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娇,周 榕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西安 710062
我们国家一直在积极倡导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而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和基础就是教学平台的开发与使用,合理的使用是教育信息化探索的重中之重[1]。教学平台的合理运用关乎教学与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为此,一些高校十分关注教学平台建设,特别是BB平台。因此,对BB平台进行现状分析并总结反思显得尤为重要。
该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为主要数据来源,以“BB平台”或者“Blackboard平台”为主题词,以2018年6月29日为截止时间点,共检索出相关文献508篇。剔除掉无关及重复文献,获得有效文献443篇。利用文献题录信息统计分析工具 SATI 3.2对有效文献进行题录信息的抽取与统计,以获得有关研究数据。
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文献计量法是以数学与统计方法为工具,通过对文献进行数量特征分析,以描述、评价与预测某学科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目的的研究方法[2]。该研究从期刊发文量、发文作者与机构、论文高被引、研究热点和研究主题五个维度对443篇有效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内容分析法是对研究内容所含信息量及其变化进行客观系统分析的研究方法[3]。
①首先,将所搜索到的有效文献进行题录信息的导出,并保存为SATI支持的NoteFirst格式;②使用SATI文献题录信息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关键词提取和共词矩阵提取;③将共词矩阵导入Ucinet 6.0社会网络分析软件中并使用NetDraw绘制二维社会网络关系图谱来揭示高频关键词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个领域期刊论文的数量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该领域学术研究的热烈程度[4]。截止2018年6月29日,知网共检索出与BB平台相关文献508篇,其中,有效文献443篇。年度期刊发文量如表1所示:2005 年只有1 篇,2011年达到峰值,从2012年开始,BB平台的研究呈间断式增长。
表1 期刊发文量年代分布
由表1 可以看出,有关BB平台的文章数量增长呈现间断性的特点,这与BB平台的发展历程有关。2007年,国家教育部提出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在这种形势下,BB平台作为支撑远程教育重任的“好手”,对于它的应用逐渐增多。到了2011年,教育部又提出“本科教学工程”项目,许多高校为响应教育部的政策,进行了教学改革,并看到了BB平台对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规模的价值,自此,BB平台的研究增多[1]。2012年为MOOC元年,国内众高校积极开设MOOC课程,纷纷采购大型平台。在众多教学平台中,作为性价比最高且使用范围最广的BB平台风靡中国。
研究某一领域的研究者,可以确定此领域的核心作者群与专家。因此,对研究者的研究也很重要[5]。该部分主要研究两个方面:发文作者及作者所在机构。
2.2.1发文作者高产作者和核心作者作为一个领域的引导者和推动者,他们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后来的学者[6]。因此,需要对BB平台领域的研究者进行分析。如表2所示,发文频次最高的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唐燕,该作者有6篇文献研究侧重于基于BB平台的某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2.2.2作者所在机构对作者机构进行分析可以从侧面了解该研究领域的研究中心与各机构对BB平台的关注程度。该文选取发文频次前十的机构,如图1所示。
表2 著者分析(Top 10)统计表
图1 国内发文作者机构分布
从图1可见,发文数量排名第一的是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自2012年起,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在学校网站主页“校内资源”栏目中建立了BB平台使用链接。自此,学校的工作者对BB平台的研究相对较多。排在第二三位的都是医科大学。由于医学具有操作性强的特点,并且,医学课程只能在封闭的手术室供少量的人观摩,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医科大学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扩大课程观摩规模。通过分析不难看出,我国BB平台研究的阵地主要集中在师范院校和医学类院校。
被引频次是评判一篇文章质量高低的重要参数。当一篇文章被引用的次数较多时,表明此篇文章在该研究领域价值巨大,能为后来的学者的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表3统计了被引频次为27(包括27)以上的文献。被引频数超过27次的共有20篇,占文章总量的2.7%。其中,周红春、赵冬梅、曾祥跃和秦艳姣等的论文被引频数较高,分别被引 93 次、73 次、54 次和 48 次。从排名前二的被引文来看,基于BB平台的学习模式的探索研究已经引起学术界高度重视,并且有了一定的成果。从表3可知,在关于BB平台的研究中,常与课程教学共同开展。
表3 高被引论文
要研究某一领域的发展脉络与研究热点,需要对该领域内的高频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处理[2]。利用书目共词分析软件SATI,得到与BB平台相关的关键词总计为814个,累计频次达 1 775次。选取阈值≥4的关键词作为高频关键词,然后利用Ucinet和Netdraw对高频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处理,其结果如图2所示。图2中的正方形代表关键词的节点,节点越大说明此关键词控制其他节点的共现能力也就越强,作用也越大[7]。
图2 高频词社会网络关系图谱
