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天才学霸败给了投机者

2019-03-26 08:21叶之行
南都周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罗马历史

叶之行

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上,一直呼声极高的《罗马》一举拿下最佳导演、最佳外语片和最佳摄影奖。导演奖一向表彰导演个人在影片中的突出作用,而外语片奖的含金量自不待言。尽管错失最佳影片奖,但这个成绩足以证明这位墨西哥学霸的实力和才华。这也是阿方索继《地心引力》之后第二次拿到小金人。

《罗马》过于鲜明的个人风格化,其实很难讨得多数人的喜欢,包括此届奥斯卡的7000名评委。所谓奥斯卡口味就是这样,它一定会取符合多数人口味的选项。艺术上的集体民主,只会带来集体的平庸,即便是专业评委也不例外。这也是它为什么会错失奥斯卡最佳影片,输给投机取巧的《绿皮书》。

不同于《绿皮书》的迎合和取悦,《罗马》是背向观众的,是一部很私人化的作品,它的好,需要在余味中慢慢浮现。看的时候,观众很难依靠情节、故事来获取感动或思考。在情绪上,它又极度冷静,不给你任何追踪创作意图的机会。

导演旨在纤毫毕现地复现一段历史,追求高度真实的体验,电影第一个镜头就宣告了这一点:方正的俯拍镜头,近距离贴着地面。鸟雀啁啾声,廉价塑料鞋踩在楼梯和地板的声音,铁质水桶接水的声音,最后,清洗地板的水声冲过来,倒映出一方天井,飞机隆隆飞过。

或许是对真实的追求过于极致,影片前半程颇为琐碎,像一笔流水账,观影情绪代入非常缓慢。但当影片过半,从森林着火那场戏开始,我开始提神了。

新年,一家人来到乡下舅舅家。举杯高歌的喜庆中,有人发现森林着火了。慌乱的救火现场,走来一个鬼怪装扮的疯男人,脱下头套唱了首不合时宜的歌,悲戚几乎要盖过热闹与喧哗。

不明白这场戏的用意何在。但经过了一场漫长的铺垫,这一刻,心里却沁出一丝哀切。而它又是转瞬即逝的,之后一切归于往常。像是按部就班的机器走了个短暂的神。

你很难说《罗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导演的个人自传?我多次把《罗马》跟侯孝贤的《童年往事》对照起来,因为后者同样是以冷静笔法来描摹个体成长和家庭变迁。

但令人沮丧的是,《罗马》的冷静,接近一种不在乎和自我抽离,已经不构成克制了,更像是一种冷漠。影片还嵌入了一段动荡的历史,但导演全然没有野心去探讨历史背后的家国命运,他把街头运动的宏大叙事,隔绝开来,大门紧闭,固守于庭院,细致地描摹呈现吵嚷、喧闹以及被掩盖的心碎。

全片的主要镜头给了一个女仆,有观众可能会以为,导演跨越了阶层,谱写了一曲底层女性的命运悲歌。可事实上,我们很难清晰地捕捉到导演创作意图的介入,没法感受到他投射了怎样的人道主义关注,以至于我的朋友批判它隐含着一种公子哥儿的视角。

它是一部奢华、任性又低调的电影。在某些方面,你可以感受到它在炫技,比如开场戏的设计,细微而丰富的声音,宣告性地统治了观众的感官体验,仿佛留下了一个巨大的象征和符号。

如果把《罗马》各个环节拆开来看,就像是一个天才学霸写出来的作业。声音设计和音效上,当今世界无人能及,调度、摄影和美术也是顶级水准。影片现代工业技术复原了历史上的种种细节,却削弱了这些细节的表意功能。更多时候,你难以追踪其意义,导演的客观几乎要把自身的光芒全部盖住。

这是一部好电影,罔顾一切好电影的基本法则。与其说《罗马》讲了怎样的故事,不如说它呈现了一段怎样的记忆。阿方索·卡隆致力于把童年记忆搬到银幕,对他来说,最大的考量不是如何构建故事,而是如何逼真地复现那些记忆的细节。

