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亮
(阜阳师范学院 美术学院,安徽 阜阳 236000)
皖北地区位于淮河流域的中段,具有淮河流域的典型特征,民间美术种类较多,其中,代表性的有界首的彩陶、阜阳的剪纸和彩塑泥人、淮北的泥塑等等。这些民间美术大都以手作为主,与其他传统的手工艺一样,都是以经验相传。随着社会的进步,机器化生产的速度远远地超过了手作,导致传统的手工艺在经济市场中受到了冲击。而以手工艺谋生的人们开始寻求新的出路,以至后继者所剩无几。这种现象不仅在淮河流域的民间美术中发生,全国各地的许多传统手工艺都面临着人亡艺绝的危险境地。这样自然丢失是非常可惜的,从遗产保护和文化传承考虑,对传统手工艺进行保护,不能让它们因本身特有的脆弱性而导致消亡,因为很多遗留手工艺具有不可再生性。所以,应该采取刻不容缓的态度,抢救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使得民间传统手工艺这一宝贵财富得以留存。
1997年,国务院发布《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列》,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2005)18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1],这几份文件的下发,正式以政府的名义启动了保护工程,并提出建立国家、省、市、县等各级别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可以看出,政府已经意识到民间美术中传统手工艺的重要性,并重视对来自民间的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保护。国际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升到了更为突出的地位。因此,抢救和保护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保证文化多元的前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是中国文化界和社会整体的义务和职责,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积极响应。皖北民间美术已经受到了相应的重视,但目前总体规模依然不大,并且面临传承的困难。位于临淮境内的泥塑、淮北境内泥塑手工艺,在2014年被列为安徽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为了使这些濒临消亡的传统手工艺技艺能得到进一步保护和传承,继而创新发展下去,亟待通过对这些传统手工艺进行详细的田野调查、信息收集归纳、并建立历史遗存档案,从而提出更加完善的保护策略。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强大背景下,生发于农耕文明的民间文化,正面临着大面积的被遗忘、被破坏,甚至是完全消亡的严重威胁。在田野调查中发现,皖北彩塑泥人的经营呈现分散状态。在界首市境内,彩塑泥人工艺渐渐不成规模,已经以零散为主,目前从业人员仅有10人左右,分布在界首的周边地区。比较淮河流域民间美术中的其它几项手工艺,是最为不乐观的状态。临淮泥塑、淮北泥塑也面临相同的局面,从业者寥寥无几,唯有阜阳市境内下辖的颍上县,建有一个古城彩塑泥人厂,以旅游纪念品为主要销售途径,因与市场紧密接轨,而逐渐形成了较大的规模。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流水线的的生产模式不仅快速,而且节约了人力与物力成本,使得产品价格低于手工产品。电脑设计技术也逐渐介入生产,甚至3D打印技术造模也有应用。加上新型的制作材料、新型的材质不断更新,乃至线型一体化操作,花样和工艺远远超过了手工艺的产品。面临价廉物美的多种选择,市场自然而然淘汰了传统手作。目前皖北地区彩塑泥人从业者往往多渠道求生存,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泥人手工艺作品因手作的缓慢速度并没有形成规模化的商品销售模式,因而对于传统的继承以及手工艺的保护是非常不利的。
由于受到经济浪潮的影响,加上传承人的逝去,没有培养好后继者,使得皖北地区民间美术中传统手工艺相继面临失传的险境,让人甚是心痛。在传统手工艺保护中,传承人相当重要,他既是手工艺的承载者,掌握着制作的技术与传统技艺,也是手工艺的主体拥有者。传承人的技艺受到他所处的生存环境、自然环境、村落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必然会将一些感性的认识通过一定的涵化与锤炼,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指导实践形成作品,这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呈现出螺旋式的上升过程。可以说,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不是一时的技艺,而是经过一代代人的口传身授并不断改进的过程,具备了其他文化样式所不具备的原生性与新生性。
由于皖北地区彩塑泥人传统手工艺在师承上一直沿用父子、父女、亲戚等家庭式为主的关系,使得工艺技术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甚至还有密不外传的行业规矩,加上缺少大规模经营范围和资本运作,在经营上很难呈现蓬勃的局面。不能产生好的经济效益,必然难以吸引年轻的继承者。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年轻人对职业的选择往往会考虑经济的回报率,真正爱好传统手工艺并愿意为之坚守的年轻人也愈来愈少、从而出现了丧失传承的纽带群体。随着时间的流逝,伴随从业者的老去,传统手工艺也渐渐陷入了传承艰难的困境。
