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中国的 也是世界的—写在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成立之际

2019-03-27 05:52朱天曙
艺术品 2019年1期
关键词:篆刻书法大学

文/朱天曙

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名誉院长:张保庆(教育部原常务副部长)院 长:崔希亮副 院 长:朱天曙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也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东方艺术门类。

汉字象形与抽象的特征是中国书法创造力的源泉,在简化象形、突破象形、从象形到抽象的过程中,中国书法的艺术风格不断丰富。中国书法中象形与抽象的统一,构成了中国书法语言的独特魅力,使其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字和艺术。历史学家陈垣先生说:

书法在中国为艺术之一,以其为象形文字,而又有篆、隶、楷、草各体之不同,数千年来,遂蔚为艺术史上一大观。

由于汉字和毛笔的特殊性,中国书法形成了其特有的艺术形式和笔法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表现书家的精神世界和审美意味。中国书法有黑白、大小、长短、精细、刚柔、浓淡、枯润等因素,经过书法家的艺术处理,使中国书法生动多变,和谐统一,气象万千。画家的“目尽尺幅,神驰千里”,诗人的“言有尽而意无穷”,音乐家的“此时无声胜有声”,都在中国汉字书法艺术中得到体现。可以说,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源泉,书法是中国艺术的源泉。钱穆先生曾说:“魏晋以后,中国人的书法,成为中国人最标准的艺术,书法的受人重视,超乎其他一切艺术之上。”“中国文字和文学,亦走在同一路径上。他们同样想用简单的代表出繁复,用空灵象征出具体”。

中国书法不仅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屹立在世界艺术之林,在国际文化传播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日本和朝鲜两国,作为中国的近邻,文化交流历史悠久,来往频繁。从南北朝开始,中国文字和书法逐渐通过朝鲜半岛传到日本。隋唐以来,中国书法对两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唐代,日本派遣唐使学习中国文化,其中橘逸势、最澄、空海对传播晋唐书法有重要的贡献,他们带回了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褚遂良等名家的法帖和墨迹。唐代鉴真和尚东渡,带去了王羲之、王献之的真迹。晋唐书法名迹和拓本流传日本,大大促进了日本书法的发展,平安朝初期的日本书坛唐风弥漫。

中国书法不仅深得日本民族的欣赏,而且还被其师承。日本在汉字书法中楷书点画和草书偏旁基础上,融入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审美情趣和创作手法,成就了具有日本特色的片假名、平假名的书法艺术。清代以来,杨守敬、张裕钊、王铎、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等对日本书家和书风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书法在朝鲜也有广泛的传播。早在唐代,新罗书法家崔政远十二岁入唐,曾为高丽太祖王建作书。中国元代书法家赵孟书法影响高丽长达三百年。清代,朝鲜书家金正喜拜翁方纲、阮元为师,致力于中国和朝鲜碑刻的研究。

在西方,书法是最后被人们认识和了解的中国艺术。除了对中国书法语言缺少深入了解外,最主要的是西方没有对应的艺术形式。书法在西方通常被看成一种技艺,没有像在中国,享有崇高的文化地位。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西方对抽象艺术的接受和理解的深入,许多西方画家在作品中体现其受中国书法影响的痕迹,侨居西方的中国文人和收藏家不断介绍中国书法,使得书法艺术和文化逐渐被西方社会的人们了解和认识。美国著名收藏家顾洛阜这样评价中国书法:“它们是这个世界最古老并仍在延续的中国文明的灵魂—因为它们表现了中国文化的精髓。”一九九八年十月,法国总统希拉克来到巴黎索尔邦大学大教堂,参观在那里举办的中国书法大展,他在贺信中由衷地赞叹:

