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CT法与化学发光法检测心肌标志物的结果比较

2019-03-27 11:42马媛
健康大视野 2019年5期
关键词:检测

马媛

【摘 要】目的:比较POCT法与化学发光法在心肌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76例疑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抽取2份样本量相同的静脉血样本,均进行CK-MB、Myo、CTnT检测,其中一份采用POCT法检测,另一份送往检验科用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及其检测时间。结果: POCT法与化学发光法检测的CK-MB、Myo、CTnT水平无明显的差异(p>0.05);POCT法诊断急性心梗的特异度较化学发光法明显升高,但其敏感性显著低于化学发光法(p<0.05)。POCT法检测时间较化学发光法明显缩短(P<0.05)。结论:POCT法与化学发光法检测心肌标志物的结果基本一致,且POCT法特异性较高,检测时间短,但POCT法的检测成本较高,且敏感性不高,极易漏诊,故其主要适用于门急诊或病房床旁急性心梗的快速诊断。

【关键词】心肌标志物;检测;POCT法;化学发光法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5--01

急性心肌梗死为临床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症,若抢救不及时极易导致患者猝死,故及早诊断治疗急性心梗是降低患者死亡率的关键。但是在实际临床中,急性心肌梗死无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而心电图检查也会受梗死位置的影响而表现不典型,导致漏诊,因此目前在临床上进行血清学心肌标志物检测是早期诊治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参考依据。近年,随着检测技术的飞速发展,床旁即时检测(POCT)应运而生,其具有检测快捷、操作简单等优点,已逐步应用到临床急诊疾病快速诊断中[1]。现为进一步明确POCT法与化学发光法在心肌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差异,特选择76例疑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展开研究,具体阐述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76例疑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有28例女性,48例男性,年齡在32~84岁之间,平均年龄(67.08±6.11)岁。76例疑似急性心梗患者入院后经血清学检测、心电图检查证实有45例患者是急性心肌梗死,其余31例患者为非急性心肌梗死(包括原发性高血压10例,冠心病21例)。

1.2 方法

抽取76例患者肘静脉血2~3ml 2份,其中一份采用POCT法检测,一份送至实验室采用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均用于CK-MB、Myo、CTnT水平的测定,具体内容为:(1)应用POCT法检测:选用万孚荧光干式定量分析仪(广州万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及其配套的三联检测试剂盒(CK-MB/cTnI/Myo三联)进行检测。检测时先将75ul血样本加入在检测卡上的加样孔,30s内将检测卡插入分析仪TM端读出各个指标的结果。(2)化学发光法检测:采用罗氏cobas E411电化学发光自动免疫分析仪及其原装配套试剂,并行Roche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严格根据试剂盒及仪器的说明书操作。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种方法测定CK-MB、Myo、CTnT水平的差异性,并计算其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灵敏度和特异度。(2)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耗时。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计数数据经χ2检验,并以率(%)形式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表示,用以P<0.05表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方法检测CK-MB、Myo、CTnT的效果比较

POCT法与化学发光法检测的CK-MB、Myo、CTnT水平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见表1。此外,POCT法诊断出39例急性心肌梗死,其灵敏度86.67%(39/45),特异性96.77%(30/31);而化学发光法诊断出44例急性心肌梗死,其灵敏度97.78%(44/45),特异性80.65%(25/31)。POCT法的特异度较化学发光法明显升高(χ2=4.026,p=0.045),但其敏感性显著低于化学发光法(χ2=3.873,p=0.049)。

2.2 两种方法检测时间对比

POCT法检测耗时(24.03±4.25)min,较化学发光法的(83.64±10.48)min要短,差异明显(t=61.907,p=0.000)。

3 讨论

以往在临床上,通常是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CK-MB、Myo、CTnT水平,并以此检测结果来作为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参考依据。但是化学发光法加测所需时间相对较长,而急性心肌梗死又是一种急危重症,在“黄金抢救时间”内采取治疗措施能够有效挽救患者的生命,故化学发光法难以完全满足临床快速诊断急性心梗的要求。本研究尝试将POCT法应用到心肌标志物检测中,结果发现,POCT法与化学发光法检测CK-MB、Myo、CTnT水平无明显的差异,且POCT法诊断急性心梗的特异性更高,检测所需时间更短。POCT法就是床旁即时检测,医护人员在治疗现场即可快速完成相关指标的检测,省略了样本送检、样本质控等过程,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为患者治疗争取更多的时间[2]。但本研究结果还发现,POCT法诊断急性心梗的灵敏度较化学发光法明显降低,极易漏诊,这有可能是受检验条件、或POCT检测中采用的方法固有的局限性等因素所影响,因此,临床可将POCT法作为快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辅助手段,但不可将其完全替代常规的实验室检测方法[3]。

参考文献

何啸,管华玲.POCT 法与 ACCESS化学发光法检测心肌标志物的比对[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21):3171-3173.

贺喜艳.POCT 法和 Roche 电化学发光法对心肌标志物的检测比较[J].临床医学,2014,34(11):112-113.

周逵.心肌标志物的床边检测技术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吉林医学,2016,37(7):1638-1639.

猜你喜欢
检测
QC 检测
“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检测题
“几何图形”检测题
“角”检测题
“有理数的乘除法”检测题
“有理数”检测题
“角”检测题
“几何图形”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