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经济处于稳步上升阶段,而有关法制方面的建设也在逐渐完善,我国作为法治大国,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就必须将“法治”贯穿至始终,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社会生产秩序。法治文化主要是指与法治相关、可以充分体现出法治思想的一种文化形态,且与人治文化相互对应,其核心主要是围绕着现代人的文化共识、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的探讨认识。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文化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思考,并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今后开展的各项工作提供宝贵经验。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治文化 法治意识
作者简介:李大伟,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D6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2.119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如何推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国家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而为了保证社会公共秩序、减少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使得人们可以充分了解法律底线,并树立起自觉的法治意识,严格遵循相关的法律制度,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有利条件。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理论分析
(一)法治文化概念
在改革开放后,我国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之路,并且围绕这一核心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政策,而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法治文化建设已然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如何在法治文化中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也已经成为相关部门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与核心内容 。法治文化是随着新时期而产生的具有新质含义的重要概念,在理论方面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而在2006年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也被正式提出,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奠定了有利基础。法治文化这一概念,主要是基于文化研究、法律文化研究等基础上而产生的一种特定文化概念,在对其概念进行理解的过程中首先是注意到法治文化的概念极为宽泛,并不是从单一方面而做出的具体解释,而是从全局角度出发提出的概念,这一概念自身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与价值判断标准,同时也是一种与人治文化相对立的文化形态,通过将这一概念引入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可以实现当代社会向现代化法治社会转变,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有利基础。
(二)法治文化结构要素与基本特征
一般情况下法治文化所包含的内容较为广泛、丰富,且可以分别从广义、狭义、中义几个方面进行不同的分析,而在文化结构方面也存在着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两种。若是在广义上进行分析,则法治文化结构可以被划分为法治精神意识、法治规范制度、法治行为方式、法治物质载体四个层次,然而若是从狭义上进行分析,则是将法治精神意识作为一项核心内容,其每一个层次又被分为多种内容 。这也就使得法治文化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且独属于基本层面的特征:第一,都市先导性特征。法治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是围绕城市为核心,城辐射状向城市外部发展,这主要是由于城市作为经济、政治中心,信息传播相对较快,为法治文化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二,形式合理性。法治文化是时代发展与进步的产物,因此其形式必将具有合理化特征,只有这样才可以适应当下时代发展的特征。第三,内涵价值优位性。由于法治文化自身具有鲜明的价值文化,同时将公平、正义、自由、平等、人权等作为基本的价值要素,因此在内涵方面必然具有优位性特点。第四,民主共识性。民主与法治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法治又是在遵循多数人意志上而产生的,是现代民主政治文化的重要体现。第五,社会主体广泛参与性。法治可以为社会主体提供完善、良好的制度保障,同时也会积极引起社会多数群众的广泛响应,可以说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社会主体积极参与其中,法治文化才具有意义,因此在新时期下,法治文化具有广泛参与性特征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实践分析
为了加强法治社会建设,并且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融入其中,政府部门在今后开展各项工作的过程中,就需要将法治文化进行实践,使得法治文化可以普及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法治社会的建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根本保证。
(一)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为了使法治文化可以进一步普及,相关的宣传教育工作必不可少,这就需要政府机关在今后开展各项工作的过程中将法治宣传教育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内容,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同时创新宣传教育形式。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政府机关可以利用网络来开展相关的宣传工作,使得宣传教育工作效率得以显著提升 。与此同时,网络的发展也使得各种负面信息散布到社会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法治文化实践与宣传,因此针对网络欺诈、网络谣言等负面信息,也需要及时作出处理,进而营造出良好的网络环境,使得网络可以成为法治文化传播的载体,加快法治文化的传播。
(二)培育公民法治文化
公民是现代社会人们的一种法律身份,同时也是对于公民身份做出的肯定,明确了公民是国家主人的地位。因此在今后开展各项工作的过程中,政府应将培育公民法治文化作为一项基础性内容,使得法治文化在今后发展的过程中可以贯彻至社会生产与发展始终,进而为推动我国社会发展与进步、构建法治社会奠定有利基础。
(三)实现文化自觉与综合创新
已故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与哲学家张岱年先生在长期研究的过程中,提出了文化自觉与综合创新这两项重要概念,而这两个概念也可以同样被应用至法治文化实践中。文化自觉主要是指对于自己生活的领域,其本土文化也需要充分了解,同时还需要具有充足的自信,需要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将这些外来文化融入到本土文化中,充分展现文化的包容性特点,因此法治文化在今后实践的过程中也需要进行延伸,与其他文化相互包容,相互发展 。综合创新则是主要指在进行文化创新的过程中,不应受到东西方文化方面差异的限制,而是应该结合双向发展的优点进行综合发展,使得法治文化内容在今后可以得到进一步丰富与拓展。
(四)培养公平公正的司法法治文化
为了将法治文化贯穿至整个社会生产中,政府部门就需要加强对司法法治文化的完善,使得司法机关更加公平公正。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推进司法体制变革的方式,对于不利于维护司法公正性的相关法律制度进行处理,同时针对司法、执法等进行强有力的监督,杜绝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已经发现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严格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在此基础上,对于执行效力良好、可以高效贯彻法治文化的检察官、法官、执法人员、律师等进行表彰,宣扬正能量,为法治文化传播创造有利条件。
三、结论
综上所述,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是时代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只有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才可以将法治渗透到社会生产与人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使人们可以进一步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减少违法犯罪情况的出现,从而达到构建和谐、幸福社会的这一目标。因此,在今后发展的过程中,相关部门与专业人士不仅需要加强对法治文化的理论研究,同时还要通过实现文化自觉与综合创新、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培养公平公正的司法法治文化等多种方式,使得法治文化可以真正落实到各项工作中,从而加快法治文化建设进程,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有利基础。
注释:
孙育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理论与实践.学习与探索.2014,11(4).61-66.
王燕紅.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认同理路分析.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4(1).66-69.
梁光晨,谭冰涛.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7, 13(6).10-12,15.
刘雁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构成要素.社会科学家.2014,15(11).32-35.
单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研究.潍坊学院学报.2015,11(1).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