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四大历史人物典故胡雪岩 李宗媚 江春 张小泉

2019-03-27 01:20王涛
中外管理 2019年3期
关键词:张小泉胡雪岩徽商

王涛

明清时期,有句民谚叫“无徽不成镇!”意思是说,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徽州人,那这个地方就只是个村落,形成不了城镇。—旦徽州人进来,他们就能把小村落打造成大市镇。

这是徽商的能力,也是徽商吃苦耐劳精神的体现。

而徽商的称雄,与徽商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以及外在机遇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徽商历经艰辛而发迹后,十分重视以利践义—热心公益、乐善好施是徽商的显著特点。正是这种吃苦耐劳、忍辱负重、坚忍不拔、勇于担当的善品格和正能量,才是徽州大地能够孕育出众多名儒巨贾、诞生大量百年老字号的重要原因。

谈及徽商,自然要谈一谈其代表性的历史人物,以胡雪岩为代表的徽商,在历史上留下了太多值得思考的经历。至今仍有“为官须看《曾国藩》,为商必读《胡雪岩》”之说。为此,我们精选了四个典型的徽商人物,通过他们的故事,带领我们共同回顾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反思徽商在中华大地上的商业实践和管理智慧。

中国最著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

胡雪岩是徽州绩溪人,跟许多徽州人_样,幼年时候家境十分贫困,不得不外出打工。他先是到杭州阜康钱庄当学徒,因为勤奋,肯吃苦,深得店主器重,逐渐成为能独当一面的掌柜。

后依靠王有龄、左宗棠等清廷重臣,走上亦官亦商之路。凭借其卓越的商业才能,他从一个在钱庄里跑堂的伙计,发展到成为在全国有20余处分号的“阜康”钱庄的东家,同时兼营药材、丝茶等事业的庞大商业帝国,胡雪岩身上集中体现了徽商聪明、踏实、会抓机遇等特点,其个人资金最高时达2000万两白银以上,是当时名副其实的“中国首富”。

同治年间,新疆动乱,左宗棠由闽浙总督调任陕甘总督,奉命出关西征。正所谓“丘马未动,粮草先行”,当时清朝廷国库空虚,根本无力承担巨额军费。为解决经费问题,左宗棠只好奏请借洋款救急,可是当时借外债很难,恭亲王向洋人举债都被拒绝。胡雪岩知道情况后,主动以个人的信誉出面担保,替清朝廷向外国银行贷款,帮助左宗棠筹备军饷。

在当时西征大军欠缺粮晌,各方相互推委的艰难時刻,胡雪岩能够挺身而出,通过筹款,最终帮助西征大军收复新疆失地,这种爱国情怀正是典型的徽商精神之一。

左宗棠赞日:“雪岩之功,实一时无两。”清朝廷后来赏赐胡雪岩一件黄马褂,官帽上可带二品红色顶戴,按清朝惯例,只有乾隆年间的盐商有过戴红顶子的,而戴红顶又穿黄马褂者,历史上仅有胡雪岩—人。由此,胡雪岩成为中国最著名的“红顶商人”。

诚信是做生意的根基,徽商代表性人物胡雪岩更是深知这一点,在创建胡庆余堂药号的时候,就立下规矩,核心就是诚实经商。

童叟无欺、诚信为本,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在杭州的胡庆余堂,店堂内高高悬挂着两块巨大的金匾,一是“真不二价”,另一为“戒欺”。胡雪岩亲笔写就:“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余存心济世誓不以劣品弋取厚利,唯愿诸君心余之心。采办务真,修制务精。”胡雪岩还把“顾客乃养命之源”写入店规,教育员工把顾客当作衣食父母。

在胡庆余堂百年历史中,流传着许多精心制药的故事。如“局方紫雪丹”,是一味镇惊通窍的急救药,按古方制作要求最后一道工序不宜用铜铁锅熬药,为了确保药效,胡雪岩不惜血本请来能工巧匠,铸成一套“金铲银锅”,专门制作紫雪丹。

还有一次,一位香客不远千里到胡庆余堂买了一盒避瘟丹,打开一看,脸上立即露出了不满神色。胡雪岩看到后当即上前查看,发现这份药确有品质欠缺之处。原来新品都已售完,这是上一批剩下的,新伙计见色泽虽差点,但药效不会减,就卖给那位香客了。胡雪岩知道后,严厉批评了伙计,再三向顾客致歉,当众将药丢人火中烧毁。并向顾客保证,三天之内把新药赶制出来。三天后,果然他把新配制的避瘟丹送到香客手中。

