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待问公益慈善活动初探

2019-03-28 03:51杨丽东
关键词:佛山慈善公益

杨丽东

(佛山市高明区博物馆,广东 佛山528500)

一、高中进士:公益慈善生涯正式开端

李待问,佛山人,明万历年间进士,初授连城县知县,后累官至崇祯朝户部尚书,身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民国《佛山忠义乡志》记载“李氏系出陇西”。李待问的祖先由北方陇西郡迁居广东南雄珠玑巷,李氏始迁祖李广成在宣德年间迁居佛山栅下,并把居住地取名陇西里。李氏家族传至李待问为十世。李待问“生万历壬午(1582年)十一月十四日”[1]301。五岁时开始读书启蒙,接受教育。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23岁的李待问“二月应会试中式一百三十一名……三月廷试,赐同进士出身,三甲八十六名。”[2]232

(一)捐修灵应祠门楼和三门

李待问登进士这一年恰逢祖庙扩建,他与兄李好问捐修了灵应祠门楼。“(万历)三十三年乙巳,修灵应祠门楼,经历李好问同弟待问捐修。”[3]452开始自己公益慈善活动的生涯。此外,这一年,李待问和兄长李好问还参与了祖庙三门的捐修。三门上共有四根大梁分别记录着这些捐修史实,其中两根就记载着李待问和兄长李好问的捐修事迹,内容如下:

“皇明万历岁次乙巳春三月吉旦里人赐进士第李待问重修玄孙夔棠敬刻”

“皇明万历乙巳三月吉旦任平海参军李好问重修众孙丁卯科举人大成敬刊”

(二)捐俸建学宫和义冢

李待问中进士后,初授连城县县令,他一上任就“禁溺女,禁火葬,禁妇女烧香及图赖唆讼事,议蠲浮粮”[2]232。李待问从百姓切身利益出发,听民声,解民困,对当地教育发展也很重视,他不仅为修建学宫捐资,还亲自为学宫竣工撰写《建学前垣池记》以示关心和重视:

予释褐领是邑,嘉惠后学之志,矢不负前人。下车之三日,仰观俯视。载色载笑,志未须臾忘权舆也。仲冬八日,偕博士杨君朝选、游君于东、洪君云龙,率诸弟子员,督原会首,鸠工庀材,指画疆址,就日而发……是役也,典幕陈君汝志实董之,司训洪君其仁、典簿吴君道东,咸遹观其成焉。费取诸各助学之未竣者,合以余所捐拾金,计縻七十两有奇……因请书之以志永。[4]205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李待问“调沙县,招流亡”[5]783,为官才能逐渐显现,“历知连城、沙县,著能声”[6]610,并在“三十五年(1608 年)调知晋江县”。[6]610举凡一县之事,李待问都义不容辞,劳心劳力。比如,修县学“蠲俸赎为之,费三百余金”[2]237;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泉州发生大地震,当地清净寺在地震时损坏。“地大震,楼颓其角,而寺中房屋占住者百余人,污秽破坏。知府姜志礼、知县李待问捐俸重修”[6]1024。此外,李待问还捐建义冢。“义冢在东关外二里东岳,即古之凤山冢地一所。万历三十五年知县李待问捐建,豁产充为官地,听民埋葬。”[6]944-945

这些善行义举看似是小事,实际上却是百姓心里的大事,彰显出李待问亲民为民的心志。当地百姓为了感恩李待问,特意建了李侯祠祭祀和怀念。“李侯祠,在府城东凤山之阳,明崇祯间建,祀晋令李待问。”[6]222

二、礼部吏部时期:公益慈善行为逐步活跃

在完成三地县令的政事生涯后,因为资阅已深、政声流闻,“天官卿首录侯姓名以应给事中、御史之选”[6]222。《李氏族谱》记载到:“庚戌(万历三十八年,1610 年)行取授礼部主客司主事”[1]301,仅一年后,“辛亥年(1611年)四月二十一日,推调吏部司官”。[2]238《李氏族谱》也记载说,“壬子调吏部填验封司主事”[1]301,其后“调考功、文选各主事,甲寅升稽勋司员外,调验封考功文选各员外。乙卯升稽勋司郎中,给假。庚申起升文选司郎中。泰昌登极恩给郎中,诰命养病。壬戌起升太常寺少卿,以天启登极恩给少卿诰命”[1]301。这一时期随着官职品级的提升,他的公益慈善活动开始突破地域限制,范围变得更广。