在中国,书法乃艺中之艺。祖祖辈辈,她一直是一个民族的记忆。世纪更迭,她代代传沿不息,在崇尚传统的同时,大胆创新。

当代中国书法的国际传播越来越频繁,与日本、韩国、新加坡及美国、法国、墨西哥等国家与地区的交流日益增多。中国书法成为中国文化最有特色、最为形象的标本。

崔希亮的长书法作品

崔希亮所长在罗马尼亚交流

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成立合影

硕士答辩现场

朱天曙在美国南卡大学讲学

朱天曙上课场景

言恭达艺术基金捐赠

崔希亮长和黄惇教授为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揭牌

梁文斌上课场景

朱天曙

北京语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中国唯一一所以汉语国际教育和中华文化传播为特色的国际型大学,现有一万多名来自世界一百四十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在校学习。2012年8月,温家宝总理专门为学校题词:“立言语德行,传五湖四海。”学校在美国、英国、日本、墨西哥等地承办的孔子学院共有18所。

2010年,北京语言大学成立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依托北京语言大学在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文艺学等学科背景,通过书法篆刻展览、学术研讨、文献整理、书法教育、国际交流等途径,推动中国书法篆刻的研究和发展,是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的重要窗口。著名学者冯其庸为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题词“继承传统,发扬传统。”著名书法教育家欧阳中石以“文字立体,笔刀同工”八字勉励。

朱天曙著《周亮工全集》

崔希亮所长学术成果

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成立后,先后举办了全国名家书法邀请展、中国书法国际教育与域外传播论坛、焦山碑林拓片特展、近现代名家篆刻展,出版了一批较有影响的学术著作和作品集,参与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画院、西泠印社、荣宝斋的重要展览和学术活动,研究所专家先后在国家图书馆、中国现代文学馆、北京大学、中华书局以及美国、日本、韩国、墨西哥、加拿大等多所大学和艺术馆举办展览。2012年7月,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为温家宝总理《温文尔雅》一书书写中华古典诗文册页,赠送世界各国元首。2012年8月,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中国书法史》一书列入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文化外译项目。2018年3月,该书以“The Art of Chinese Calligraphy”为书名,在Phoenix Tree Publishing Inc USA出版英文版,传播世界各国。2013年11月,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设立言恭达艺术文化基金,支助中外师生的国际交流和艺术、学术出版活动。2013年12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国书法家协会在北语联合举办“书法名家进校园”的启动仪式。近年来,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与日本谦慎书道会、日本苍文篆会、日本华人书法家协会、日本学艺大学、大东文化大学以及美国南卡大学、乔治亚大学、韩国书学研究所等海外著名书法团体和大学保持密切的联系,推动中国书法国际传播事业的发展。

梁文斌 元诗二首 42cm×42cm 纸本 2017年

刘昕 书法作品

程俊英 书法作品

郝惠谋 书法作品

目前,北京语言大学已形成书法文献与书法史方向博士、书法文献与书法创作、中国书法国际传播、书法艺术创作方向硕士和书法学本科以及留学生书法教育完整的中国书法高等教育学科体系,在中国书法高等教育、 艺术研究和国际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强化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和中华文化传播的鲜明特色,发挥汉字书法在国际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形成中国书法、研究、教学和国际传播为一体的前沿平台,发挥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书法国际传播上的导向作用,在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的基础上,2018年6月,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在北京语言大学批准成立,研究院将以“研究中国书法,闳通文化视野,推动国际传播”为宗旨,开展中国书法创作和研究的国际交流与传播。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有着“小联合国”之称的“来园”是中国文化国际交流的乐土。北京语言大学建校五十六年来,为世界上176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15万名懂汉语,会写汉字,熟悉中华文化的留学生。他们当中,有不少著名的各国政治家、外交家、学者和艺术家,联合国副秘书长卡塞姆·托卡耶夫,哈萨克斯坦总统卡里姆·马西莫夫,法国驻华大使白林、古巴驻华大使阿尔贝托、法国汉学家白乐桑教授、德国汉学家顾彬教授、英国牛津大学艺术史教授柯律格等都曾在这里学习汉语,认识中国文化。

2014年7月9日,北语校友、埃塞俄比亚总统穆拉图·特肖梅重回母校,欣然用毛笔为北语题字:“北语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今天,北语人以中国文化最有代表性的汉字书法作为国际传播的特色,我们同样可以说:

书法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猜你喜欢
篆刻书法大学
书法
“留白”是个大学问
书法欣赏
书法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篆刻
书法欣赏
养生八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