正是这种先义后利、义中取利的徽商特质,胡庆余堂才和同仁堂一样,虽经百年而不衰败。胡庆余堂也被誉为“江南药王”,至今仍有“北有同仁堂,南有庆余堂”之称。

胡雪岩十分热衷于慈善事业,他向各地捐赠的赈灾款估计达20万两白银。更鲜为人知的是,在清末四大疑案 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中,胡雪岩利用自己的声誉活动京官,赞助钱财,为此案最终昭雪立下了汗马功劳,并借此案使他的义声善名更加深入人心。

胡雪岩所代表的徽商成功密码在于讲诚信,讲品牌战略,而不是靠一时的欺瞒诈骗赢得暴利。

胆大心善的江南巨贾李宗媚

清代中后期,徽商的繁荣进入鼎盛时期,徽州巨贾层出不穷,其中佼佼者当推“江南十二家”之一的李宗媚。

李宗媚出生在黟县五都南屏村的一个贫苦家庭,幼小辍学,四处打短工助家维持生活。后稍长,便跟随亲友前往大通镇经商为生。过早地踏入社会,历尽人间辛酸,促成他积累了丰富的处世办法与经商经验。

咸丰、同治年间,时值太平天国运动,战争频繁,淮盐运营利润不仅一落千丈,而且长途贩运极不安全,不少官商纷纷退出盐业,专营其他。此时,“曾文正公管盐政,改纲为票,加意招徕,纳赀三百掣签,许多得票不得者亦必酬一”,李宗媚抓住了这个绝妙时机,他“乃集赀往,掣得十三票”,从曾国藩手中获得了淮盐南运的许多特许权利。等战乱结束后,淮盐在江南行销畅通,利润猛增,李宗媚就这样不几年就成了名震江南的巨贾。

市场风云变幻莫测,能否审时度势、大胆投入很关键。李宗媚经营淮盐成功,正是由于他能够随时观察市场,根据市场变化审时度势,及时作出大胆调整、出奇制胜。

致富后积极兴办社会公益事业、慈善事业是徽商的一大特点。

由于早年的坎坷经历,成了富商巨贾的李宗媚对百姓和读书人十分同情,他一方面投放大量资金为地方改善交通条件,另一方面毫不吝啬地赈灾济贫。在故乡,他捐资兴办教育,办起免费私塾,以供贫穷子弟入学读书。

据说,每逢灾年岁尾,李宗媚返乡过年,都要嘱咐仆人担上银元随其后夜里赶路,每逢穷人家的竹棚草屋,便上前拍拍门,不等屋内人开门便丢下几块银元,以此来救济穷人过年。

光绪年间,铜陵大通镇是长江连接南北交通的重要渡口,又是长江水运的繁华码头。在这里,李宗媚曾投入巨资修建招商局码头,兴建了铜陵过江的第一艘大型趸船,又铺设了自青阳到大通的青石板大道,大大便利了南北交通。铜陵沿江一带,江堤常年失修,每逢汛期,江水泛滥吞没良田,李宗媚“独修铜陵江提七千数百丈以卫良田,费逾万”。为表彰李宗媚此—义举,铜陵百姓为其修建了两个生祠,受人祭祀。

以李宗媚为代表的徽商,取得的财富也成为徽州文化昌盛的物质基础。徽商对教育科举、文化艺术、建筑园林、公益事业等投入了大量财富,从而铸就了徽州文化的辉煌。明清时期乃至于近现代,江南市镇经济文化都极为发达,这同徽商不无关系。

“以布衣结交天子”的江春

一位无任何官衔的“布衣”百姓,竞与皇帝交上朋友,令后来者难望项背,他就是第一代红顶徽商——江春。

曾在央视八套热播的《大清盐商》反映的是乾隆时期的盐商故事,主人公的原型就是当年八大总商的核心人物、康山草堂主人江春。

相传,乾隆南巡至瘦西湖时说,此处“似南海(今北海公园)之琼岛春阴,惜元塔耳”。意思就是说,这个地方景色很美,就是缺一座塔。江春闻言,立即找人获得“茯塔图状”,然后召集工匠照着施工,一整夜抢工,竟然就把塔给造起来了(鸠工庄材,一夜而成)。翌日,蒙蒙大雾弥锁湖光山色,艘艘画舫荡开碧波轻烟,乾隆在画舫上透过朦胧的雾气,隐约间看见了巍峨矗立的白塔,大为感叹。一夜造白塔的故事,至今仍在流传。

乾隆皇帝六次南巡,江春等盐商迎驾尽心尽力,因此深得乾隆皇帝的恩宠。并多次驾幸江春家中,赋诗题额,予以嘉赏。甚至当江春经营资金周转不济时,乾隆皇帝调内府资金给他使用,皇帝先后两次借给江春55万两白银。