2014年,安徽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公布,淮北泥塑、临淮泥塑成功入列,意味着这一传统手工艺在淮河流域的民间美术中具有一定的示范性与突破性,也充分显示政府对传统文化、对民间美术保护的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核心、最关键的环节就是传承人的认定和支持。传承人一代代的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也是它的起点与归宿[2]。保证人的当代传承、代代传承才是科学的保护方法。目前,这两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人数较少,并且对目前从业人员进行个人的文本调查、制作经验、个人擅长的内容与题材、传承的师承谱系等也没有进行有效梳理归类,更没有对这一门传统的手工艺技术进行影像数字留存和传播,所以没有形成动态性的保护和活态性的记录。
民间文化有其独有的特性。因为民间文化来源于大众,具有广泛的民众性,才会被民众喜欢并代代相传。尤其是传统手工艺,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有些甚至是传自文字产生之前的文化,比如界首的彩陶,现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史前文化地下考古多处发现,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了泥塑器物出现。如: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古陶井及泥猪、泥羊头等,可以说,约为7千年前就出现了人类早期手工捏制的艺术品。可见,彩塑泥人的历史相当久远。再加上取材丰富朴素,扎根于民间,不仅能反映群众日常生活场景,彰显出乡土气息和田园风光,而且充分运用了民间文化的载体,显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正是因为这种时间的久远性和远古性,才使得民间美术中的手工艺弥足珍贵。
目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的强大背景下,皖北地区彩塑泥人这一珍贵的历史记忆,正在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凭依。冯骥才先生曾提出对民间美术的保护首先要进行源头性记录,才能还原“本真”文化,提出对传承人的源头保护才是科学的保护对策。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公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些以民间的、口头的、手工的、技艺的、游艺的、表演的、世俗的文艺娱乐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被关注,最初被认为是价值不高、意义不大、技艺不精、形式不雅的文化遗产被重新定位后,进入了研究者的视线,民间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也迎来了一个比较好的契机。由此,民间美术传统的手工艺技艺作为民间文化重新获得了一种价值再认,得到全世界人民的认同。推动传统文化向现代化经济下的转型,进一步获得价值提升,除了保护以外,当然还需要建立文化转型的自信。
对传统手工艺存在的复杂的文化背景要有比较深刻的认识。由于传统手工艺属于特定的民族与团体,使得其内容驳杂、形式复杂、意义繁杂。它们的作品来源于民间几千年来的生活习惯、生活的场景、以及生活观念,这其中甚至包括了民间迷信、民间俗信、信仰、宗教、祭祀等多元素的相关综合。对其进行保护,应该把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加以提炼,抓住其地域特征、历史背景及所处的环境,以村落为起点,辐射周边,以形态为集丛,在保护的基础上,达到传播与继承的目的。
格尔兹在《文化的解释》中说:文化是一种通过符号在历史上代代相传的意义模式,它将传承的观念表现于象征的形式之中。通过文化的符号体系,人与人得以相互沟通、绵延传续,并发展出对人生的知识及对生命的态度[3]。在对皖北地区彩塑泥人的文化遗产考察中,重点分析其发展的历史渊源、独特的文化地理空间,从而确定保护与传承的形式与方法。保护的目的不是人为的限定传统僵化不变,而是建立在开放和自由选择的基础上,在保护传统手工艺的文脉不发生断裂的基础上,形成一种自下而上的自发需要。有了底层土壤的滋养,才能保证民间美术的健康生存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以人为载体,具有活态传承的特点,依靠人来继承和发展。对民间彩塑专业人才的保护是对技艺保护的侧重点,由于传承人是文化的主要载体,也是传统手工艺的主角。通过建立民间彩塑专业人才“口述档案”,深入调查专业人才的个人从艺史,加上影像资料采集归纳,使得“口述档案”更加具体和饱满。一方面填补民间彩塑专业人才档案详录的空白,侧重当下的人才保护;另一方面,通过系统的普查,建立详实的档案和数据库,并通过对从业人员的口述实录,进行源头性记录,从而进一步建立有形、有声、有图、有像的活态资料。
