化资源,滋养学生心灵,为学生成长打下亮丽的底色?我们通过引导学生读节日绘本,诵节日诗词,写节日感言等,让传统节日成为涵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切入点。
中国传统节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蕴含着深沉的家国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我们引导学生阅读传统节日绘本,打开中国记忆,彰显节日意义,让节日绘本成为星星之火点燃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并成燎原之势。
不同版本的节日绘本对节日的由来等有不同的呈现方式,我们根据不同的节日选用不同的版本引导学生阅读,紧扣节日主题,厚植家国基因,促进幸福成长。比如,读郑勤砚主编的《清明节》绘本,慎终追远,念先人之恩德;读李丰绫创作的《端午节》绘本,走近屈原,感先贤之馨德;读王晓鹏编绘的《重阳节》绘本,推己及人,传孝老之善德。走进这些原创的中国节日绘本,让传统节日这道“记忆长空中远远闪烁的星光”照亮学生精神世界。
中秋佳节,指导学生读儿童文学作家王早早创作的《中国记忆·传统节日》之《千里共婵娟·中秋节》,突出月圆人圆的主题。绘本中生动的故事、中国风画面及穿插其中的诗词、谚语等自然地唤起学生心灵深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伴随着绘本的阅读,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中那些颇具特色的中国元素,也将镌刻在学生心里,成为难以磨灭的中国记忆。
教学实践中,我们依托节日绘本,围绕“溯源头,知由来,读故事,悟情感”的主线,引导学生关注画面、聚焦文字、留意细节、展开想象,讲述节日故事,师生一起划楫撑篙,入得传统节日文化的“藕花深处”,让情感得以熏陶。
比如,引导学生读《清明节》绘本,聚焦“重耳和介子推”之间令人感动的故事,图文结合读懂介子推那“但愿主公常清明”“勤政清明复清明”的一片丹心。了解“清明柳”的由来与清明节的习俗,读懂晋文公的感恩、缅怀之情。教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从绘本中提炼信息,借助图片讲述清明节的来历,体会清明节蕴含的深刻意义。饮水思源、慎终追远,学生从动人的故事中感受一份爱国情怀,明白做人要懂得知恩图报的道理。
再如,引导学生阅读《端午节》绘本,由一个节日,走近一位伟人,感受一种情怀。学生走进绘本,关注文字,扣住“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概括绘本内容。关注画面,拟小标题,以“秦楚之战——变法图强——惨遭陷害——两次流放——楚国灭亡——投江殉国”为主线讲述故事。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不仅了解了端午节的由来,更读懂了屈原矢志不渝、忧国忧民之心。吟诵专家徐健顺说:端午节的核心意义是血脉不断,斯文长存。端午节的故事口口相传,端午节中蕴含的爱国精神也将代代相传。
古往今来,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传统节日谱写了许多流传千古的诗篇。这些脍炙人口的诗词,使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激发学生情感,让中华经典诗文中承载的精神绵延不绝,生生不已,我们引导学生诵读节日诗词,以经典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引领学生向上向善。在悠悠琴韵、琅琅书声中,引领学生静心倾听来自祖先的诉说,用心感受中化文化的魅力。
中国传统节日诗词是诗人们对节日的诗意表达,充分彰显了传统文化之美,美在意蕴、美在音韵、美在诗中流露出的深情。引导学生品味节日诗词,关键要紧扣诗词意象,引导学生在赏析中读懂其中的文化意蕴,从而引发情感共鸣。
中秋节承载着深沉的血脉亲情和厚重的家国情怀,寄托着团圆的心理祈盼。学生读中秋节诗词,贵在读懂中华民族独特的月亮文化。季羡林先生说:“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的月亮。”一轮皎洁的中秋月,牵动无数中华儿女的心,唤起游子心中浓浓的乡愁,那是一种家国情愫,更是一种文化表达,传达的是一种文化认同、一种文化归属。
从古到今,文人墨客以月寄情,以月托物,以月言志,写下许多经典诗词。教师带领学生们穿越时空,品味张九龄的《望月怀远》,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徐有贞的《中秋月》,从中读懂中秋明月中所寄寓的家国情。明月耀天心,真情满人间。苏轼的经典之作《水调歌头》,更是拨动了亲人在国外、省外的孩子们的情感之弦,不禁许下自己的美好心愿,表达思念之情。
节日诗词中安放着诗人的情感,学生声情并茂的诵读,则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诗意守护与自觉传承。在低吟浅唱中,古诗词的声音得以复活,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律动相应,自觉汲取蕴含古诗词中的真、善、美的元素,学会做有根有魂,有家国情怀的中国人。
端午文化蕴藏着华夏民族“招屈子英魂、祈社会和谐、求国家安康”的美好心愿。端午节又称“诗人节”,教师引导学生诵读有关节日的诗词。如,文秀的《端午》,梅尧臣的《五月五日》,张耒的《和端午》等,以诗词致敬屈原。同时引导学生走进屈原的作品《橘颂》,感悟屈原托物言志,借橘树表达自己“苏世独立,横而不流”的高洁情操以及对当时楚国贵族青年的希望。引导学生诵读经典名篇《离骚》,领悟屈原一心推行美政,为理想上下求索、九死不悔、正道直行的情怀。学生诵读着屈原这位伟大诗人的诗篇,将爱国主义精神根植于心。随着“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诵读,学生经历了一次经典文化的精神洗礼。
