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国际汉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

2019-03-27 12:14宋安琪
文教资料 2019年32期
关键词:现状调查专业发展

宋安琪

摘    要: 本研究调查海南省高等学校汉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了解汉语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汉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相关建议。

关键词: 汉语教师    专业发展    现状调查

教师发展一般来说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整合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不断提高专业能力的过程。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因很多,比如任教学校的环境与氛围、教师的工作任务、外部压力,也有教师自身因素,如性别、任教年限、学历背景、继续教育情况等。汉语教师专业发展直接关系国际汉语教育事业成效。我国对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研究较多集中在其他学科。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海南省高校汉语教师专业发展情况,问卷编制主要根据国家汉办颁布的《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和高校教师素质理论,调查内容主要涉及教师的职业态度、教学技能、科研情况、继续教育情况等方面。本课题调查研究了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等六所高校汉语教师,共发放4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2份。

一、調查结果与分析

(一)海南省高校汉语教师的基本情况。

1.海南省高校汉语教师的性别分布

在被调查的教师中,女教师占62%,男教师占38%,很明显在海南高等学校汉语教师中,以女性教师为主,性别比例非常不平衡,主要因为中国学习文科类专业的女生比男生多,导致汉语教师队伍中女性教师比男性教师多。

2.海南省高校汉语教师的年龄层次

在收集到的数据中,20岁—29岁的人数占25%,30岁—39岁的占47%,40岁—49岁的占16%,49岁以上的有12%。数据表明,海南省高等学校中汉语教师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大部分老师都是年轻老师,青年教师正处于教学科研的最好时期,有利于海南省国际汉语教育事业的发展。50岁以上的人数较少,可以对青年教师起到良好的指导帮扶作用。

3.海南省高校汉语教师的教龄层次

在被试中,教龄在五年以下的约占31%,教龄在5年—10年的有47%,十年以上的22%。结果显示,教师的教龄分布与教师的年龄结构比较吻合。

4.海南省高校汉语教师的学历层次

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32名教师中,本科学历的有6%,硕士学历的有69%,博士和博士在读的有25%。根据教育部高等院校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青年教师中研究生学历的比重应该50%—70%,重点院校基础课教师中博士生学历的应占20%—35%。根据调查数据可知,海南省国际汉语教师的学历水平符合教育部相关规定。

5.海南省高校汉语教师的职称层次

职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教师的专业水平。在海南省高校国际汉语教师中,初级职称占28%,中级职称占44%,高级职称占28%。其中讲师职称最多,将近一半,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较少。以上职称结构与教师的年龄、教龄结构基本吻合。

6.海南省高校汉语教师的专业分布

在被调查的教师中,国际汉语专业占53%,文学类占16%,外语类占19%,其他占12%。

(二)海南省高校汉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满意度和规划意识调查。

1.海南省高校汉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满意度调查

此次我们对海南省高校汉语教师关于自身专业发展满意度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29%的教师非常喜欢满意,28%的教师选择比较满意,39%的教师选择了一般,还有4%的教师表示不太满意,无人选择不满意。由此可见,海南省高等院校的大部分汉语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和专业发展现状感到满意,这种积极的态度有益于汉语教师的发展。

2.海南省高校汉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规划调查

教师的职业发展目标跟教师个人事业发展紧密相关。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目标,对教师教学科研工作都会起到促进作用。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到,在被调查的国际汉语教师中选择学者的占25%,选择骨干教师的占41%,选择普通教师的占31%,没有明确目标的占3%。数据显示,海南高校国际汉语教师基本都有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其中66%的教师具有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职业发展目标不仅会让教师在实际教学科研工作中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还会影响海南省国际汉语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海南省高校汉语教师在专业发展上存在的问题。

海南省高校国际汉语教师每周承担的工作量在20节以上的有16%,16节—20节的有44%,11节—16节的有31%,6节—10节的有9%。数据显示大部分老师每周课时量都超过了10节,在调查中,我们也了解到除了承担课堂教学工作之外,国际汉语教师还承担了班主任工作,有的学校规定教师还必须承担行政工作。国际汉语教师工作量大,在备课上花的时间相对来说就会减少,如果对所授课程准备不充分,就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造成工作量大的原因,根据调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由于海南省经济、社会、教育的发展,来海南留学的学生越来越多,每年都在增长中,与留学生人数增长率相比,汉语教师的增长速度慢,目前的师资力量还不能完全满足实际工作需求;第二,有些院校成立国际教育学院或者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时间不长,教职工较少,所以需要专职教师承担行政工作。

在科研情况方面,我们调查了海南省高等院校汉语教师近五年在普通期刊发表论文的情况,结果如下:没有发表的有38%,发表了1篇—3篇的有56%,4篇—9篇的有6%。在核心期刊方面,81%的老师没有发表,只有19%的发表了。这些数据显示海南省高校汉语教师在科研方面还是比较落后。

