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军 唐伟娟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当前的课堂教学特别是公开课、展示课,大多存在着形式主义、功利主义,“作秀”不厌其烦,表面热闹非凡,片面注重形式生成,过于追求完美……,其中的“精彩纷呈”让人不得不长叹一声:语文教学要说爱你不容易,难道我们的语文教学真到了只有“作秀”才能“精彩”的地步了!于永正老师说过:“我们要把语文课上的简单,就是读书、识字、就是朗读、背诵,就是教他们写作文”,“没有听课的时候,你关起门来,一个一个的过,每个人都要把书读熟,好的表扬,不好的批评,就这么简单的教,为什么不行?”其实语文教学并不是复杂无度,语文课也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难教难学,只要我们冲出“误区”,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返璞归真。要把语文课上出原汁原味的语文味来,就应该静下心来,抛弃浮华,引导学生充分的朗读,领悟语言文字的美,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质,归回语文教学的常态。
一、关注语文学习本位,注重语文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一些语文教师误认为关注学生阅读体验就是开展实践活动,于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安排了游戏、表演、实验、操作、绘画、唱歌等活动,不进行词句辨析,不积累精美语句,整节课注重形式,热热闹闹,收获甚少。例如我听过一位教师执教的《找春天》一课,这位教师在引领学生认读生字、通读课文之后,就播放有关春天的视频,让学生欣赏春天的自然风光。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诵读课文的就练习诵读课文,喜欢画画的同学就画一幅春天的图画,喜欢音乐的同学可以唱春天的歌曲,还可以配上舞蹈等。最后,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再如课堂上撇开文本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交流搜集来的信息,只是用很短的时间进行本文的学习,这一主要的语文学习过程只是草草而过,蜻蜓点水,像这样把语文文字的理解、感悟、应用放在次要地位的语文教学屡见不鲜。同样有这样一个案例:教学《北京》这课的时候,一位教师在学生学习生字、朗读课文以后,然后让学生交流自己在课前搜集的有关北京的资料。有的学生介绍北京的历史演变、民情风俗以及现代发展等文字资料;有的学生展示著名的建筑物、风景点等图片资料;还有的学生要播放《我爱北京天安门》等音像资料。
通过这两个案例我们很容易看出,这些课堂教学真可谓生动活泼、热热闹闹,对培养学生搜集信息能力、综合学习能力会带来一定的益处,但是我们仔细想来,语文教学的实践主要是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并不是组织简单的游戏和画画、唱歌等活动。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如果过早地脱离文本,过多地组织一些非语文活动,不仅影响语文教学基本任务的完成,还会直接影响学生情感的深入体验。语文教学虽然也包含“知情意行”等很多的内涵,但是语文课毕竟有自己的专门任务就是学习语文知识,练习习作等。其实,在教学这两节课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抓住课文的中心句,在引导学生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发现、想象、赞美大自然的美和首都北京的美,让学生在创造性体验中感受美丽的景色和优美的语言。语文课堂要毫不“越位”地“自扫”语文的“门前雪”的却是很难做到的,但是语文课毕竟是姓“语”属“文”,因而关注“语文”的本位应该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首要坚守。
二、精简语文课堂提问,留足思考时间
当前很多的语文阅读课很多时候变成了“文学分析”课,一篇课文往往“分析到骨子里”,体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不超越作者的思想就不算到位。然而正因为阅读教学分析过细,教师领着学生像嚼口香糖一样去“咀嚼”课文的每一个段落甚至每一个词句,这样我们的语言文字就会变得索然无味、如同嚼蜡。例如,在教学《给予树》一课的时候,在学生初读课文、认读生字以后,有一位教师设计了一连串的问题引导学生阅读:金吉婭为什么买棒棒糖?难道她不想给妈妈、哥哥、姐姐买更好的礼物吗?她为什么要给陌生的小女孩买洋娃娃呢?妈妈为什么说金吉娅送给了她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问,不停地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内容来回答,教师在课堂上没有给学生一些细心品味、思考的时间,整整的一节课在师生紧张的一问一答中结束,显然这样的课堂仅仅是为了提问而提问,没有达到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的目的。