(一)在京参与修缮广东会馆

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李待问参与修缮在北京深沟的广东会馆,《重修深沟岭南会馆碑记》做了详细记载:

不佞核深沟会馆创修之致,识吾里先达持义之严,与善之公,而幸今日继序之有人也。肃皇帝四十五年,广州麦君样以大金吾贵倨输兹馆于公,有稽其原直为金三百二十,慨然割之无吝,可不谓高谊哉。时先达曾返输约而辞之,金吾不可。阅四年,为隆庆己已,少司农陈公偕,院副端恪何公,鸠工一修,颜曰嘉会,喜而雅其名耳。积岁既久,难忍其莫支状,又窘于储待之无具。惟诸未助内馆者,虽领闲曹,翕然好义。于是藉诸公如例助费,济以会馆旧积,更新前赫三栋,于诸栋易其朽者,补其缺者,工凡三举,费金一百八十,皆侍御澄源潘君、铨部葵孺李君、比部元鲁曾君定议以迄于成。夫浓于交以为重,会馆必自荐绅先营之,淡于交以相忘,会馆必自荐绅先营之,吾粤士各行其志,招族自张之念,不横于中,不薰结于同侪,何惑乎麦君兹馆之输,为荐绅虑所未及哉。[7]428-429

从文中“铨部葵孺李君”的称呼可见,李待问当时是在吏部供职,已经开始在官场上崭露头角,李待问捐资修建广东会馆,既是“浓于交以为重”,也是“淡于交以相忘”。一方面,会馆作为同籍士子进京赶考住宿的地方,乡土乡情,同声同气,而且关乎士子科考的保障。另一方面,会馆作为同籍官员士友交流聚会的平台,本身利于结交同好,自然也就愿意参与修缮。

(二)议复丁额和议减定弓粮

李待问中进士后除在家乡的慈善之举,其后在外为官,忙于公务,始终没有回到家乡。直到壬子年(1612年)因嫂丧,乞差移棺南归,于癸丑年(1613年)回到佛山。在回乡期间做了不少善事,如议复丁额、议减定弓粮、建忠义营等等。李待问在《忠定公履历》“议复丁额”条中指出南海县丁额逾额“四十年来突加四千有奇”,原因则是“总书不加简查,苟且了事……惟是额外丁口数逾四千,登册之后即为实在,彼三十年旧册之丁,既毋脱网之弊,则四十年增丁之误,岂是庸调之平,在今日不弹以见增,为各县抵借支在异日,且虑以重征为丁粮受实祸,虽云会计摊减目下徼惠,适均要之成数相因,将来贻累甚大。伏乞查照前届丁额改正或考较额编不足,查酌各县,一体量派,云云。”[2]238李待问为丁额逾额一事大胆直言,恳请一体量派,因为这件事关系全县额编银的问题,也就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此外,李待问还率众恳请为家乡减定弓粮。《忠定公履历》中“议减定弓粮”条记载:“万历九年,清丈本邑失额二千二百廿八顷零,邑令周公文卿每亩加一分六厘四毫,以足额名为定弓,盖虚税也。积苦有年,始众吁于当事邑令,陈公仪查新生升科田地,力请摊豁,每亩减税一毫四丝,每米一石减一合一勺八抄四撮五圭,又议将香山等县新生沙坦充饷银准抵,即于南海减编,抵尽而止,详允通行。”[2]238《佛山忠义乡志》的记载也对李待问的贡献给予肯定,“四十四年,乡尚书李待问率众吁恳,始议将香山等县新升沙田移抵定弓虚耗。”[3]452

(三)创设忠义营

为了维护家乡的安宁和太平,李待问还主导创设了忠义营。《忠定公履历》记载到:“本乡地广民稠,五方杂操,盗贼因之盛行,二三年间劫掠无虚日,父老咸向余言,比照磨刀、石云,例建营防守。遂达知当事,暂拨兵三十名,建立营房。为守邑令陈公仪经理其事,抑吾九叔公也。”[2]239对于建营后的运行费用如何保障,李待问也已有考量。他说,“盖敝堡陆贼之害甚于水贼,扼要立营自可以收堵截把守之功,而享宁谧休息之利。治生犹记(虫雷)冈堡立石云营,时当事踌躇于措兵措饷之不足,后议取办于该堡之饷额而后得当,夫以该堡之饷养该堡之兵,而护该堡之人民至便也。”李待问认为建营已经先例,而且佛山堡饷税多,完全负担得起养兵的费用。

