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民族院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

2019-03-27 12:14金懿韬
文教资料 2019年32期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应用型人才

金懿韬

摘    要: 本文论述地方民族院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问题,涉及以下方面:民族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改革定位,专业设置的实用性和民族特色,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建立与国外院校合作机制,建立地方高校联盟,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配备先进教学设备。希望这些思考,能对地方民族院校本科应用型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高校    长期发展

引言

地方民族院校本科顺应国家发展的要求,根据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规定,实行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其转型必然带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而各个地方高校,不论是普通高校还是民族高校,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都会因地制宜,但对于一些在改革中需要考虑的共性问题,在此进行一些探讨,以供参考。

一、应用型人才的定义

很多学者对应用型人才都有自己的定义,蔡敬民教授在2013年主编的《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以合肥学院为例》中,对主要学者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定义,做了总结:“应用型人才是指利用科学原理和技术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人才,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将科学原理或新发现的知识用于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领域,直接解决社会实践中的问题或生产出人们所需要的产品。”[1]强调应用型人才应具备将所学理论知识直接转化成实际社会或个人所需的产品,为社会或个人获取利益的能力。与学术型大学培养的学术型人才不同,是地方民族高校转型为应用型高校需要明确的定位。

地方民族院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和职业院校应用型人才也有区别。“职业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一是技术操作型应用人才,强调岗位对应性;二是技能型应用人才,强调掌握生产一线的实用知识和技术应用或从事某一职业、工种或岗位的工作能力。而地方高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面向社会生产生活领域中的职业群和行业而不是岗位,强调既具有宽厚的知识基础、应用性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具有转化和应用理论知识的实践能力及一定的创新能力”[2]。同时,民族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除了符合上述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外,还要体现民族特色,发挥民族特长,为地方民族发展服务。

所以,明确了这些不同之处,也就明确了地方民族院校本科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方向,为办学定位、专业设置、课程规划等提供了参考坐标。

二、地方民族院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政策规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七章第二十二条指出:“要优化结构输出特色,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①而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五、持续推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中,李克强总理提到:“……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②地方民族高校本科应用型转型是势在必行的,此政策为地方民族高校本科应用人才的培养定下了方向。

三、地方民族院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

在我国高校中,地方高校占90%,从地理位置而言,分布在省会和地级市的地方高校基本是各占一半[1]。而中央部委直属的学校只占很小一部分,并且以学术型高校为主。不论从资金资源、师资资源、学生资源、教学的软硬件设备等方面,地方高校都难以和中央部委直属的高校相比。而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与学术型高校相比,应用型高校的发展历史较短,在社会上的认可度有限,甚至还有对应用型高校的偏见——应用型高校低于学术型高校,应用型高校和职业学校相似等。并且一些新建的地方高校仍然以学术型高校为模式自我发展。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本科教育的大众化,却让地方高校面临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要突破“瓶颈”,就要改革。怎样改革?需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路,而不是继续以学术型大学的人才模式为发展模式。

对于高校的分类,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有各自的观点,例如,厦门大学潘懋元根据专业人才的培养类型和层次,将国内高校分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多科性或单科性专业型大学或学院、多科性(单科性)职业技术型或技能型专科学校(学院)三种类型[3];湖南大学陈厚丰将高校分为研究型、教学科研型、教学型、应用型[4]。这两位学者对高校的分类都提及技能和应用。这是地方高校在当今发展中可以用于解决发展“瓶颈”问题的途径——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促进地方发展。

地方民族院校本科应用型转型的方向确定后,人才培养模式也应改革,怎样改革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具体目标和方案须根据地方具体情况和发展方向决定,本文在此只对民族院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需要考虑的共性问题提出思考。

(一)明确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定位。

地方民族高校的学生生源以当地及周边地区的学生为主,地方经济的发展,政策的落实都影响学生的入学、毕业和就业,同时学生毕业后是否可以尽快从事相关专业的实际工作,是否有能力做好工作并产生效益,对于地方发展有直接影响。地方高校一定要立足地方,服务地方,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如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改革等做出合适的改革,以便满足地方发展需求,有利于地方高校长期发展,同时有助于地方高校毕业生的个体发展,使各方长期多赢、持续发展。

(二)专业设置注重实用性。

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学术性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不同,应使学生在这种培养模式中,不仅具备高学历和对相关专业的初步研究能力,还须具备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创造实际价值的能力;而与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相比,不但注重人才实际能力,而且要求培养的学生具备初步的理论研究能力,以便在毕业后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有更多创新可能。因而地方应用型高校在设置专业时,可以结合地方院校的特色,以当地就业市场需求为方向,或者以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为方向,有利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同时让毕业生更快地进入相应的工作角色。而在课程设置方面,要与所学专业的实际运用能力紧密结合,而不能只局限于课本知识。例如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位于贵州省黔南州,旅游是黔南州經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外国语学院也设置了英语旅游方向,并且此方向的大四学生有半年的时间在一线城市的四星级或五星级酒店实习;而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安排在沿海城市的电子商务公司实习。这些实践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同时,外国语学院的师范英语专业一直为黔南州的各市区、县、镇、乡等各级地区输送教师人才,都是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实例。