本次研究调查了造成科研困难的原因,66%的老师认为“课时量大,没有时间”从事科研工作。究其原因,师资力量不足是首要原因,教师人手不够,承担的课程会增多,用于科研的时间会相对减少。此外,部分老师不是汉语国际教育相关专业的,后来才转行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相对来说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科研经验方面存在不足。

(四)海南高校汉语教师对继续教育的需求情况调查。

此次研究,我们对海南高校汉语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情況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81%的愿意参加进修培训,19%的人表示不愿意参加。总体来说,绝大多数海南省汉语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很高,希望参加各类培训提升自我。

我们还调查了海南省高校汉语教师近三年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教师参加进修培训的次数反映了教师继续教育的部分状况。在被调查的教师中,41%的教师表示近三年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和进修,参加过一次的有31%,两次的占25%,3次的有8%。从数量上看,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人数较少。调查得知造成此类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承担的工作任务较多,为了保证教学任务完成,学校很难一次派出更多教师出去进修。此外,本省或本校继续教育活动较少,这是造成教师没有机会参与进修培训的原因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海南高校国际汉语教师对于继续教育的需求,本次我们还调查了汉语教师培训进修内容,调查中部分老师表示在以往的培训中,语言学、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比较多,其他较少。大部分教师表示愿意接受信息技术、现代汉语专业知识、国际汉语教学法等培训。

二、讨论和建议

本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对海南省高校汉语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建立省级汉语教师专业发展指导机构,使汉语教师专业发展规范化。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必须有专业的机构作为依托对教师进行培养,为教师发展制定发展规划、培训方案、评价体系,制定汉语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监督各独立学校的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情况,专业的机构有利于建设一支专业化的国际汉语教师队伍。应该充分发挥海南师范大学“国家汉办东南亚师资培训基地”的作用,除了对正在进行的海外国际汉语教师进行培训外,还应对本省内现有和即将投入国际汉语教学工作的人员进行培养,提高海南省国际汉语教师团队整体质量,为海南省二级院校输送师资,做好师资储备工作。

(二)加强汉语教师的继续教育,为汉语教师提供多元化发展途径。

进修培训不但可以促使教师更新知识,还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海南省高等学校汉语教师,有部分来自外语、文学等专业,因此,继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目前在海南省高校汉语教师继续教育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缺少进修培训机会,根据对教师继续教育意愿的调查,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很高,实际参与人数少,次数少。原因主要是汉语师资力量薄弱,有大量工作需要承担,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每次出去学习的成本较高。要想解决这方面的问题,首要的是解决高校汉语师资力量紧缺的问题,让教师有时间参加培训和继续教育。对于内地高校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学校应该提供资金扶持,激励更多教师参加培训和继续教育。

从国际汉语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看,应该根据已有条件建立丰富多样的培训形式。时间上可以分为短期、中期、长期培训;从培训点上可以分为省级师资培训基地、高校培训、校本培训;从培训目的可以分为学历进修、资格证书培训,针对某一问题的研讨班等;从层次上可以分为新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学科带头人培训等。简而言之,不同学校可以根据本校情况创新多样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三)有效促进汉语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大学教师的科研不仅反映了教师的能力,还体现了该校的综合实力。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海南省高校汉语教师普遍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然而实际科研成果相对较少。

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海南省高校汉语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但因为工作量大、与其他学术圈交流机会不多,所以没有太多机会了解一些新的理论和方法。针对此类问题,高校可适当设立奖励机制,鼓励汉语教师多参与科研活动。还可以聘请知名教授专家指导汉语教师科研工作,教师个人应该积极申报各级各项课题。

汉语国际教育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要把科研和教学实践联系起来,让科研和教学互相促进,让科学研究扎根于实践教学,以实用性研究为本,在实践教学中发现问题开展研究,用科研成果指导教学实践,以此提高汉语教学质量和效率,推动海南省国际汉语教学事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探索[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87.

[2]刘晓雨.对对外汉语教师业务培训的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1996(4).

[3]刘珣.关于汉语教学培训的几个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1996(2).

[4]王添淼.成为反思性实践者——由“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引发的思考[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2).

[5]范开泰.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A].对外汉语教学回顾与思考[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6]王晓华.对外汉语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初探[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6(4).

[7]申莉.对外汉语教师职业发展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6).

[8]张合生.对外汉语教师素质与教师培训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基金项目:2019年海南师范大学教改项目“慕课时代海南高校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研究”hsjg2019-16;2015年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课题“海南省对外汉语师资队伍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QJY1251526);2017年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海南省高校国际汉语教师团队建设方向研究”(Hnjg2017-16)。

猜你喜欢
现状调查专业发展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