民国《佛山忠义乡志》也记载了此事:“(万历)四十二年甲寅,设忠义营。李待问以郎中归里,倡议立营以捍乡土,兵食出自乡之门摊炉煽银一百七十两。”[3]452李待问积极组建带有军事性质的民兵队伍,说明李氏家族在佛山已经有很大的影响力,否则不会服众,也难以获得上级支持,这也说明李待问注重动用家族力量进行公益慈善活动。

细致考察相关史料,设立忠义营的时间并不准确。因为万历四十二年这一年李待问一直在吏部视事,且密集题调多个部门,不可能回到佛山,实际上李待问升郎中是在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就此来看,李待问归里的时间当为万历四十三年。《李氏族谱》也记载有:“乙卯升稽勋司郎中,给假。”[1]301这一年李待问在朝廷给假后回到了家乡,设立忠义营应当发生在这段时间。

(四)主导建设赤岗塔

李待问第二次回到故里,再度积极参与家乡建设,如再议忠义营兵粮、再议摊定弓粮、免定弓、议建赤岗塔等,皆为造福一方的善举。《忠定公履历》记载:“戊午年(1618年)议建赤岗塔及移哨场东”[2]249-250,对于如何建赤岗塔,列举了聘用人员、确定规模、设立规章等八个方面应该注意和着力的事项,一一给予详细的说明和安排。后来赤岗塔建设并不顺利,“至万历四十七年(1625年),直指王命璇谓建浮屠赤石冈,壮捍门文笔于形家,便捐助醵金有差。建未半,费诎,工寝;黄宫詹儒炳(即黄儒炳,广东顺德人。宫詹,指黄儒炳在詹事府中主修撰之职)赞其役,属李中丞待问嗣建,暨陈都谏熙昌始落成之。”[8]38可见,由于缺乏经费,赤岗塔建到一半被迫停工,在黄儒炳、李待问两位乡贤的鼎力支持下才促成此事。万历四十八年(1626年),“修成赤岗文昌塔。自年兴工终及第三层而未就,钱粮不敷,停工数年。余催取各项捐助及石祖督察工程,越岁而合尖,前费过一千三百五十八两零,余自第三层起至合尖及塔衣栏杆费,一千四百一十二两零。”[2]261,一年的时间赤岗塔就建成,他们所筹集的经费占到总费用的一半以上,的确是功不可没。

三、巡抚应天和总督漕运期间:公益慈善深度广度进一步拓展

李待问任吏部文选清吏司郎中时宦官擅权,滥选官吏,李待问不避权要,并参劾魏忠贤干预吏部诠选官员。因此得罪权宦,被迁调奉常,专司祭祀礼乐。天启二年(1622年),“起升原任文选司郎中李待问为太常寺少卿”[9]1006。天启四年(1624 年)李待问因母丧回籍,在这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慈善实践,为家乡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参与创设乡仕会馆(嘉会堂)

回乡“丁忧”期间,李待问首先参与建设佛山的民间自治机构——乡仕会馆,天启以前,佛山没有专门的行政机构,乡绅们“凡有公会,咸至止灵应祠,旋聚旋散,率无成规”,《乡仕祠记》记载:“迨天启改元,值舜孺李公、完素梁公并奉予告,解绶还里,倡议于灵应祠之右,扩隙地而新其垣堵,饬以涂垩,大中丞李公颜其堂曰:‘嘉会’……按《易·文言》云‘嘉会足以合礼’,盖礼以忠信为质,毋徒周旋楫让以饬仪文,斯其会为可嘉也。”[3]334-335

乡仕会馆(嘉会堂)是佛山都市形成以来第一个民间自治机构,其主要功能为处置地方公共事务。“自明以降,乡事由斯会集,议决地方公益,其款亦从是拨出”[3]114,其次是举行文会,“课乡子弟之俊秀者”。[3]709再次是对乡人进行道德教育,“劝诱德业,纠绳愆过”。作为士绅领袖,李待问联络在朝的南海籍官员和李氏家族弟兄,调动各种社会资源,解决佛山各项公益事务,使佛山的城市管理进入全新的阶段。

(二)重修通济桥

据《佛山忠义乡志》记载,通济桥在桥亭铺南济庙,最先是由附近乡民集资修建的木质人行桥。该桥横跨佛山涌,作为通往顺德、番禺的必经之路,是佛山商贸交流的重要通道。通济桥车来人往,十分繁忙,也经过屡次修缮。李待问回乡后,见通济桥年久失修,于天启五年(1625年)倡建修桥,李待问不仅捐资修缮,还亲自撰写《修通济桥纪略》记载了修桥的经过:

迨持服归来,跋江干所见,惟孤椽零丁,蠹穿啄剥,几不可措。往者来者侦潮涸,搴裳以涉……经始于天启五年八月二十八日,以六年二月二十二日讫工。界桥为七楹,从旷制也。中植巨木为柱,磐以蹲鸱,凡三楹,以叠石而达于榷流之上下,如末锐杀,其啮益以固。岸之石绵亘而洞其中焉。凡四楹,其长一百二十尺,墩广九尺有咫,木梁五尺有咫。东岸构亭而覆之,缭以周垣,凡两楹,长三十尺,广十五尺,一以息民役,一以建贞珉。而乡约聚会咸丽焉。盖以价贸诸梁氏者,合费糜三百二十有五缗。其石取诸潭州,盖驰檄以命工垂,署邑玉笥张使君所惠也。余则季兄及余共肩厥事,以迄于成。噫!家季兄扬历丞、簿间,以廉谨闻。资产仅逮中人,而罄所有,为德无倦色,此特举其一耳。顷麦村等乡日持酒食为劳,具以见孚义之笃如此。桥既成,追维率作劝相之始,繄使君之德不敢忘。乞言志诸久永,备述梗概以闻,并以告夫后之有事于斯者,并中楹而石之,可长无圮患已。天启五年八月经始,六年二月讫工。里人李待问撰。[3]67-69

李待问看到该桥损坏严重,往者来者过河艰难,于是和兄长李征问(字建衷)商量,罄力而为。明代兵部尚书张国维《通济桥记》也记述道:而中丞李公以栗里故,偕兄司幕君慨然树不拔之基,捐橐金,不烦里旅,不爱省试勤渠......凡糜金钱三百二十五缗,皆司幕君任之,而中丞公佐之,以底于成,厥功伟矣哉。[3]69-70数十年损毁破败的桥梁,短短半年时间得以修缮。对当地百姓来说,家乡功名人物富贵不忘乡梓,对这样的善举自然是感恩戴德。就李待问而言,修缮桥梁造福家乡,彰显了自己的仁爱善心。

(三)捐助崇正社学

天启六年(1626年),李待问从京官外转到地方任职。《明熹宗实录》记载:“起升太常寺少卿李待问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理粮储、军务,巡抚应天地方。”[9]3686天启七年“丁卯正月初二日任赴”。[2]261李待问赴任前这几个月的时间里,依然热心乡事。天启七年(1627年),崇正社学由李待问的兄长李升问修建。

《修崇正社学记》记载了经过:“本乡文昌宫,盖先辈课艺暨虔修祀事之区也。人文勃起,科甲联翩。虽由人杰,实关地灵,盖若斯之重哉!岁久圯坏,观者不无中兴之意。乃历议鼎新,而赀无从出,数十年来竟成筑含。说者谓:近来文章匿采,端实由此。会比部李康老(即康侯公)以忤魏珰还里,……慨然捐资若干缗,并劝诸生,随家饶乏,助工若干缗……工既讫,而督漕尚书李葵老、户部主政庞未老,皆赍助金至,孝廉霍叔老亦慨往。”[10]134可见,李待问虽没有直接参与修缮,但他捐金助学,聘请教师。“吾乡大司农李忠定公雅慕公(霍日新)……一时游其门者咸知名于世。时乡社学圮坏已久,公董其事为社中领袖,率里中人士旬月落成,涣然改观,集诸英隽课艺其中,大有陶铸,公有力焉。”[11]李待问及其家族兄弟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培养好学文风,也有助于教化民众。

此后,李待问在外为官,虽然身在千里之外,为国家效劳,不能亲自参与乡里公益慈善事业,但可以以其他方式表达自己的赤诚之心,其中就包括撰写《栅下天妃庙记》和《重修灵应祠鼓楼记》。

(四)捐修省佛古道

李待问肩负“巡行天下,抚军安民”的重任,在任上尽心尽力。崇祯元年(1628年)七月,李待问总督天下漕运事务,凡湖广、江西、安徽、浙江、南直隶(清代称江南)各省设立粮道,由漕运总督节制,负责征集应征调的漕粮。同时,漕运总督也是一方大吏,总理全省军政事务,包括催督税粮、革除漕弊、操练兵马、修理城池、赈济灾民、疏浚运河、整肃吏治等事项。[12]

