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梯:改善学生行为习惯的助手

2019-03-26 11:35董娜曾文婕
中小学德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夹子七彩家校

董娜 曾文婕

摘 要 学龄期儿童处于社会中心主义—客体化阶段,能够根据符号化的外在规范,审视和调整自己的行为,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使用七彩梯系列符号化媒介工具,将学生的行为表现用“爬梯子”的具象形式展现出来,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促进学生依照规范自主调节行为。班级和组内七彩梯的搭配,有助于形成“竞争与合作并存”良好氛围,促进同伴间的相互监督和帮助;学校、家庭七彩梯与周历卡/本的配合使用,有助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携手,共同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意识的培养。

关 键 词 七彩梯;行为习惯;班级管理;家校协作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9)03-00-05

“道德意识”并非是一种先验的主体意识,而是与处于生活世界中的交往行为密切相关的。哈贝马斯(Habermas,J.)借鉴皮亚杰(Piaget, J.)的发生认识论,建构了道德意识发展的个体化发生学模型,包括前习惯、习惯和后习惯三个阶段。学龄期的儿童正处于第二阶段,能够根据符号化的外在规范,调整和审视自己的行为,并在此过程中从依赖外在规则的具体道德逐渐走向形成自我原则的道德自由。[1]学龄期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其道德意识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行为协调能力相对较低,其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教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以及同伴的良好影响。“七彩梯”即是一个有助于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工具,它使用一系列符号化媒介,将学生的行为表现用“爬梯子”的具象形式展现出来,从而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促进其对自我行为的审视和调整。实践表明,这一工具操作简便灵活、成效明显。

一、七彩梯的提出

七彩梯的提出,既是基于解决现实问题和响应政策号召的考量,也受到了多重理论的推动。

(一)回应现实问题:改善学生不良行为

小学中低年级学生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交头接耳和坐不住等不良行为,导致课堂效率下降,学习成绩下滑。在课间,学生会出现打闹和不注意个人卫生等易引发危险的不良行为。教师使用传统的行为管理方法(如奖励小红花等)改善学生行为习惯,又容易诱发“打小报告”等损人利己的不良行为。因此,在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亟需开发相应工具和策略帮助学生管理自己的行为,并引导学生学会互帮互助。班级七彩梯和组内七彩梯的配合使用,将有效改善学生的行为习惯。同时,为了取得小组的共同进步,学生也会学着相互监督和帮助。

(二)落实政策号召:加强家校协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培养子女的良好习惯,加强与学校的沟通配合”[2]。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也强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妇联等部门要统筹协调社会资源支持服务家庭教育”[3]。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来自家庭的影响是主要的,学校和社会的影响更像是一种助力。[4]但是,许多家长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很是苦恼。如果有切实可行的方法,家长也愿意配合学校。学校版七彩梯、家庭版七彩梯和周历卡这一套工具,希望能有效促进家校交流与协作,落实“家校协作”政策号召。

(三)多重理论驱动:文化媒介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和强化学习理论

七彩梯设计与实施的主要理论基础是文化媒介理论、自我效能理论和强化学习理论。

维果茨基(Vygotsky, L.S.)的文化媒介理論认为,人并不是直接对客观环境做出反应,而是通过工具与符号等人造物中介来理解社会。[5]日常实践使用的直观工具,具有检查和重塑等功能。[6]开发七彩梯这一文化媒介工具,用“爬梯子”的形式展现学生的行为表现,有助于学生理解自己行为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关系,进而更好地理解和践行社会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7]在学业成绩方面,自我效能感能够帮助学习者明确学习的预期,树立某种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以达到更高水平的学业表现。[8]在道德行为选择方面,自我效能能够帮助道德行为主体确定自己能否达到某个道德目标,也能在主体道德行为产生之前发挥效用,帮助主体获得对预定道德行为的预期。七彩梯将学生的行为表现转化为梯子的升降,能够帮助学生更具体、形象地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与退步,调动其成败经验和情绪状况,以及环境中他人的示范效应和社会劝说,以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这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增强改善行为的动机和态度都具有重要意义(见图1)。

斯金纳(Skinner, B. F.)的强化学习理论认为,行为习惯的改变是一种强化作用,复杂行为可以通过塑造而获得。[9]学龄期儿童大脑可塑性较强,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10]因此,基于这一理论开发的周历卡,能够为学生提供持续性反馈,通过小步强化达成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七彩梯的设计

