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琳
[摘 要]英语课外阅读对于英语学习有着重要作用,但调查显示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的情况不容乐观。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建立QQ 群,通过开展每日签到反馈、每周线上讨论、每周线下任务等英语课外阅读活动,促进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关键词]英语;课外阅读活动;学习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01-0030-02
一、活动实施的背景
1.开展英语课外阅读的必要性
阅读是吸收英语语言材料、增加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的重要手段。英语课程标准中五级阅读目标明确指出,学生英语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同时,课标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尝试阅读英语故事及其他英语课外读物”。因此,英语课外阅读对于英语学习有着重要作用,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意义重大。
为了解学生英语课外阅读情况,笔者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问卷的调查对象是太仓市某中学初二年级的学生,调查共发放问卷107份,回收有效问卷103份。调查结果如下:
初二的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英语阅读技巧和词汇量,能够进行一定的自主阅读。与初三的学生相比,初二的学生没有中考压力,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英语课外阅读,然而如表1所示,绝大部分的初二学生英语课外阅读存在缺失现象,由此推断,整个初中阶段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情况不容乐观。
针对课外阅读缺失这一问题,笔者进一步对阻碍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的因素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缺乏阅读指导和阅读兴趣是阻碍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的两大主要因素。因此,如何给予学生有效的阅读指导并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成为扫除学生英语课外阅读障碍的主要难题。
那么学生期望得到哪方面的阅读指导呢?笔者进一步展开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期望得到的阅读指导多为文本理解方面的指导。因此在设计阅读活动时,首先要考虑选择学生读得懂的材料。
2.构建阅读学习共同体的可行性
学习共同体是指在班级教育活动中,以共同愿景、价值和情感为基础,以合作小组为载体,以真实任务为核心,以成员之间持续、深层的合作和互动为途径,最终实现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学习组织。学习共同体遵循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符合马斯洛需要理论与群体动力理论,它通过改变教学内部的人际关系,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内驱力与积极性,从而保证学生自觉从事学习活动。
在阅读活动中构建学习共同体,通过共同体内成员的体验、实践、探究、合作等,既可以督促成员完成阅读活动,又可以通过让学生共同完成阅读任务,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知识内化,同时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的实施
1.每日签到反馈
参与活动的学生一共22人,分R、F兩个群进行签到,两个群均设群主一名,协助教师。R群共12人,群内分为3个小组,每天由组长统计本组得分,由群主将小组得分在群中公告。F群共10人,群内没有进行分组,由群主统计个人得分。第一周统一阅读《欧·亨利短篇小说》,第二、第三周自由选择阅读。教师每天就签到情况进行反馈并上传。两个群的签到情况如下:
统计显示,R 群学生均按时完成活动;F 群4人按时完成,2人中途放弃,4人延迟完成活动。R群完成活动的学生均分为4.12,F群完成活动的学生均分为4.33,由于反馈由同一教师采用同一标准打分,因此两个群完成活动的学生阅读质量没有明显区别。由此可见,对于阅读能力基本相同的学生而言,组成学习共同体有利于阅读的持续进行和顺利完成。
2.每周线上讨论
每次讨论均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自由讨论,了解学生近期阅读的状态及任务完成情况;第二部分为阅读理解,主要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设置包括内容理解、主题探讨、背景知识拓展等方面的问题;第三部分为分享答疑,学生间分享好词好句及自己本周最满意的一次签到,同时提出阅读疑惑并讨论解答;最后一部分是总结,由教师总结本次讨论情况,并由学生据本次讨论情况,对下次讨论提出形式、内容等方面的建议。
结果显示,在三周内,分为三个阅读小组的R群参与讨论的比例呈递增趋势,而未进行分组的F群,学生参与讨论的比例大体呈递减趋势。由此可见,组成学习共同体有利于阅读讨论活动的进行。
3.每周线下任务
本次活动共设置了三个周任务和写一篇活动感想的写作任务。第一周任务是选择《欧·亨利短篇小说集》中最喜欢的一则故事进行缩写,其中R群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修改再上交。第二周要求学生选择所读书中最受感动的一段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其中要求R群学生组内所选内容一致。第三周要求R群学生以阅读学习共同体为单位,F群学生自由结合,根据所读内容进行英文短剧的编写,同时制作PPT、道具等,于开学一个月内在班级进行公开展示。
结果显示,组成了学习共同体的R 群学生,三次任务都能全员完成,并且在相同评分标准下,完成质量在递增;没有组成学习共同体的F群学生,完成率在递减,完成质量也有下降趋势。由此可见,组成学习共同体有利于阅读活动的开展。
三、活动回顾与收获
在本次暑期课外阅读活动结束后,笔者分别对参与的学生进行了一次访谈,访谈主要内容为:你这21天来印象最深刻的事是什么?你最满意的是哪一次签到或任务?本次活动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觉得这次活动做得最好的和考虑欠佳的一点分别是什么?以后还有类似的活动你会参加吗?
访谈反馈显示:
在自愿的前提下,有22名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并且其中有20人顺利完成了21天的阅读活动。期间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阅读中的问题也能够得到及时反馈和解答。
活动中学生克服困难,顺利完成21天的挑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增进了师生间的互动、生生间的合作。
在活动最后的个人感想写作中,参与活动的学生大都表示会将剩余的书看完,并表示在这次活动中收获的不仅是好词好句好故事,更是做人做事的态度、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同伴间的友谊。
四、活动反思与建议
笔者根据学生签到、任务完成情况,最后的访谈及自身的反思,对今后的英语课外阅读活动开展提出如下一些建议:
首先,阅读活动开始前应充分分析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选择适宜的阅读材料,设计有趣、有效的阅读活动。
其次,组成学习共同体,通过共同体间的竞争和共同体内的互助,促进阅读活动的持续、阅读任务的完成和阅读质量的提高。
再次,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文本解读能力。这样才能够引导学生关注阅读过程,内化信息并输出;关注文化内涵,提高人文素养;关注深层理解,提升思维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斯蒂芬·克拉生.阅读的力量[M].李玉梅,译.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2012.
[2] 王艳荣.基于文本主线的初中英语读后拓展性活动设计[J]. 英语教师,2016(18):42-44.
[3] 朱萍.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
[4] 赵尚华. 初中英语教学关键问题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