崇祯四年(1631年)十一月李待问被加升户部尚书,崇祯六年(1633年)再推,“四月十六日推户部尚书”。[2]279但由于李待问自认催督漕运不利,“以攒运不前乞罪”,降职后于同年回到了家乡,“癸酉(1633年)回籍”。[1]301在回籍的几年时间里,李待问用心乡事,善举如流。崇祯七年(1634年)修缮省佛古道。“修往省大路。尚书李待问主事,庞景忠同捐修”。[3]453这条通往省城广州的大路全称为“广州城西度海陆路”,由城西度海南岸,经盐步、佛山、黄鼎(今罗村)、西樵、九江诸乡落,通顺德、新会、三水、香山诸邑,长200里。

珠江三角洲河网密布,省城广州与佛山之间的交通也以水路为主。明末,水盗开始频繁出没于省佛河道,杀人越货,严重威胁到过往商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避免水盗滋扰劫掠,修筑一条贯通省城广州与佛山之间的陆路就势在必行。崇祯七年(1634年),“乡民议筑濒海陆路便往来,请于部院藩臬监司,各报可捐助有差,知县黄熙印捐百缗,躬勘形势高下平坡为之,经始而鸠工庀材度支出入,则邑尚书李待问主政,庞景忠克底于成,九江一带孝廉朱伯莲宣力为多。”[13]196《熊文灿修广州城西度海陆路碑记》记载道:“度支经画则倚重乡绅尚书李公(待问)尚书郎庞公(景忠)……而两贤绅夙以经国长才著,暂为桑梓借筹,材必良毋楛,工必坚毋窳,费必核毋或。”[13]437-438

省佛古道建设中李待问还建有桥梁。崇祯《南海县志》记载:“李公桥在厚水村,邑人户部尚书李待问建”。据《忠定公履历》记载,崇祯九年(1636年),“十月建厚水桥。凡五楹,长十丈零,糜公费八百一十两零,此亦修路内之一事也。”[2]283

四、户部尚书期间:重大性和独创性善举达到高潮

崇祯十一年题起用官,“二月廿三日命下,奉旨:李待问奉命已久,着星趋视事,不必屡以病陈推,该部知道……十一月十九日催咨至,奉旨内开李待问也。着严催毋得玩慢取咎。十二月初八日遣牌赴任,十五日行。”[2]283朝廷用人尤急,皇帝多次下旨催促,李待问也不得不离开家乡,进京赴任。

李待问“崇祯十一年戊寅(1638年)七月任户部尚书,至十五年壬午(1642 年)二月免”[14]3500-3501。在三年七个月的任职时间里,他为国家操劳,为皇帝分忧,才能和品德得到认可,崇祯皇帝评价他“廉敏恪慎”“清勤素著”。

(一)大修灵应祠

虽官至户部尚书,李待问仍不忘桑梓,积极为善。崇祯十四年(1641年),李待问回归故里后,大修灵应祠、创建文昌书院等,贡献良多。完成大修后,李待问亲自撰写《重修灵应祠记》,记载修缮背景和经过:

吾乡佛山,旧为南海之冠,凡庇兹宇者,咸获鸠其保聚,生齿日繁,四方之舟车日以辐辏者,则实惟帝之灵爽有以致之也。其庙号祖堂,以其岿然为诸庙首。其神司北方之水,是为玄帝。予自幼闻诸父老言,帝之著异于吾乡者不一,独于御黄萧养之乱为神最灵,亦最奇。后予服官于朝,垂三十余年,累藉神庥,备员卿辅。岁辛巳,予以请告南还,即谒神祠,而见夫墙垣日久,茀茨不除,朱题漫灭。又其堂庑湫隘,虽日具粢盛,备肥腯,不疾瘀蠡,而一拜一跪间,得毋顾风雨而飘摇,委神依于草莽乎?因退而敬捐俸金,谋所以为新厥庙貌者,材取其庀,工取其坚,自堂徂基,壮丽宏敞,榜其殿曰紫霄宫。外列牌楼,复以其前为照壁,饬以鸱吻。是役也,董其事者则有予侄述生,从侄几生。经始于辛巳孟夏,历数月而工始竣……崇祯十四年辛巳月,里人李待问撰。[10]142-143