(三)专业设置联系民族性。

地方民族院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方面可以体现民族特色。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为例,不仅按照国家本科英语专业课程要求设置本科课程,还设置了特色民族语言选修课,让民族语言可以继续传播。而贵州与东盟国家临近,在后期人才培养中,在第二外语课程设置中可以考虑增开东盟国家的小语种课程,将英语、第二外语、民族语言课程相结合,条件成熟时还可以参考其他院校的翻译本科专业模式,设置地方民族院校特色外语本科专业,结合“一带一路”发展要求,让学生就业选择多一种可能性。

(四)建立校企合作机制。

地方民族院校本科培养的学生,不仅需要具备高学历,还需要较强的实践能力,在校期间,通过校企合作机制,让学生获得将学习和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付诸实践的机会,同时还可以了解该专业在行业内发展的情况和最新动向,开阔眼界,扎实技能。并且可以将这种机制纳入学期考核,计算学分,增加实践在学习中的比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例如,一些高校外语系或外语学院与外研社建立合作,设立翻译实践基地,将实际翻译任务下发给该专业学生,由学生搭档或独立完成,再由学生负责人、导师和外研社的该翻译项目的专业审核人员,层层审核,在认可翻译任务后,以支付货币的方式给予学生实践能力的肯定,同时继续双方的合作。这种实践合作可以成为课程的一部分,激发学生更大的动力自主学习,并获得更多实践的机会,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真正成为应用型人才。

(五)与国际学校建立合作机制。

国外有应用大学,建立和发展时间比国内应用型高校,可以作为国内应用型高校借鉴经验的典范。国内地方应用型高校可以与国外应用型大学建立合作办学机制。以合肥学院为例,在蔡敬民的《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以合肥学院为例》一书的前言中,他介绍合肥学院的前身合肥联合大学在1985年由安徽省人民政府与德国下萨克森州政府签署协议,共同建立,2002年将原合肥联合大学、合肥教育学院、合肥师范学校合并后组成现在的合肥学院,同时一直与德国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42所院校保持合作办学。合作双方互派留学生和进修教师,互相学习,互相探讨应用型大学的建设和发展[1]。

(六)与兄弟院校结盟发展。

地方民族高校可以利用地缘优势,和当地及周边的兄弟学校结成地方应用型高校联盟,互相合作和交流有关应用型高校发展的经验,分享各自资源,以团队形象和模式发展,更具实力,在竞争中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同时带动更大区域的发展。再次以合肥学院为例,蔡敬民在《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以合肥学院为例》一书的前言中介绍道,在安徽省政府的支持下,合肥学院与本省15所应用型地方高校(其中绝大多数是新建的地方应用型高校)结成“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实行“理念共享、专业共建、师生互派、质量工程项目联合申报等”政策,合作发展,达到互惠共赢的效果[1]。

(七)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应用型高校教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他们是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双面手”,既可以传授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又可以指导相关专业的实际操作技能,若再具备该行业的实际工作背景,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而言,可以说是完美的师资力量。实际情况是,应用型高校教师大多是地方高校转型前的教师,由于多方面原因影响实践水平的提高,教学模式和理念更倾向于学术型,不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为顺应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也需要改革。一是将原有教师培养为应用型教师,通过专业技能的在职培训或到合作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等方式帮助教师队伍的转型。如北京联合大学、湖北荆楚理工学院、合肥学院等都和当地政府及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校培养了一批合格的应用型师资队伍[5];二是将原有的教师队伍分成理论型教师和潜在应用型教师两组,为潜在应用型教师提供专业技能培训、挂职锻炼的机会,帮助其尽快转型为应用型教师,在授课中可以由理论型教师和应用型教师搭档上课,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三是引进行业内的专业人士作为兼职教师,与原有教师合作授课,同时为原有教师提供各种在职培训、去合作学校进修学习、挂职锻炼等机会,不断提高原有教师的专业水平,帮助教师们尽快成为该专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教师。不论是用何种方式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关键在敢于、不吝于花时间和成本帮助师资队伍向应用型转型,这是应用型高校成功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同时影响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认可度。

(八)配备先进的教学软硬件设施。

应用型人才既须有理论知识,又须具备转化和应用理论知识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地方民族院校本科人才培养,若要成功地转型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还要国家、地方政府、学校及地方企事业单位共同努力,筹备财力、物力和人力建设相应的软硬件设施。例如,理工科所需的先进的实验室;文科中,外语专业所需的现代语音室和模拟实务操作的实验室等。这样才能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实践锻炼,有助于学生毕业后尽快融入相关专业工作中,避免在就业后由于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脱节,而在短期内被行业淘汰。

结语

地方民族院校本科是我国培养高等人才不可或缺的基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本科教育的大众化、地方民族高校的持续发展成为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怎样明确、有利的自身定位,怎样让培养的一批批毕业生更具备实际工作和创造效益的能力,怎样让学校和学生都具有长期的竞争力和生存力等,这些相关问题迫使地方民族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与此同时人才培养模式须向应用型转变。“变则通,通则顺”,但怎样转变,本文中提到的几点思考,希望为地方民族院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注释:

①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0-03/01/content_ 19492625_4.htm,2019.9.7.

②http://lianghui.people.com.cn/2015npc/n/2015/0305/c3942 98-26642056-6.html,2019.9.7.

参考文献:

[1]蔡敬民.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以合肥学院为例[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

[2]刘焕阳,韩延伦.民族院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養定位及其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2(12).

[3]潘懋元,吴玫.高等学校的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3,1(3).

[4]陈厚丰.中国高校分类问题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4.

[5]潘懋元.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应用型高校应用型人才
机械工程专业石油装备方向认识实习实践的思考与探索
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析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