该研究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此关系图进行了分析:①看节点大小。节点越大表明此关键词在网络图中越重要,大节点的关键词有Blackboard平台、网络教学平台、网络课程、教学模式、网络教学、翻转课堂等,这代表了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中心主要集中于基于BB平台的网络课程和教学模式的开发等。②看节点间的关系。连线越粗代表两关键词之间联系越紧密,以“Blackboard平台”为中心,与网络课程之间的连线最粗,且距离最近,反映了大多研究者选择BB平台进行网络课程建设。其次,与教学资源、教学模式、教学设计之间的联系也较紧密,表明这些是BB平台研究的主要内容。③看边缘节点。处于边缘的节点有设计策略、学习活动设计、网络环境等,它们与其他节点联系较分散,说明目前对它们的研究不多,还有继续研究的空间等待研究者们去挖掘。
通过对国内BB平台的研究主题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了解我国BB平台的研究内容以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居多,其次为课程和资源库建设(如表4 所示),为今后的研究指明方向。
表4 BB平台研究主题分级
2.5.1基于BB平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研究随着网络远程教育的普及,旧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已经开始体现出不适应性,所以,在这样的形势下,研究者们致力于基于BB平台的模式与方法的构建,期望能在教育教学上有新的突破[8]。目前,在涉及到的基于BB平台的教学模式中,研究混合学习教学模式的居多,主要是因为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在网络教育中的主体性会得到特别地重视,既能发挥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又能发挥网络移动学习的优势。
2.5.2 BB平台的现状研究在BB平台的443篇文献中,通过主题划分,发现此部分研究得最少,大多都是早期的研究,主要是因为BB平台在早期,许多高校或者机构由于经费的原因,没有接触的机会。等到BB平台开始正式入驻国内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对现状的研究就多了。现状的研究也体现出一些共性:平台运行不稳定,课程模式单调呆板、课程数量少等。
2.5.3基于BB平台的课程开发与资源建设网络教学平台所包含的各种功能模块,能够较好地满足精品课程建设的需求。所以,在此模块中,课程的门类多,主要涉及到医学课程、英语互动课程、生化课程等。在研究中,研究者研究思路大致相同:首先,概述利用BB平台进行课程建设的可行性与重要性;其次,论述课程建设的思路;最后,给出平台建设的体会与建议。还有一部分文献是进行课程建设的反思类文献,在这部分文献中,大多都是首先概述BB平台在某门课程建设中的应用现状,利用BB平台进行课程建设的优势,再提出BB平台在课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在关于BB平台的研究中,课程与资源建设的文献相对较少,主要是因为高校或者各个机构比较注重理论研究,而课程的建设属于实践应用研究,而且实践应用耗费时间,研究起来难度较大。
2.5.4 BB平台的效果与评价反思研究学者在构建了一系列课程以后,开始注重BB平台的使用效果。刘俭珍在其论文《大学课程管理平台的使用效果研究—以X大学使用BB平台为例》中,首先,对使用过BB平台的学生进行问卷及其访谈调查,根据统计结果明确了BB平台的效果显著:学习内涵得到扩展,学习更加便捷,学习方式有一定转变[9];也有研究者提出BB平台的使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例如,杨晓宇在《提高Blackboard平台使用率的策略研究》中指出:Black- board平台只在小部分高校得到了有效利用,大多数高校虽然架构了平台,可是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思想观念老旧等原因,使得BB平台形同虚设[10]。
2.5.5 BB平台应用研究笔者将BB平台的构建、BB平台在课程中的应用、基于BB平台的信息化环境的构建归类在BB平台的应用研究中。在这三大类研究中,BB平台在课程中的应用研究最多,涉及到英语、医学、金融、计算机、电子技术等专业。谭树彬,张长平基于电气传动控制系统课程,在Blackboard平台搭建了电气传动控制系统课程网站[11];其次是基于BB平台的信息化环境建设。信息化环境包括虚拟学习社区、网络学习环境、SPOC学习环境等。刘晴在《基于BlackBoard平台的SPOC学习环境构建研究》中,论述了SPOC与BB平台之间对接的可能性,并预估了基于BB平台进行SPOC环境构建会出现的问题并给出了对策[12]。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近几年我国BB平台的研究日渐成熟。从发文数量来看,根据趋势与教育部对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视程度,今后国内的BB平台研究只增不减;从作者发文与发文机构来看,发文频次高的作者已经将该领域研究透彻了,而国内BB平台的发文机构主要集中于医学或者教育院校,且机构间几乎没有合作的情况;从高被引论文来看,国内极具参考价值的文献数量多,而且已经涌现出一大批在BB平台研究领域的专家;从研究热点来看,国内BB平台的研究重心在网络课程的建设与教学模式的探索上;从研究主题来看,对BB平台的应用研究还会增多。针对以上结论分析,该研究对我国BB平台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以下建议,供学界参考:
根据对BB平台研究内容的分析发现,通过对BB平台的文章统计显示,在这几年间核心文章数量过少,2016年、2017年都各自只有1篇,说明研究BB平台的人员虽多,但多数都是浅尝辄止,并未进行深入的研究,研究的质量和深度难以得到保证,BB平台的发展难以前进。
国内BB平台的研究中,学者之间的跨机构、跨领域合作较少。针对此类情况,建议各领域研究人员之间能够加强合作交流。通过对BB平台发文作者及其作者单位的数据统计,得出结论:研究BB平台同一主题的作者,基本上是一个领域的。例如:唐杰、洪学智、韩爱庆、何敏媚,以上作者均为同一机构,表明国内BB平台的合作者主要是同事,跨领域合作的作者较少。关于BB平台的研究,师范院校与医学院校是主力,不同领域之间加强合作,就能产生研究合力,
形成BB平台研究领域核心作者群,提高BB平台的研究水平。
BB平台使学习可以跨越时空,比传统学习方式更为便捷。可是,再好的东西都应该时常进行检阅,只有这样,才能在质疑中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可是在BB平台的研究中,关于BB平台使用效果及其评价的文献很少,即使有,效果评价的方式单一又主观,大都采用的是访谈、问卷的形式,没有统一客观的评价标准,这样的结果,主观随意性差,评价结果不宜作为价值参考。因而,在未来的研究中,研究者可以跨领域合作,致力于建立专门、统一的评价体系,使得BB平台的评价有章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