盐业在明清之际堪称经济命脉之一,国家历来看重,因而对盐商把控甚严,而江春能领导两淮盐业近50年,究其原因,也与徽商重视教育有关,趣味和智慧能与读书人打成一片,因而得到朝中政要的了解和欣赏。

儒商好读书、轻钱财,纵是鼎盛之际富可敌国的徽商,也更喜欢标榜“东南邹鲁”的雅号,千金虚掷只求一个“贾而好儒”的名声。江春祖孙三代在故里江村购义田、设义学、扶贫济困、一脉相承。正是这些致富后的徽商,在反哺文化上的投入,把古老的徽州文化一步步推向了辉煌。

此外,“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直是徽商秉承的。因为他们深知,没有国家的安定与统一,就不会有个人事业的兴旺和发达。

据记载,江春“每遇灾赈河工军需,百万之费、指顾立办”。乾隆38年,江春等人因小金川战争获胜,自愿捐银400万两。此后,在清廷平定西藏之乱,川陕之乱等战争中,江春先后均捐款上百万两银子。充当首总的20余年中,他组织盐商领衔捐输就有6次,银两总数达1200万两之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乾隆55年,为庆祝乾隆帝80大寿,江春家的春台班和歙县的三庆、四喜、和春三个徽班合称“四大徽班”,一起从扬州进京演出,演绎出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四大徽班进京”事件,后来逐步衍变为国粹——京剧。

“良钢精作”,生生不息的张小泉

“北有王麻子,南有张小泉”,这是国人对剪刀品牌耳熟能详的赞誉。如今,王麻子发展坎坷,而张小泉却顽强地生存下来,并逐渐发展壮大。“快似风走润如油,钢铁分明品种稠,裁剪江山成锦绣,杭州何止如并州”,正是我国杰出的剧作家田汉1966年走访张小泉剪刀厂时写下的赞美诗词。

张小泉,明末徽州黟县会昌乡人。其父张思家,自幼在以“三刀”闻名的芜湖学艺,并在当地开了个叫“张大隆”的剪刀铺,张思家去世后,张小泉子承父业,进一步对剪刀进行改进和创新。他在打制剪刀过程中,一改用生铁锻打剪刀的常规,创制出了“嵌钢”制剪的新工艺。

由于镶钢均匀、磨工精细、刀口锋利、开闭自如,一些專业艺人都慕名前来定制剪刀。加上地处杭州商业中心一带,故而生意十分兴隆。不想却引起了同行业竞争者的眼红,许多剪刀铺生产的剪刀也纷纷打着“张大隆”的牌子,张家信誉因此受损。

张小泉一气之下,则将自家的“张大隆”招牌摘下,换上了“张小泉”店名,从此“张小泉”开始流传下来。

据说乾隆皇帝第二次下江南,在杭州游览时,见到张小泉剪刀也买了一把。后来试剪绸缎,果然锋利,乾隆十分高兴,说了句“好个张小泉”。后来,乾隆皇帝亲临“张小泉”剪刀铺的事情在民间传播开来,张小泉剪刀因此名声大作,一度出现了“青山映碧湖,小泉满街巷”的盛况。 此后,张小泉剪刀又积极参加南洋劝业会、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等国际赛会。在一次评比时,张小泉剪刀曾连续5次把50层白细布一剪剪断,剪刀口完好无损,现场观者拍手叫绝。自此,“张小泉”剪刀开始享誉国外,远销到南洋、欧美一带。

今年的“张小泉”已经快400“岁”了,虽然时代在变,“张小泉”的生产研发都在发生改变,但唯—不变的就是张小泉为后人立下的“良钢精作”的祖训。祖训中特有的工匠精神凝结成文化核心,几百年来由其后人身体力行。

如今“张小泉”的片刀上都有一个统一的名字中华菜刀。近几年,“张小泉”开始发力海外市场,“张小泉”出海,不只是商品出海,更是希望把“张小泉”打造成代表国家实力、对得起消费者的民族品牌。

在诸多传统“中华老字号”日渐式微的今天,“张小泉”能够逆流而上,成为了国内“老字号”新生的代表,正是源于“张小泉”身上那种生生不息的徽商精神。

猜你喜欢
张小泉胡雪岩徽商
张小泉新添国内首台开刃机器人
张小泉IPO:几家欢喜几家愁
徽商回归
竹枝词视野下的徽商妇形象
徽商精神及其现代价值
明清时代的徽商与江南棉布业
胡雪岩潦倒时不抱怨
胡雪岩巧借巨款
胡雪岩与胡庆余堂
豪宅八月桂花香——胡雪岩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