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教育要着力培养孩子的创造性

2019-03-27 11:44白舒绮
关键词:幼儿美术创造性教育

白舒绮

【摘要】 幼儿美术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为将来成为创造性人才打下基础。笔者分析了孩子美术创造能力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幼儿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幼儿美术教育如何帮助孩子培养创造力提出了几点方法。

【关键词】 幼儿美术 教育 创造性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3-150-01

美術教育包含观察能力,审美,想象,表达和创造力的培养,对于孩子来说,美术教育有助于孩子认识外在世界,表达丰富的内心世界,总而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幼儿阶段是培养创造能力的黄金阶段,家长和教师的正确引导,可以激发孩子大胆想象,通过美术创作勇敢表达,有助于在幼儿阶段奠定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基础,并让孩子变得更加自信,聪明。

一、幼儿创造性的培养对美术教育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幼儿美术教育中是首要的能力,有助于孩子未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幼儿教育是孩子的基础教育,在幼儿阶段注重孩子创造性的培养,既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又符合幼儿身心发展需要。抓住这个黄金时期,积极探索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孩子创新的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对世界的认识,才能不断激发孩子的潜能,开发孩子的智力水平,健全自己的人格,未来成为高素质人才。从幼儿发展阶段来看,孩子有积极的表现欲,不会受到规范的影响,而美术具有很大的开放性特点,孩子可以通过色彩和线条天马行空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左右大脑的作用不一样,右脑掌管着人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发散思维,幼儿阶段充分开发是其他年龄阶段无法替代的。美术可以通过实际动手培养孩子大脑,眼睛和手的协调能力,还可以帮助孩子进行情感宣泄,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孩子在幼儿阶段无法运用抽象思维进行思考。而想象力具有随意和跳跃的特点,孩子利用想象力进行创造符合孩子的思维发展特点,同时也是成年人不具有的优势,可以激发孩子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作品。

二、我国幼儿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美术教育僵化的教学模式

很多美术老师思维僵化,教学模式单一,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太过注重孩子的模仿能力,把物品画得像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阻碍了孩子创造性的发挥,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和个性化发展。授课老师过多的讲解和示范以及在孩子作品上过多的指导,让孩子的思维变得固化。比如在引导孩子联想太阳像什么的时候,教师告诉孩子想蛋黄,像皮球,让孩子的想象力受到了限制,并依赖于教师的想法,自己缺乏主动思考,让孩子本该丰富多彩的想象力受到扼杀,长期局限在有限的范围内。长此以往,孩子只能按照常规画出红色的苹果,黄色的香蕉,白色的云朵,蓝色的大海,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平庸化,很难发掘孩子的艺术潜能。

(二)家长落后的教育观念

不仅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误区,家长在孩子的培养方面也存在一些误区。比如,出于虚荣心的目的培养孩子多方面技能,抱有这样的观念让孩子学习美术更加注重孩子画的是否形象生动,用家长的眼光和评判标准判断孩子画的好不好,忽略了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如果构图和用色不够“准确”,家长还会指责教师。家长落后的教育观念也给教师带来很多额限制,让孩子不敢发散思维和自己创作。

三、幼儿美术教育中创造能力的培养方法

(一)美术教师革新教学观念

幼儿美术教师要革新教学观念,不要从传统的角度干涉学生的思维。要注重对孩子思考能力的培养,让他们独立思考,大胆想象,通过自己去解决问题,完成创作,避免孩子受到成人的影响形成固定思维,只会模仿,缺乏想象力。当然,在美术课上,教师还是要传授给孩子基本的绘画方法,但是创新的教学方法也是教师不能忽略的方面,要有目的的培养孩子的主观性,鼓励孩子表达自己丰富的情感,并即时赞美孩子的闪光点和独创性,让他们感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

(二)营造自由的学习氛围

观察能力是创作的基础,幼儿由于处于特殊的年龄阶段,对事物的认识相对单一,教师要丰富美术素材,注重引导孩子多去观察,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主动探究丰富多彩的世界,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扩展孩子的认知范围,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在教学素材的选择上要从孩子可以理解的角度出发选择生活中的素材,便于孩子日常观察。教师要注重自由氛围的营造,让孩子在开放的环境感知世界,感受到轻松和愉悦,才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为创造性思维打下基础。

(三)运用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各种各样的绘画形式可以激发幼儿创造性。美术教育者要善于在课堂运用多种教学形式。首先,可以设置不同的主题,包括节日,人物,动物等等,再比如剪贴画,制作绘本,记录日记画也是可以应用的主题。教师只需要解释清楚主题是什么,不用规定表现手法和内容,让孩子自由发挥想象力,每个人都可以表达自己想表达内容。很多孩子会创造出奇形怪状的作品,这些都是成年人无法创作出来的宝贵创意。其次,孩子的审美和内心世界也是多样化的,平时可以给孩子讲一些童话故事,给孩子寻找更多素材让孩子通过创作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教师和家长从而可以更了解孩子。最后,教师可以给孩子设置多种游戏,寓教于乐,让孩子在简单的游戏中进行动手。每个孩子都是小艺术家,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表达,创造出很多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作品。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创造性能力对于美术教育和孩子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育工作者要革新自己原有的教育观念,给孩子营造自由表达的氛围,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不断发掘孩子的潜能,更加适应创新型社会的发展需要。

[ 参 考 文 献 ]

[1]孙成娥.幼儿美术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7(105):191-191.

[2]黄秀琴.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幼儿创造性的培养[J].学周刊,2016,29(29):228-229.

[3]朱华.试论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幼儿创造性的培养[J].都市家教月刊,2016(9):224-225.

猜你喜欢
幼儿美术创造性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浅谈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
幼儿美术的培养与智力开发
浅析幼儿美术游戏与教学优化整合
幼儿美术教育“麦当劳化”现象对策分析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