口述资料是民间文化的重要内容,将从业人员的记忆转换成文字,才能实现永久的保存。通过访谈的形式,对皖北地区彩塑泥人目前的从业人员进行记录。首先,确定好访谈对象、地点,并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和从业的时间,拟定相关的问询内容。比如:(1)关于师承:你是自学的泥人捏制还是有师傅教你?你们的师承复杂吗,就是说,你们师傅的那个年代从事这个职业的人多不多,有没有一个传承的谱系?师傅教你是手把手教,还是他捏你在旁边观看?泥人捏制传统的做法有什么要求,每次捏之前都要按照这个程序规范操作吗?(2)关于经济收益:你从事泥人捏制这个行业多久了,一般怎么收费,一年的平均经济收入怎样,能维持生活吗,与淮河流域民间美术其它的手工行业相比较呢?(3)行业愿景:对目前的彩塑泥人现状你怎么看?有没有觉得前景堪忧,或者是对前景满意?你希望彩塑泥人能一直传承下去吗?有没有建议性的传承目标和途径,或者说,你认为怎样能够代代传下去?通过这一系列口述文本,建立真实完整的“口述档案”,形成归纳性的设计与思考。
文化的传承要靠社会整体的力量来完成,要鼓励广大民众共同参与的积极性。保护传统手工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保护具有地域性集体性格的民间文化。皖北彩塑泥人手工艺是淮河流域人民大众精神内涵的产物,更是作为一种地域性格的体现、民族文化的象征和认同,被民众所接受。近些年来,以传统的泥塑制作塑造的作品也颇有特色,譬如具有时代生活特征的民间小人物造像、大众喜闻乐见的经典文学作品人物等,对丰富民众生活,对现代文明建设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充分体现民间泥塑艺术传承保护的价值。如《打秋草》《农家娃》《京戏人物》等,鲜活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动态和生活面貌。
任何一种形式的文化都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民间艺术更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民间美术中传统手工艺技艺是在一个区域的社会生活群体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的地方性格,是民间文化中整体性与集中性特征的整合,更包含着长期以来民众生活的经验总结、价值观念、道德约束和行为准则。加强民众参与的民间共同保护意识,重视民众对传统手工艺的自觉保护行为,才能真正实现由一元化走向多元化的保护路径。有了民众的参与保护,保护工作才会更好地扎实推进。
传承与创新要清醒地辨析传统手工艺技艺文化的“主体”“主流”与“主要”的文化意义,并通过一定的方法与途径,更好地继承与发展,从而不断推进和提升,以进一步实现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具体有以下几点:
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民俗复兴和现代社会转型大潮中,民间美术中传统手工艺技艺被界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传统手工艺技艺作为民间文化现象和研究对象,以各种方式被再度“发现”,也使得一些传统手工艺重新回归到民众现实生活中。民间艺人不是为了艺术而艺术,而是有着鲜明的功利性追求,这种功利性不仅指向当地生活生产之需,也指向包括信仰心理在内的民众需求[4]。
1.突破传统的传承方式,让有志于非遗的青年才俊充实创作队伍
首先,对目前彩塑泥人的从业人员要加强培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破除“正统观念”“经典意识”等一元化的保护观念,提倡多元化的发展与保护观念,在传承人的培养上,考虑地域性传承,皖北地区彩塑泥人往往伴随着一个自然居住村落,具有极强的地域性。打破传统的师承方式,让更多的青年人了解认识带有极强的地域文化特色的手工艺技艺。当作一种文化宣传与传播,使更多的人充分了解地方性文化,进而增强他们对地域文化特征的感受,提升文化自信。这是地域认同的一种表征,也是表现和传承乡情有力的手段。
其次,要考虑精神传承,皖北地区彩塑泥人工艺在淮河流域民间美术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体现出浓郁的地域文化性格。时至今日,依然在民间进行活态传承,并融入了新的时代特色。可以看出,精神传承是文化自觉的重要表现,不仅是独特的地域性、群体性、历史性的集中反映,而且是当地民众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无形载体。民间文化都是伴随着民间居住村落而自然形成,被广大民众接受并喜爱。它凝聚的是一种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带有民众朴素的生活理想,承载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是文化考古的一种佐证。唤起青年人的精神传承,才是激发传承纽带的最佳方式,不能一味保守的传承,而应采取辐射性的传承,让有志于非遗的青年才俊充实创作队伍,形成传承的强大力量。
2.文化氛围的传承——举办民间研习班
任何一种民间文化的传承继承、批判继承都是建立在前期保护的基础上的,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判断选择、弘扬发展并采取科学的坚守精神。皖北地区彩塑泥人已经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具有了很好的外部条件,在保护的基础上才能谈传承。目前,彩塑泥人以历史题材、传统故事、四大名著以及戏剧脸谱为素材,形象各异,如:《三国人物》《金陵十三钗》等。作品中采用皖北大平原蕴藏的取之不尽的泥塑主要原材料——纯粘土材料,其制作的过程中,贴近百姓生活,这些带有吉祥寓意的作品,一方面是民众通过精神的祈祷来传递一种心理安慰,另一方面是对生活中出现的不如意的一种无奈的表现,多是通过一定的物象与载体表达主体情思的现象。趋吉求福的心理是民族传统的集体继承,获得了广大民众的集体认同。正是因为彩塑泥人的民间工艺属性,和民间生活的接近与融合,才使得生发于农耕社会的民间信仰在如今发达的社会依然保留,所以离不开民众的传播与推进。
