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65)
自1970年,以段义孚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地理学者重新将“地方”引入人文地理学研究以来①,地方感(sense of place)就成为人文地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②。地方的内涵在不同学术思潮下出现了不同的面向:传统区域地理学侧重对地方特殊性的描述;计量地理学强调均质空间中地点间关系的探究;人文主义地理学对地方意义、地方依附与情感的关切;以及从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等立场出发的地方建构论观点③。与地方感相关的概念还有地方依恋(place attachment)、地方认同(place identity),以及地方依赖(place dependence)等。地方理论发展了四十多年,最大的难题是至今还未能明确定义各种关于地方的概念④。众多将地方理论与其他科学结合的研究将地方理论不断向前推进。但是,人地关系研究仍然由于各种概念的定义困难而难以有建设性的突破。研究者们试图将地方依恋、地方认同、地方感、地方依赖等地方相关的概念整合起来,但都未能实现。因此,国外对于地方认同的研究多数都是与地方依赖一起作为地方依恋的构成维度进行研究的。现在关于地方性的研究中,主要是两种研究方法:一种是人文地理学所代表的,属于现象学研究的定性分析;另一种是环境心理学所采用的定量分析⑤。具体研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地方认同(place identity)至今尚无一致的定义,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解释。Schreyer等首次提出了“地方认同”的概念,认为地方认同是透过心理层面的情感与符号象征产生对地方的情感⑥。Prohansky等探讨了“地方认同”的概念,认为是客观世界社会化的自我,个人通过对地方的依恋和归属,赋予了环境与社会个体的意义⑦。其中人们对环境的认知可以分为两类,并详细解释了地方认同的五类功能。根据学者对地方认同的概念认知和定义的不同,地方认同的衡量维度有所差异。Lalli的研究以个体对地方的熟悉程度和归属感为地方认同的判断标准,提出关于都市地方认同的特性与衡量五维度:评估、熟悉、依恋、连续和承诺⑧。Breakwell强调自我概念与实体环境的呈现方式,认为地方认同可分为4个衡量纬度:连续性、自尊、独特性、自我效能⑨。Knez认为布雷克韦尔的连续性维度可分解为地方参照的连续性与地方一致的连续性,并指出个体在地方上停留的时间越久越会增强与地方的连结⑩。
由于全球化的推进、交通方式的日益便捷以及逐渐加剧的环境问题,地方对个体的重要性正在逐步减弱,这是引起学者们关注这一研究方向的重要原因。Tuan和Relph将“地方”定义为具有历史底蕴和独特特点的区域,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和全球化甚至虚拟化的推进,学者们不禁思考,个体的地方感是否也因此被削弱?“地方”的特殊性真的重要吗?Auge提出了“超现代化”一词,认为全球化发展之快,以至于未来再无地方性存在,即都是“虚无之地”。Casey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提出了地方的独特性正在现代化空间中逐渐消散,认为地方仅仅是坐标系上的位置而已。
但研究发现,尽管有研究者认为存在着“无地方性”,但事实上个体对地方的认同与依赖不仅没有因为全球化而降低,反而有升高趋势。Gustafson在《多处居所与旅游》一书中测量了流动性与地方依恋、地方认同的相关性,认为第二居所居民也对其居所有强烈地方依恋。大量的实证研究也证明了人地之间的确存在着强大的情感联结。Bonaiuto从心理学角度,通过建立社区依恋量表测量了中小城市居民对其社区的感知情况,包括其认同和依恋程度。Stedman对比了以季节和年度为周期的度假者对其第二居所的地方认同和依赖,其研究表明,与惯常假设相反,居住时间较短的季节性度假者对其居所表现出了更高程度的认同和依恋,这种依恋来源于“逃离日常生活”,且极大地受环境质量因素影响。
由于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国外地方认同的研究对象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历史街区、民族村落等传统定义的具有历史性的、封闭的、可到达的地方,学者们开始研究更大范围概念下的地方认同。现今大量的研究开始将目光转向分时度假地、第二居所、临时居所、娱乐场所、甚至虚拟地等。
研究证明即便是对于高风险地区、城市间通勤以及第二居所的居民,也是存在着地方认同与依恋的。另外,也有学者研究了由于地方依恋,政府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居民的重新安置,极大影响了居民的心理状况。如Bogac调查了政府强制性再安置政策下的土耳其塞浦路斯难民,将经历了居住地改变的难民和在新社区出生的年轻一代难民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居民对旧社区的依恋程度也是影响其对新社区依恋程度的重要指标。所有的研究都证实了现象论学家们提出的“人存在即地方感存在”一说。
地方认同的前因即其影响机制。后果即其对其他变量的影响。
国外研究大致把地方认同的影响机制分为三个方面:社会人口学方面、社区关系方面、环境方面。
社会人口学方面,大量的实证研究已经证明影响地方认同的变量有居住时长、年龄、受教育程度、社区范围、社会地位、房屋所有权等。在所有的变量中,居住时长毫无疑问被认为是与地方认同最相关的变量。Jorgensen和Stedman对美国威斯康辛州北部海滨度假者地方感的研究发现,在度假地停留的时长而非拥有房屋所有权的时间,与其地方感呈正相关。由于居住时长与流动性密切相关,因此流动性也被证明是影响地方认同的一大重要变量。Feldman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其设想:由于流动性的增强,对具体某地的认同和依赖逐渐转化为对某一类地区的认同,如我们常称的“山地人”“都市人”等。