可见,在李待问的眼中,灵应祠与佛山人有着非常重要的关联,他自己从小便对祖庙建立起非常深厚的感情和尊崇的信仰,把自己“备员卿辅”归因于“累藉神庥”,因而他“请告南还,即谒神祠”,捐俸金修缮自然是心甘情愿。

在重修灵应祠后,李待问还将供奉真武神像的祖庙正殿命名为“紫霄宫”。时至今日,紫霄宫木匾额上依然留有当时的记载:

上款:皇明崇祯辛巳岁夏四月吉旦 赐进士第户部尚书李待问题

下款:皇清康熙甲子岁孟冬吉旦孙锡璿重修乾隆己卯岁仲秋吉旦元孙虁裳重修 咸丰辛亥岁仲冬榖旦昆孙恒夫灿夫洪夫重修 光绪己亥岁仲冬吉旦昆孙尧夫云孙应桐湫濚重修。

此外,他还带领李氏家族出资出力,大规模地修建门楼、改塑神像和修复照壁等扩建工程,完工后佛山祖庙的规模成为广东之最,众庙之首。清初,屈大均曾说“吾粤多真武宫,以南海佛山镇之祠为大,称曰祖庙。”[15]9可见经过明末李待问家族的扩建,佛山祖庙此时已称雄南粤大地。

(二)创建文昌书院

明末李待问还创建了文昌书院。“文昌书院在明心铺文昌正街,崇祯十五年(1642年)壬午,明乡尚书李忠定公建。”[3]179《文昌书院记》记载:

佛山忠义乡向无文昌专祠,有之自大司农李公始。公尝捐百金购学田隙地亩余,以为山川之秀,毕萃于此,因创文昌院三楹,设祀业以供春秋伏腊,约费一千三百余两。经始于崇祯壬午秋,落成于癸未之冬。金碧丹垩,辉映日月。一以培风气之不足,一以作士类之维新,甚盛心也……自公释重负归里,省会监司干旌在门,必求促膝以请,语次无非为桑梓计久远。当连寇窃发,自鸠工以筑铳台,又增城北垣堞,修复古路凡二百里……所居之乡,设营堡,建桥梁,立大宗祠,置尝田书田,鼎新元帝庙。不靳解橐数千余金,乡党咸称义举。至于居家,则敦尚俭朴,布衣蔬食,无异书生态,内外之人皆化之。自公创为书院,文运蒸蔚而起,诸士尊之如父师。[3]179

一年多的时间文昌书院就落成,文昌书院是佛山最早建立的也是明代佛山镇唯一的书院,为佛山后来的科甲一方奠定了基础。

除佛山一镇的慈善之外,李待问还将慈善行为和影响力扩展到佛山之外。如修筑广州北城墙,“明崇祯十三年增筑北城。会城后枕崇山,城外诸峰连矗,群盗易窥逞。邑尚书李待问疏请增筑。”[16]80此外,还捐建赤山书院,“赤山书院,在赤石文明塔宝相寺西。崇祯年间,户部尚书李待问倚崖垒石,筑基建院,后人塑像祀焉。”[17]111

崇祯十四年,李待问因为痿病不能行走,十二月初五日崇祯皇帝恩准回籍调理。在他离京回乡养病之际,依然不忘行善,“离任将累年所存俸薪、廪给粮一千两发淮安府籴贮,又赎银除济边外,尚存银一千七百两。户部捐助赈饥银三百两,捐助河工一百两,战马一匹值银一百两”。[2]287回到故乡佛山后,也是为家乡发展劳心劳力,“自公释重负归里,省会监司干族在门,必求促膝以请,语次无非为桑梓计久远。”[3]179令人惋惜的是,李待问归里未及一年就病逝,“归未逾年,卒。赠宫保,谥忠定,赐祭葬”。[18]1250

从万历末年至崇祯末年,不论是在家乡佛山还是为官各地,不论在仕宦途中还是乞骸归里,举凡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公益慈善事业,李待问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乾隆《南海县志》评价他:“待问为人忠孝廉恪,敏毅乐捐。设忠义营以捍乡,修北帝庙、通济桥、文昌书院,修省城古路,筑青冈塔,复本邑丁口旧额,揭造赋役全书,皆他人力所不任者。”[16]310更为重要的是,李待问引领的热心公益慈善的风潮,是对清代佛山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启蒙。

