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丽娜
摘要: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当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怀内容,这部分内容的教育和培养需要以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为前提。本文结合以往初中历史教育教学经验,在提出开阔视野和爱国理想的目标前提之后,结合课堂教学的设计方法和设计原则,形成基本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思路,帮助学生能够在历史学习当中有所感悟,从而形成正确的爱国主义情怀。
关键词:爱国主义;课堂教学实践;崇高理想;历史
课堂教学是历史教师与初中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最直接的接触场景。学生所学到的历史知识、形成的精神品质和正确价值观,需要由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当中予以传达和培养。就此笔者所提出了爱国主义教育目标,要求教师将开阔视野和崇高理想融入到教学环境当中,从而实现对于学生潜移默化地的影响。学生通过自身的感受和认知能够发自内心地产生爱国主义情怀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一、课堂教学中的情境的设定
传统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教学内容距离感和教学方法枯燥的特点,大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无法形成对于历史知识的思考。教师想要通过历史课堂教学实现爱国主义精神价值的培养,并将宏大的视野和崇高的理想建设容纳如到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必须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良,使学生能够融入到教学氛围之中,从而完成感受和感染。
笔者发现,初中历史教学环境中学生缺乏兴趣的主要原因在于无法直观感受到历史发展情况和真实历史事件,历史教材当中的历史知识与自身所处的年代较为遥远,因此历史知识成了十分枯燥的记忆点,学生怀揣着应付考试的心态来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势必会造成无法从历史学习当中收获感动和成长[1]。因此笔者强调,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借助情境式教学法,对学生的学习加以引导,从而帮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同时,感受历史精神、认识历史文化、产生历史感悟。
例如在进行《辛丑条约》的历史课程教学时,教师首先应当明确马关条约所处的历史背景当中中华民族所表现出的形势变化规律,在教学当中,教师应当通过充分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时代背景,并让其感受到不平等条约为中华民族带来的屈辱,同时形成对于侵略和压迫的愤慨。对于学生来说,如何在课堂教学当中形成参与度,是教师应当考虑的问题。笔者提出,教师在进行教学当中,除了可以将《辛丑条约》所对应的庚子国难以历史纪录片和历史剧场演绎相互结合的方式,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和兴趣之外,还可以通过形象展现的方式,对《辛丑条约》当中的条款内容进行呈现,不平等条约当中的赔偿条款可以通过转化实物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到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的恶劣情况,增加学生立志报国的爱国情怀。
二、课外活动中的直观历史接触
初中历史教学所面对的初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阶段,他们对于新鲜事物十分敏感,同时他们有着与成年人不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以往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来说,缺乏直观体验和直观感受,是造成历史教学枯燥乏味的主要原因,因此结合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笔者提出了基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课外活动计划。博物馆、纪念馆等,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直观表现,通过对博物馆、纪念馆的参观,能够帮助学生从历史视角出发,对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课堂中所学习的历史知识进行相互融合,从中收获感受和共鸣。
三、在丰富的教学素材中感受爱国主义情怀
在进行历史教学实践时,需要借助丰富多样的素材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并逐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因此,我们认为丰富的教学素材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础。初中历史学科涉及的知识类别较多,主要有世界史、地理气候、中国现代史、市场经济、科学技术等多种内容,能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历史知识教学,逐步挖掘历史教学功能,加强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间的联系。上述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讲有一定探索兴趣,这就促使学生自觉参与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爱国主义教育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使学生对国家地理环境、文化发展有充分了解。而在丰富的历史教学素材中,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介绍通过文字形式展示出来,是学生了解中国优越地理环境的重要途经,并且教学素材中还涉及中华文明、各产业发展历程等内容,促使学生真切感知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各领域取得的成就,可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爱国热情,引起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具体来说,内容丰富的历史教学素材,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的根本前提,实际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要充分利用教学素材,使得学生充分了解国家在不断发展下发生的变化,能促使学生从心底里对祖国忠诚,是历史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主要目标。
四、合理利用时代信息
利用时代信息是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能培养学生时代精神,使其产生强烈的爱国情感。爱国主义有明显的时代特征,随着时代进步有所改变,对于学生来讲,要求其能在教育实践中明确当今时代下的爱国主义具体内容,能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对应相应的爱国主义内容,如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抗洪精神或是两弹一星精神,都是需要我们传承的民族精神,都体现出爱国主义精神,是结合时代特点产生的爱国主义内容,还要在不断实践中加以完善。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立足世界之林的关键,而爱国主义教育能实现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展。在历史教学实践中,需要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教育内容,选择能体现这一阶段爱国主义内容的教学案例,即是利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从中提取爱国主义教育有关信息。另外,还可根据学生学习特点,为其组织主题明确的实践活动,如以爱国为主题的故事会和以历史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竞赛等活动的开展,能丰富爱国主義教育实施途径,对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有重要意义。上述教育活动的设计,可鼓励学生挖掘爱国主义内容,加大对其自身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是初中历史课堂常见的教育形式,能为爱国主义教育发展注入活力。
结论: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教学的开展,应当以引导学生形成信念和共鸣来实现爱国主义情怀教育培养的实现。传统历史教学单纯的历史知识灌输,不符合素质教育阶段对于学生能力、信念培养教育的要求,对于教师来说,应当不断更新理念,通过重新设计教学策略的方式,使教学资源内容与学生感受和参与相结合,学生能够在情境当中收获体验,才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爱国情怀。
参考文献:
[1]朱玉能.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因材施教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8(32):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