每逢佳节,引导学生诵读有关节日的经典诗词,诗词的韵味及节日的意蕴从历史深处幽幽传来,传进学生的心里,成为学生生命历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营养。在经典诗词的润泽中,学生深刻体悟身为华夏子民的荣光与责任,情系文化,心怀家国。
教育的要义在于“唤醒”,唤醒学生心中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结合传统节日绘本的阅读及节日诗词的诵读,让学生自然地浸润于传统文化中,情动而辞发,学会用美丽的母语表达内心的情感,也学会在生活中用心传承传统文化。
历史的天空星光灿烂,历史的舞台贤人辈出。我们引导学生在节日绘本阅读中,走近中国文化名人,感受他们的拳拳赤子心,深深中华情。学习先贤百折不挠的精神,感悟他们的家国情怀,获得前行的精神力量。
在《清明节》的教学中,教师链接余光中的诗歌《春天,遂想起》,引导学生明白那多湖的江南、杏花春雨的江南,正是诗人魂牵梦萦的故乡。江南的湖、江南的杏花春雨,承载着诗人浓浓的家国情怀。再引导学生走近爱国诗人屈原、文坛巨匠鲁迅、世纪老人冰心、著名作家林清玄等,让学生在追思和缅怀中感受先人的优秀品质。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完成这样一个书写任务:在清明节这样一个缅怀先人的节日里,你们想起了哪位先人?他带给你怎样的影响?以“清明,遂想起……”为开头写一写。以此引导学生在追思中升华情感。有的学生写下这样的话语:“清明,遂想起冰心奶奶。她让我懂得了爱,懂得了爱家人、爱陌生人,懂得了爱老人、爱小朋友,懂得了有了爱,世界才会更美好。”有的学生这样表达:“清明,遂想起屈原。屈原鞠躬尽瘁地辅佐楚王,却遭人陷害,流放千里。当他得知楚国首都被秦军攻破后,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屈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写下了许多爱国诗篇。屈原的爱国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激励着我。”给学生搭建抒怀的平台,引导学生在清明节这个人们寄托哀思、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中表达缅怀之情。先人的嘉言懿行如润物的细雨化入学生内心,成为指引前行的精神灯塔。我们从字里行间看到了学生思想的拔节、精神的成长。
在《端午节》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一名句为开头或结尾,结合阅读的感受,联系学习、生活实际,写下自己的感悟。学生纷纷表示要将这一经典名句作为人生座右铭,向着明亮那方前行。有的学生这样表达感悟:“想到屈原从小立志为国,坚贞不移、百折不挠,一生都初心未改。我要朝着自己的目标坚定地走下去,心中一次次告诫自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诚如杨雨教授所言“屈原已经逝去,但作为中华民族之魂,他依然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长存在我们的记忆里。”[2]求索精神是屈原思想的主体,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我们的责任是引导学生赓续中华精神,让“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的家国情怀深植心间。
每个传统节日都有各自的节日习俗,教师不仅引导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内涵、习俗,还注重唤醒传统美德的记忆,引导学生回归生活,联系实际践行传承。重阳节又称“敬老节”,在《重阳节》的学习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串讲故事,了解重阳节的传说。交流重阳节登高望远、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习俗,让传统文化根植于心。师生同吟重阳诗句,齐诵重阳童谣,共赏重阳歌曲,体会传统节日所承载的“守忠孝、敬尊长”的美好情感。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结合习俗写写怎么陪家人过重阳节。有的学生这样写出自己的想法:“又是一年九月九,我要和爸爸妈妈一起陪爷爷奶奶登家乡的南山,在美丽的栈道上散步,让老人心情愉悦。”有的学生表示:“又是一年九月九,我要送外公外婆重阳糕,祝他们健康幸福、寿比南山。”教师营造了浓厚的尊老孝亲的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将尊老敬老的意识化作行动,过有意义的重阳节。知行合一,有效地实现明理导行的育人目标。
传统节日既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又是培育民族精神的沃土,我们力求植根传统节日文化土壤,在绘本阅读中,引导学生讲述中国故事,理解节日意义;[3]在诗词诵读中,传播中国声音,彰显文化之美;在节日抒写中,表达中国情怀,唤醒民族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