七彩梯的设计与开发继承了我国传统的班级管理智慧,并借鉴了美国资深教育家莫里斯(Morris, R.)提出和推广的一套班级行为管理制度和工具“夹子表”(clip chart)。[11]夹子表能有效强化学生正面行为,改善不良行为,培养良好行为。但在夹子表的实施过程中,“小组合作”和“联系家长”两个环节的效果不够理想。由于未设置每个夹子所在表格位置的量化分数,不便于进行一周或更长期的统计,进而形成连续性反馈与强化。为了充分吸收“夹子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进一步深挖其在家校协作中的潜在功用,我们参考夹子表的设计并结合实际情况,开发了七彩梯系列工具,主要包括七彩梯、评价标准和周历卡。其中,七彩梯和评价标准分为学校和家庭两个版本。为了方便使用,周历卡不作版本区分。

(一)学校版系列工具的设计

学校版七彩梯系列工具包括:班级七彩梯、组内七彩梯和学校版七彩梯升降标准。

1.班级和组内七彩梯

班级七彩梯从上到下依次为:表现完美、你们真棒、表现不错、准备学习、组内提醒、老师裁决和联系家长(如图2a 所示)。组内七彩梯和班级七彩梯略有不同,前者从上到下依次为:表现完美、你真棒、表现不错、准备学习、自我反思、组长提醒和老师裁决(如图2b所示)。写有学生/小组名字的夹子,夹在两根粗麻绳上,处于不同评级语句之间,代表每个学生/小组所处状态(如图2b所示)。组内七彩梯由轮值组长根据“学校版七彩梯升降标准(表1)”来移动夹子,班级七彩梯则由教师依照各组表现情况升降夹子。

2.学校版七彩梯升降标准

七彩梯升降标准的设计与制作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而制定。比如,学校版七彩梯的升降标准为满足课堂教学及其它校内学习活动的需要,针对学生的具体行为而确定,包括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和课间表现等(见表1)。

(二)家庭版系列工具的设计

家庭版七彩梯系列工具包括家庭七彩梯及其配套升降标准。

1.家庭版七彩梯

家庭七彩梯(如图2c所示)从上到下依次为:一次奖励,你真棒;表现不错;准备行动;自我反思;警告和惩罚。每个家庭可根据家庭成员情况,参考图2中的夹子,为每一位成员制作一个专属夹子。最开始的夹子处在中间地带“准备行动”,父母以孩子每天放学回家到晚上睡觉前和周末作为评价时间,在七彩梯上通过夹子的升降对孩子的行为表现作出评价。

2.家庭版七彩梯升降标准

家庭版七彩梯的升降标准需要家长根据自己孩子“量身定制”。例如,一些孩子在家不讲卫生,则可针对“卫生”制定一条升降标准(见表2)。

(三)周历卡设计与制作

强化学习理论启示我们,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持续反复的经验练习。开发周历卡记录学生每周的表现情况,再将每周周历卡钉在一起便成了学生专属的周历本,从而形成持续性反馈,强化学生的良好行为。另一方面,学生将学校周历卡带回家,使父母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拉近了父母与孩子的心灵距离;学生将在家的周历卡带回学校,方便班主任更深入地了解学生情况,从而促进了家校协作。

周历卡由记录栏、家长/班主任评价、家长/班主任签名以及评分标准四部分组成(见图3)。家长/班主任评价和签名的设置是为了确保学生真正把周历卡交给家长/班主任看。

七彩梯的设计吸收了夹子表体系提升班级管理效果和改善学生行为习惯等优点,并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设计开发了由班级七彩梯和组内七彩梯共同组成的新体系。这样,既有各组/各学生之间的竞争,又有组内互相监督提醒合作,有助于养成“竞争与合作并存”的良好氛围。此外,根据家校协作需求而设计开发的家庭版七彩梯和周历卡,有助于加强家校之间的交流沟通,共同助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意识的培养。

三、七彩梯的使用

七彩梯的实施过程主要包括启动仪式、正式实施和调查反馈三个阶段。

(一)启动仪式

为了将七彩梯、实施标准以及奖励政策等介绍给学生,教师可选择一次班会课/家庭会做展示介绍,详细说明到达七彩梯的不同位置所代表的意思。例如,图2“**组”七彩梯上,甲同学的夹子夹在“表现不错”和“你真棒”之间,代表该同学目前的表现水平已经不错了,但还没达到更高的“你真棒”水平。而同组的乙同学夹子在“你真棒”之上,代表该同学的表现已经达到了很棒的水平。