五、公益慈善行为特点

纵观李待问一生,从万历末年至崇祯末年,他在公益慈善上的投入和作为堪称壮观,产生了积极影响,具有鲜明特点。

(一)时间长,慈善行为贯穿一生

李待问从高中进士后即开始有善行义举,直至重病离任回乡,在近40年中为善不辍,没有停止,可以说,公益慈善行为贯穿他的一生。尤其是他一生多在外地为官,后期担任漕运总督、户部尚书等要职,公务繁忙,时间精力有限,但他依然不忘初心,坚持通过各种途径为善,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二)范围广,多地均有善行义举

如上文所述,李待问公益慈善行为,不仅时间跨度长,在空间上则是范围广。为官一地,都少不了为善,除了家乡广东的佛山和广州外,在江苏、福建、北京等地都留下了他为善的事迹。

(三)领域宽,慈善行为涉及多个行业

李待问的慈善事迹不仅时空范围广,而且涉及多个行业,涵盖领域非常之广。除涉及桥梁、道路、建筑、教育、文化和军事,还捐建学宫、捐修省佛古道、捐修灵应祠、倡建文昌书院、倡设忠义营等。

(四)意义深,从具体义举到机构建设

李待问的公益慈善行为还衍生到更深层次的机构建设层面,如参与创设“议决地方公益”之机构乡仕会馆(嘉会堂),是佛山都市形成以来第一个民间自治机构,其主要功能为处置地方公共事务。“自明以降,乡事由斯会集,议决地方公益,其款亦从是拨出”[3]114。同时,李待问还自觉带动整个家族乃至士大夫集团参与佛山公益慈善事业。如早在万历十六年(1588年),“戊子,岁大饥,(李敬问)复蠲产乞籴以赈,存活万余”。[18]1250崇祯元年,李待问之兄好问捐助资金,与铁商修缮栅下天妃庙。崇祯二年,户部尚书李待问之兄李征问回乡,看到灵应祠钟鼓楼残破不堪,召集乡里人士捐款修缮。乡仕会馆的主要成员包括冼圭、庞景忠等佛山士绅,他们在乡仕会馆的聚合作用下形成一个乡仕集团。李待问作为这个集团中的头号人物,联合调动这些士绅,让他们出钱出力,整合各种资源,商议解决佛山各项事务,其作用和价值超越一般的善举。

(五)思想新,慈善理念较为领先

李待问在长达数十年的公益慈善实践中,不仅留下众多的善举义行,还有着较为先进的慈善理念。康熙《广东通志》对李待问的贡献进行了褒扬:“待问自通籍后,禄养所余,尽出以周贫乏。任漕抚时,捐犒军造炮,赈饥筑坝,及裁堂规以助边者,共银一十二万有奇。及乡居则修忠义,营灵应祠宇,创通济桥、文昌书院,羊城古路,筑赤冈塔,毋使留余镪以累子孙也。”[18]1250

“毋使留余镪以累子孙”的理念,意即不留遗产财富给子孙后代以免遗累子孙,而是用于公益慈善,造福更多人。这样的理念,直到今天,很多慈善家依然在信奉和实践。数百年前有这样的认识,确实令人敬佩。李待问的这种慈善理念耳濡目染,成为优秀家风。如李待问长女就性好施予,“怀宗(崇祯皇帝)以军需不支,敕诸臣助饷下户部,女见宫人吴湘、缪琼等皆捐簪珥自效,亦括钗饰进之……司寇有虚粮,鬻余产抵之,不使贻后累人,咸高其卓识。”[3]770

(六)两面性,“利己”与“利他”并存

李待问的公益慈善行为,也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的局限性,也就是“利己”和“利他”并存的两面性。就“利他”而言,公益慈善行为产生的积极影响和作用已经无须赘言,就“利己”来说,则是为善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促进了家族的发展壮大,提升了其个人和家族在地方社会的影响力乃至控制力。而且,此种两面性往往交融在一起很难分辨,也无法分割。只是,这种“利己”并非自私自利,更不是损人利己,而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儒家仁爱思想使然,也是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所言的“开明的利己主义”,开明的利己主义带来和产生利他性,利己和利他实现了和谐统一。

六、热衷公益慈善的原因

(一)母亲的言传身教

李待问一生热衷公益慈善,受其母亲影响较深。《先慈陈夫人传》记载,其父李畅在任职嘉兴时,陈夫人就“时时语以优恤狱中,扫除浣涤,无使若辈借桎梏为虐也。会饥而疫,阖狱赈粥施药,皆先启府君意,语稍闻于处,感府君德,而诵内政于不衰……平生善施予,当人之厄,乙未、丙申饥,阖里赈贫户米粥。”[1]344-345可以看出,陈夫人性善施予,不仅帮助丈夫在任职地赈粥,回到乡里也是帮助贫户。同时,陈夫人团结宗族,和睦邻里,曾为族人代偿债务。陈夫人告诫李待问为官“无以民命戏也”。李待问13岁时其父李畅去世,在重要的成长期都是其母亲进行教育,无疑会潜移默化中对李待问的价值观产生影响。