社区关系方面,邻里关系以及社区活动参与度也是影响地方认同的重要因素。Scopelliti和Tiberio研究了罗马学生的思乡情结,发现这种情结的强度(也是其对家乡地方认同的一个维度)与其在家乡社区关系的强度呈正相关。Lewicka发现邻里关系的亲密程度不仅加深了居民对其社区的认同程度,同时也增强了其对本区域甚至整个市区的认同程度。
环境方面,研究者认为地方的物理特征、社会环境、教育资源与资源分配方式、基础设施、就业以及地方管理的模式都会影响到人们的地方认同。Hur,Nasar,和Chun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卫星地图测绘了某地区的多个项目,包括建筑密度、绿化面积等,之后研究这些因素对当地居民对其社区认同程度和满意度间的关系。Harlan et al对菲尼克斯居民的调查发现,影响居民地方认同的最主要因素除了居住时长外,还有其对社区的管理权大小、社区的稳定程度、以及社区自然环境的美化程度。
大多数研究都认为地方认同造成的影响是积极的,正面的。Carrus等研究者的研究结果显示:积极的地方认同能够预测人们对自然保护区的支持态度。Korpela认为积极的自我认同会提高人类的自尊自爱,地方认同作为自我认同的一个方面,也具有提高自尊水平的作用。Fleury-Bahi等还对地方认同和居民满意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明显:地方认同能够显著地正向预测居住满意度。Lewicka通过量表实测发现,波兰弗罗茨瓦夫的居民因为缺少地方认同而导致当地出现了严重的民族主义偏见。
但也有研究者认为地方认同与地方依赖在某些情况下会产生消极影响。Druzhinina发现居民对其原居住地的认同和依恋会导致当重大灾难发生时他们不愿搬离原址,生命安全继而受到威胁。
综观以上研究内容可以看出,国外学者从传统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环境心理学等各个方向逐步深入对地方认同的研究,并已经取得不错的研究成果。但对于地方感、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的概念界定研究仍未达到一致,也没有建立相对完整的地方认同研究理论体系。在研究方法上,普遍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部分区域地理学方向的研究采用GIS(地理信息系统)和认知地图等工具。如今,国外地方认同的研究已经不仅仅限于对社区或事件地方感维度的测量,而开始深入探讨地方感的真实性、重要性,研究对象也延伸到公共场所、虚拟地等多样场景。而国内的研究目前还停留在引用国外理论研究进行应用研究的层面,因此,多种物理环境层面下的地方认同研究可以成为今后研究者探索的主题。
【注释】
①TUAN Y F.Topophilia: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M].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1974.
②HEIDEGGER M.Being and time[M].Translated by MACQUARRIE J and ROBINSON E.New York,NY:Harper and Row,1962.
③孙九霞,黄秀波,王学基.旅游地特色街区的“非地方化”:制度脱嵌视角的解释[J].旅游学刊,2017,32(09):24-33.
④Giuliani,M.V.& Feldman,R.Place attachment in a developmental and cultural context[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1993,13,267-274.
⑤Patterson,M.E.& Williams,D.R.Maintaining research traditions on place:Diversity of thought and scientific progres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05,25,361-380.
⑥Sehreyer R.Roggenbuck J.W.Visitor images of national parks:the influence of social definitions of places on perceptions and behavior[J].In D.Line & D.Field(Eds.),Some recent products of river recreation research,1981,12(63):39-44.
⑦Prohansky H.M.Fabian A.K.Kaminoff R.Place-identity[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1983,31(3):57-83.
⑧Lalli M.Urban-related identity:Theory,measurement and empirical finding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1992,12(4):285-303.
⑨Breakwell.Place and identity processe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1992,16(3):205-220.
⑩Knez I.Attachment and identity as related to place and its perceived climate[J].Journal of Environment Psychology,1996,25(32):20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