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杨
[摘 要]2008年2月2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将京剧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程之中。自此,中小学京剧课堂便如火如荼地在全国开展起来。中学教师应指导中小学生在京剧班里学习、成长,通过总结该过程中之成功经验与不足,提出教育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京剧;京剧班;“口传心授”
[中图分类号] G633.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03-0084-02
京剧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被视为“中国国粹”。京剧以西皮、二黄为主,又称“皮黄腔”,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京剧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著名的文艺评论家傅谨先生说道:“京剧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表征之一。相对于超越了特定地域审美趣味的昆曲而言,京剧更多的是特定地域文化的产物;相对于昆曲所代表的文人士大夫趣味,它更接近于底层和民间的趣味,其剧目系统更充分体现出其历史叙述的民间性或曰草根特性。”英国著名戏剧理论家和舞美设计家爱德华·戈登·克雷也提到:“中国京剧已经比西方其他戏剧更能成为一种独立而优秀的艺术形式。”
2008年2月2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将京剧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程之中。在修订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增加了有关京剧教学的内容,确定了15首京剧经典唱段作为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内容,于2008年3月至2009年7月在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等10个省市进行试点工作,并逐渐在全国展开。为何教育部要将京剧文化融入中小学教育教学当中呢?一方面,虽然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但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网络、影视等新媒体的蓬勃发展还是给京剧文化的传承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不受青年观众欢迎,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要想使其代代传承下去,学京剧就要“从娃娃抓起”。京剧转变为教育教学中的一大课程,便有了丰厚的土壤来使人们懂戏、学戏、传承戏;另一方面,京剧中,无论是传统剧目,还是近现代新戏,都体现出政治、道德、审美等各方面的教育价值观,换言之,它是一门以演员的角色扮演为手段来表现生活的综合艺术。因此,京剧进中小学课堂对学生素质教育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自此,京剧进中小学课堂便如火如荼地在全国开展起来。笔者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几年来亲眼见证了中小学生在京剧班里的学习、成长,看到了所取得的教学成果,深感欣慰。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总结本校推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过程中的经验,提出教育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此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课程门类需多元化
京剧班的课程设置需根据京剧文化艺术的内容与形式来制定。京剧的四大表演手段分别为:唱、念、做、打。唱指演唱、唱功,而不单单指普遍意义上的演唱,唱要唱得有板有眼。整个戏曲艺术的演唱对声调、吐字都讲究起承转合的韵味,有了这个“味儿”,京剧才能称之为京剧,昆曲才能称之为昆曲。因此,“唱”是戏曲艺术的核心所在。“念”指的是音乐性念白,类似于歌剧中的“宣叙调”。余叔岩先生曾说道:“唱的最高境界就是念。”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说:念的最高境界是唱。因此,念白不能和平时说话一样,念要念得抑扬顿挫,要富有节奏感、旋律感与音乐性。念白和演唱一样解释了剧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与情感情绪,因此念也要念得活,念得有生命力。“做”指的是做功,泛指表演技巧,一般又特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演员在创作角色时,手、眼、身、步各有多种程式,翎子、甩发、水袖等也各有多种技法。“做”是戏曲艺术区别于其他表演艺术的主要标志之一,演员要细心揣摩角色的性格、年龄、身份,在各个情节中的心理活动、情感表达,才能“做”到位,“做”得美,“做”得有感染力。而“打”则指的是武功。演员要功底深厚,善于运用高难度的技巧,还要准确地将人物的精神面貌和神情气质展现出来。唱、念、做、打是戏曲演员的基本功底,从小就要开始培养,基本功打得扎实,对人物的角色刻画才到位。
因此,京剧进中小学课堂,使学生从小就接受京剧的全方位学习,也就意味着其课程设置的多元化趋势。除了要涵盖“唱、念、做、打”四样内容,还应该使学生对京剧文化的发展脉络、京剧剧目的题材囊括、剧中各个人物具有的不同魅力等方面有细致的了解。笔者认为,京剧班的课程至少包含唱腔、形体与京剧文化三类,“唱腔课”囊括了四大表演手段中的“唱”“念”;“形体课”也可称为“身段课”,包含其中的“做”“打”,当然“打”的部分在普通小学(而非武术学校)中教学比重不高,但可酌情邀请专业教师教授几套简单的武术动作。“京剧文化课”以学习理论知识为主,中小学生不仅可以在这门课上学习到京剧艺术的历史渊源、各个行当流派的形成与发展及剧目精粹欣赏,还可以了解到各个行当的演唱现状,以及文、武场伴奏的各类乐器。
二、以“口传心授”为主要教学方式
京剧传承的方式是“口传心授”,师傅口头或身段示范给徒弟,徒弟内心领会。京剧大师梅兰芳在回忆录《舞台生活四十年》一书中提到:“吴先生教唱的步骤,是先教唱词,词儿背熟,再教唱腔……吴先生认为每一段唱,必须练几十遍,才有坚固的基础。如果学得不地道,浮光掠影,似是而非,日子一长,不但会走样,并且也容易遗忘。”梅先生的这段回忆表明,那个时代学戏是没有乐谱的,主要靠“口传心授”的方式来教学,并且要求学生要反复地练,直到铭记在心。京剧的传承与发展略带机械化,需要有样学样,但值得庆幸的是,有的学习者自己在京剧中钻研,创新了极具个性化的表演形式,因此,京剧表演艺术各成一派,代代相传。
与民国时期的京剧传承不同,如今印着大量经典剧目的乐谱被保留下来并反复印刷,影像资料也丰厚富足,这为京剧学习者提供了诸多便利。但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让其完全根据乐谱或视频影像学习却不是一个好办法。先不说中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未达到成人的程度,在本土方言比较浓厚的地区,学生学习一种完全跟自身语言、文化相异的表演艺术难上加难。比如对于操闽南语系厦门话的学生来说,如何摆脱方言的影响是其学习京剧最大的难题。在这样的情形下,教师一句一句的“口传心授”显得尤为重要。在唱腔课上教学时,教师需更注重念白的教学,更要将唱腔的部分念着教。如此,学生能亲身聆听与感受到京剧的语言魅力,也有利于了解本土方言和京剧念白的区别。笔者还建议教授唱腔、念白的教师要分别熟悉闽南语与京剧京白、韵白的关系,这样才能在教授时因材施教地使每一个学生的京腔都够味儿。
综上所述,京剧进中小学课堂有着深远的文化与教育意义,对于“国粹”的代代传承有不可泯灭的推动作用。在此过程中,不同学校的教师、教研团队需要考虑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目标与内容的调整。笔者针对课程门类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提出了较为细致的有效策略。京剧进中小学课堂之路任重道远,但前景无限美好,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 参 考 文 献 ]
[1] 二十一世纪世界戏剧生命态势[EB/OL].中国艺术网,2013(8).
[2] 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
[3] 程砚秋戏剧文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 诺 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