只有对民间美术发生浓厚的兴趣,并有志于在此方面深入的青年才俊,才是最好的继承者。只有真正喜欢的人去从事,才是对文化传承的最大尊重。举办民间研习班,并鼓励民众积极参与研习研修的学习,形成全民保护的良好氛围:一方面,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保护、利用、创新;一方面,也分担了国家与地方政府的文化保护重任。所以,只有激发了公众的“文化资源”意识,尊重公众的“文化主人”地位并通过立法保证“文化主人”的权利,文化保护与利用才能走向繁荣。
将“技艺传承与艺术教育相结合”的观念贯穿于文化传承与保护之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有的放矢地进行设计教学,实现专业间及与其他艺术专业间的优秀教学资源与成果的互补、互助,达成了有限资源的最大化。结合民间美术科研创新团队,致力于民间美术(彩塑泥人)的保护与传承研究,以及传统技艺的创新等研究。通过开展一些学术会议、田野调查、技艺传承等项目和活动,整合非遗资源,传承皖北地区彩塑泥人的地方文化。
与高校教学结合的重点,是挖掘高素质和更有能力的青年才俊使之传承与创新下去。将地方文化传承融入院校民间美术教育、并通过校地合作的方式是科学的、可行的。一方面,可以立足学院的科研和教学的力量巩固与培养人才。在教学中,除了开设相关的教学课程外,组织有兴趣的同学开展第二课堂。聘请校外兼职研究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类项目省级、国家级传承人和享有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民间研究者,逐步建立起一支符合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需要、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队伍。另一方面带领学生参观调查非遗传承场所,走访非遗传承人,摸索出一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科研的新途径。
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科学性的教学模式与体系改革,制定与之相契合的专业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体系,同时,可以通过重点专业建设,将民间美术中形成的较为成熟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在全省同行业中加以示范推广,接受来自不同领域的反馈信息,促进民间美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完善与提升,形成一个良性的传承局面。
只有形成相当规模的产业,靠经济力量的推手才能保证工艺的传承与发展,这一点可以借鉴界首彩陶等一批发展较好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结合旅游产业,强化地方特色,弘扬当地民间文化,依托经济迅速发展的快车道,找到民间工艺品在社会生活中的新定位,形成较为可观的产业规模,使皖北地区彩塑泥人工艺在传承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传承与创新发展是需要建立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即理解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本和真实的形态。首先,对于传统手工艺的认识要从一元论的文化价值中解放出来,正确认识民间文化的建构性,即我们正在保护的所谓“本真”文化,也是民间文化的源头。其次,要改变横扫一切“封建迷信”的文化立场,要深刻地认识到传统手工艺的技艺传承实际上是一种现实的社会文化建构。对民间文化重新的认识与建构,涉及历史传统、民间文化精神与物质环境等方面,对于这种传统手工艺的文化界定与传承,要突出和拓展其所具有的传统价值、现代意义、普适内涵和永恒人性的意义。 冯骥才先生认为:民间文化无疑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性质在于:民间文化是我们的祖先数千年创造的极其丰富和宝贵的文化财富,是我们民族精神情感、道德传统、个性特征以及凝聚力与亲和力的载体,也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精神资源与民族根基,以及综合国力中不可或缺的坚实的精神内涵。[5]皖北地区彩塑泥人工艺的保护与传承,由于来自生活的真实需要,往往更有发展的潜力与可持续性。从保护的角度出发,做好传承与创新,以进一步推动民间美术乃至民间文化的促进与发展。
[1]吴文智,庄志民.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产品的体验化开发为例旅游学刊[J]. 2003(6).
[2]冯骥才.传承人口述史方法论研究[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6:3.
[3]祁庆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真魂在于“活态传承”——由徽州祠祭引发的一点思考[G]//徽州文化生态保护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4:43.
[4]张士闪.当代民间工艺的语境认知与生态保护——以山东惠民河南张泥玩具为个案[J].山东社会科学,2010(1):36-39.
[5]向云驹.嬗变与传承——现代社会转型期天津皇会的研究[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