(二)儒家思想的教化

儒家具有民本传统,其思想来源是儒家的“仁政”。《尚书·夏书·五子之歌》讲:“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将人民作为国家的根本。《孟子·尽心下》更有民贵君轻的看法:“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作为士绅,李待问也不可避免地收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在为官生涯中,虽然要完成职责所在,但也尽力关注民生,在催科(催收钱粮税赋)与抚字(抚恤百姓民生)之间,尽可能地抚民爱民,公益慈善行为则是这种思想的体现。如在三地六年的县令生涯中,李待问特别关心民生,“令君起粤世家,甫弱冠,掇巍科,承命宰连,冰清雷励,鳃鳃然以爱民好士为务。”[4]220可见,李待问“以爱民好士为务”,体恤民生,做公益慈善自然而然就内化为分内之事。儒家文化强调仁爱、忠恕之道,正所谓“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李待问从善如流,努力地“立人”“达人”,最终也是回归到儒家的仁爱思想中。

(三)宗教信仰的熏陶

李待问生长在佛山,难免受到宗教信仰的熏染。从他高中进士开始,数次参与修缮灵应祠及其建筑等事迹不难看出,他对北帝心怀崇敬和信仰。如上文所述,崇祯十四年(1641年)李待问捐资大修灵应祠(祖庙),并亲自撰写《重修灵应祠记》记载道:“予自幼闻诸父老言,帝之著异于吾乡者不一,独于御黄萧养之乱为神最灵,亦最奇。后予服官于朝,垂三十余年,累藉神庥,备员卿辅。[10]142-143”可见,李待问从小便对祖庙建立起非常深厚的感情和尊崇的信仰,把自己一步步地升迁到“备员卿辅”,都归因于“累藉神庥”。以至于捐俸金都在所不惜,心甘情愿,只希望灵应祠能壮丽宏敞。在这种信仰的影响下,行善好义具有了功德观、业报说等的宗教含义,李待问从事公益慈善行为因而具有感恩和回报的意义。

(四)社会治理的需要

李待问的公益慈善行为放在明末佛山社会发展的背景下考量,作为一种治理社会的有效手段,满足了社会治理的需要。明末,李氏家族科名鼎盛。三十年内一门而科名辈出,仅岁贡一途,就占明代全佛山岁贡的百分之二十三。[19]154此外,李氏家族在明末成为佛山少数几个冶铁大户,李待问家族亦官亦商,其经济实力、功名地位和社会声望兼备,在明末佛山无人能出其右。于是,佛山社区的最高地位便无可争论地转移在李氏家族手里。李待问作为家族领袖,责无旁贷地参与到佛山地方社会的治理中来。如“丙戌(万历十四年,1586年),海寇披猖,敬问树栅铸炮,简练乡勇,以捍村堡。”[3]696“四十二年(1614年)甲寅,设忠义营。李待问以郎中归里,倡议立营以捍乡土。”[3]452这些对佛山地方治理的行为是以李待问为首的李氏家族主动参与的。

佛山发展到明代中后期,大族把持佛山的经济命脉愈加显著,并最终引发工匠鼓噪和民间激变。崇祯年间,李待问晋升为户部尚书,开启了对佛山社会的全面整顿。里排梁文贵撰写的《李门世德序》[3]337,详细记载了李待问整顿的各个方面如抑制豪强、整顿度量衡等等。这一时期,李待问大修灵应祠和创建文昌书院,一系列的公益慈善行为,既是体现个人桑梓情怀的善举,也是治理佛山社会的一种柔性手段。公共领域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以公益慈善行为介入易于被人接受认可,也更容易扩大社会影响,从而实现对社会的有效管理。从结果来看,这些行为也确实助推了佛山从明中叶的城市雏形过渡到明末比较成熟的都市社会。

猜你喜欢
佛山慈善公益
佛山万科金融中心
佛山瑞光
公益
公益
公益
广东佛山,有一种绿叫富贵来袭
慈善之路
慈善义卖
慈善组织相关知识问答
慈善组织的登记、认定和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