真正优秀的语文课堂应该是简洁的,最为执教者看重的是能否真正有效的落实。有一次听省级优质课的时候,一位教师是这样设计《林冲棒打洪教头》的问题设置的:“什么样的林冲?什么样的洪教头?”只是设计了这么一个专题。学生在课堂上一步步归纳总结出了林冲的品质(谦虚、艺高、机智等)和洪教头的特点(骄傲、自负等)。而且在引导学生认识洪教头时,由于已有先前研究林冲的过程作“范式”,所以用的时间比较短,效果也很好。这位老师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研读专题引导学生研读课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再如,一位老师在执教《月球之谜》的时候,为了让学生了解月球的神奇魅力,通过播放人类首次登月的视频资料,创设情境,带领学生“初登”月球,并且紧紧围绕“!?……”三个标点符号,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再登”月球,感受月球的神秘之处。应该说这位老师设计的问题简洁明了,这样简洁明了的问题才能成就课堂的成功,也才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达到“删繁就简三秋树,灵异标新二月花”的境界。
三、加大语文阅读力度,领会言外之意
语文教学的臃肿我们作为一线教师都有一些亲身体验,所以要把我们的语文课堂消肿、减肥是现今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例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渗入课堂的方方面面。多媒体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它集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等多种信息于一体,对于我们的语文传统教学有着很大的补充,有利于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课堂的学习,确实起到了无法比拟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一部分语文教师使用多媒体的目的不明确,仅仅是为了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导致语文课堂看上去热闹非凡,占用了不少的课堂时间,但是到了下课的时候,学生对整篇课文还没有阅读到两遍,更不用说在课堂上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研读文本了。现代多媒体技术是不能完全代替学生的自主感悟的,也不能取代教师的引领和讲解的。电子信息的急速扩张使我们学生的眼球和思想完全被投影屏幕所吸引,课文反而成了课堂上被遗忘的角落,语文课成了学生不假思索的囫囵吞枣,而不是慢慢的品味咀嚼。所以,我们作为语文教师要保持一种古典意识,在课堂上尽量少给孩子们用录音、录像、课件、网络,更不能为了赶时髦而滥用课件,决不能让我们的课堂一“电”到底,从而失去语文的本真。
理解一篇课文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多读,因为只有在和语文文字直接碰撞才能从语言情境中获得美的享受,才能领略到表达艺术的“无限风光”。例如,著名特级教师孙双全“送别组诗”的教学,对诗意的理解就采用了“粗放型”的教学策略:第一首诗《赠汪伦》的意思就让学生自己来说;第二首诗《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意思教师说前半首,学生说后半首;第三首《别董大》,把诗的解释印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学;第四首《渭城曲》则是直接由教师说出诗的意思。由此淡化了对诗句的理解,因而学生就有可能把时间放在反复诵读上,从整体上去把握古诗的内涵。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了诗意,感悟了诗情,还古诗教学本来的面目,有效地达成了古诗教学的目标。
古人把学习看成“读书”“念书”,实在是抓住了语文学习的关键,只有“熟读”才能“精思”。“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些都是古人读书的经验之谈,至今有着积极的意义。语文课不能没有琅琅的读书声。我们的语文课应该以读为主,通过读来解决语感问题。很多课文学生可以通过读,读出我们需要在课堂上讲的东西。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大量阅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中品评感悟以及体味语言文字之美,用心灵和作者直接对话,从而领会作者的言外之音,意外之境。
褪尽耀眼铅华,回归语文本色,是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让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静静地自学倾听,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动眼,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个人的独特见解,开展激烈的讨论,让学生在认知冲突中感悟、提升、体验,使语文课堂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达到动与静的和谐统一。
魏文军,唐伟娟,山东省沂源县土门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