此外,教师还要根据“七彩梯升降标准”详细说明哪些行为可以升降代表自己的夹子。隆重而详细的介绍后,将七彩梯、“升降标准”和“综合情况公示表”挂/贴在班内/家里的合适位置。

(二)正式實施

1.准备开始行动。新的一天开始,轮值组长/当值班干部将写有学生/小组名字的夹子夹在“准备学习/行动”和“表现不错”之间。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并根据标准及时升降其夹子的位置,以实现鼓励或警示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移动夹子时务必让学生知情,这样可以强化反馈。

2.每日小结。一天结束时,轮值组长/当值班干部将各成员/小组夹子的位置按照“七彩梯各部分量化分数对应表”(表3)换算成分数,并记入“综合情况公示表”(表4)。各组记录时可简要描述学生的具体行为表现,使得总结颁奖或点评时能用具体事件告知学生。

3.每周总结。一周结束时,教师根据“综合情况公示表”(表4)在“周历本”的相应区域盖上代表不同分数的印章。例如,学生在第一周星期一当天,夹子停留在“你真棒”和“表现不错”之间,则在该生的周历卡上相应区域盖上“+1”分的印章。学期结束时,将20周的周历卡装订在一起就成了“周历本”。

4.家校交换周历卡。教师每周五放学前将周历卡交给学生,要求家长对本周孩子在校表现做一个评价,最好还要家长签名。同理,家长可在周一早上将家庭版周历卡通过学生交给班主任,以增加班主任和家长对孩子的了解,促进家长和教师的交流沟通。

5.月评和奖励。为进一步强化教师/家长对学生行为表现的反馈,教师/家长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月评和奖励。时间充裕的话,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小组点评与反思,这有助于促进学生元认知水平的提升。

(三)调查反馈

由于七彩梯是自主设计开发的工具,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优化。因此,在本次七彩梯实施过程中,我们增加了两个调查反馈环节,主要包括访谈和问卷调查。使用访谈提纲对班主任和各科任课老师进行访谈,使用问卷对学生参与七彩梯活动的感受进行调查,并根据反馈信息对七彩梯体系进行优化与完善。

四、七彩梯的实施效果

从实施效果看,七彩梯形式上有升有降,形式较为新颖,课堂上小组竞赛尤其是语文课上的小组朗读运用七彩梯效果很好。七彩梯实施一个学期后的问卷显示,大部分学生表示喜欢这一活动,自己所在小组获得第一名,对自己下周的表现会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大部分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小组的一份子,并为之积极努力,争取不犯错,课上课下都认真对待;在同伴出现不恰当行为时,同组同学也愿意提醒并帮助其改善。

基于夹子表开发的七彩梯系列工具,创新使用班级梯和组内梯的组合,继承夹子表改善学生行为习惯的效用的同时,促进了组内互帮互助,提升了班级整体水平。开发家庭版七彩梯和周历卡,增加家校交换周历卡环节,促进了家校之间的交流沟通。在使用过程中,这一工具得到了班主任和学生的一致好评。但是,这一工具如何与各课任老师有序配合使用,仍需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90-93.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EB/OL]. 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_list/201407/xxgk_171904.html, 2010-07-29/2018-10-08.

[3]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EB/OL].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8-09/10/c_1123408400.htm, 2018-09-10/2018-10-18.

[4]刘小平.家长积分卡:家校协作共育的有效途径[J].中小学德育,2018(8):31-33.

[5]Vygotsky, L.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M].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8:40.

[6]Engestr·m, Y. Learning by Expanding:Ten Years After[EB/OL].[2012-10-6][2018-11-03].http://lchc.ucsd.edu/mca/Paper/Engestrom/expanding/intro.htm.

[7]周文霞,郭桂萍.自我效能感:概念、理論和应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1):91-97.

[8]Pajares, F. Motivational role of self-efficacy beliefs in self-regulated learning[J]. Motivation and self-regulated learning: Theory,research,and applications,2008,111-139.

[9]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09-112.

[10]Koizumi, H.Science of learning and education: An approach with brain-function imaging[J].No to Hattatsu,2003,35(4):126-129.

[11]Morris,R.Clip Chart: A Simple Discipline Strategy for Promoting Positive Behavior[M]. California:San Diego:New Management,2009:7-11.

责任编辑 王清平

猜你喜欢
夹子七彩家校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七彩”年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爱“搞事”的“夹子花”
胡桃夹子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