“罗马”是墨西哥城的一个街区,也是卡隆成長的地方。影片展现了一个短时间内的生活片段:父母的婚姻终结,对我最好的女仆,也面临着人生的艰难时刻,仅此而已。

真正体现卡隆天才创造性的地方在于,这部影片创造了全新的记忆叙事。黑白的胶片摄影赋予影片一种复古情调。但不同于《艺术家》这样的黑白影片,亲自担任摄影师的卡隆把那种古旧气息和颗粒感剥离开了,又保留了非常典雅的古典气质。

最值得称道的,是逼真的音效,它非常的当代化,追求一种物理现实的极致体验。这是一种规避怀旧情绪泛滥的手段,也为观众打开了一个新的视听空间,细腻、纤柔,却极度真实。适当的时候,你甚至可以闭上眼睛感受那种扑面而来的现场感。

影片的主视角在家里的女仆身上,更隐晦的视角,则是那个把未来和过去的语法时态搞混的小孩,或许,那就是导演自己。对于导演来说,影片提供的是过去和当下的倒错体验。

当然,卡隆不会把眼光局限于视听体验层面,也不会仅仅复现一段私人记忆。这种倒错更多是提供一种体验的磁场。个体和时代、社会乃至命运的共振,才是导演隐藏的表达。纤毫毕现的细节,如同遗忘生活的吉光片羽,是历史的切片。片中所有人跟历史无关,他们只是闭门过日子,但历史无处不在,推开大门,历史就在街头,

一个乡下来的普通女孩,日常生活无非是照顾一群吵闹的孩子,给雇主做家务、铲狗屎,看守一只狗不让它溜走。但是,浪潮最终还是扑到她身上来,并“杀死”了她怀里的孩子。

浪潮是导演构建的最大的意象。开篇是清洗地板的水一浪一浪地冲过来,最终清水变成一滩浑浊。影片最后是真正的海浪,层层叠叠的海浪,几乎要吞噬我们的生命。两相呼应,形成了艺术表达的核心思路。

更大的浪潮莫过于历史。女主角穿过革命运动轰轰烈烈的街头,在医院里,目睹了一场悲剧。那一刻,在她悲痛的脸上,我们可以体会到,历史的震颤,扭曲了个体。这种震颤的心灵体验,不仅是因为全程克制的情绪表达终于释放,更是极致真实的视听环境的深层反馈。

卡隆用一段寻常的家事来呈现被命运震荡的瞬间,《罗马》的私人化,在这一刻是伟大的。这是不熟悉墨西哥的影迷也能够共情的地方。

更打动人的地方还在于,震荡之后,生活何以继续。影片最后,是一场海边游玩的戏,“我们”经历了一场海浪的生死劫。很多影迷认为,如果就此结束,想必也是铿锵有力的。但卡隆又把生活的琐碎拉回来,赋予劫后余生以平淡的感觉,仿佛一切不曾发生过,这是怎样的内在驱动呢?

如果我说,影片饱含某种情感的力量,你肯定不信。这部电影采用了大量横移镜头,维持一个客观的,不发声的观察视角,不做任何情绪表达和价值评判,它没有任何情感抒发的地方。直到最后一个镜头,导演破天荒地给了观众一个上扬的视角。我们看着女主角,一步一步走上楼梯,脚步坚毅有力。她消失在阳光下的楼顶,而镜头却做了长久的停留,直到结束。

这是献给她的电影,献给爱与力量,隐晦到不易觉察,却在观影后的漫长时间里,一点点释放。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在卡隆的母语(西班牙语)里,ROMA = AMOR,也就是说,罗马反写,正好是爱。

猜你喜欢
罗马历史
新历史
阳光房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九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罗马鞋 无法抗拒的夏日战靴
历史上的5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