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新闻”要速度,“软报道”有温度

2019-03-26 12:09:41关开亮
法治新闻传播 2019年4期
关键词:动图公号快讯

■关开亮 陶 虹

得益于编辑运营团队坚持紧跟新闻热点、及时发声、持续创新文风以及与用户积极互动等举措,新华社微信公号已经成为新华社影响力最大的内容出口之一,也是重大报道的“主战场”之一。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新华社微信公号紧抓时、度、效,准确、安全地完成了报道任务。笔者作为全程参与者,在此分享一些经验与感受。

严守安全关,力保快讯微信平台首发

新闻是真实性和时效性的统一,具体到两会报道,突出一点就是要又准又快地推送快讯。“权威发布”和“受权发布”一直是新华社的职责所在,此类通稿也是新华社微信公号的重要内容来源。两会期间是“权威发布”密集发布期,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内容平台,微信公号对时效性的要求可谓是争分夺秒。基于此,微信团队按照发稿目录严格制定精确到分的发稿计划。在两会期间,准确推送快讯四十余条,浏览量达数百万。《习近平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习近平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等快讯是重中之重,在同相关部门密切沟通后,保证了此类快讯全部为微信平台首发,推送时间均早于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其他央媒微信公号。

3月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微信编辑团队提前对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化解读报道。在总理作完报告后,第一时间推送《提气!实在!政府工作报告这些内容直抵人心》一稿,全面梳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振精神、催人奋进的语句,“政府干的,都应是人民盼的”“我们要尽力为群众救急解困、雪中送炭”等话语得民心、接地气,本身又极具传播力,推送后阅读量很快达到10万+。而对外交部长王毅答记者问这一广受关注的节点,微信团队再次提前准备,在记者会直播期间,编辑抓住中美贸易战和孟晚舟事件这两个当下广受用户关心的话题,先后推送快讯《王毅谈孟晚舟案》《王毅:与中国“脱钩”,就是与机遇“脱钩”,与未来“脱钩”》。会后,又第一时间以文字直播为基础,整理推送稿件《掷地有声!王毅这些话入情入理》,同样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两会期间,新华社微信审发流程坚持“四审一校”,发稿必须由编辑初审、签发人复审、值班副总编辑再审、部门领导终审,在注重时效的同时,严守安全底线,防范差错。

加强策划,让两会报道生动且有温度

除了快讯等“硬新闻”,新华社微信也发挥接地气、活泼生动的特点,策划了一系列两会“软报道”。

两会前夕,新华社微信公众号策划并推送文章《这个制度确立65年了!它是新中国的历史,也是未来……》,稿件将时光拉回到65年前的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回顾了老一辈领导人为新中国建设发展呕心沥血、夙兴夜寐的历史,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正式确立讴歌人民当家作主的伟大意义。

文章以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收笔,体现出人民至上的理念以及人民代表大会这一制度在65年后益显的千钧力量,激发广大网友共鸣。稿件推送后阅读量快速达到10万+,数千网友点赞留言,共青团中央等微信公众号转发也达到10万+阅读。

有网友评论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相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的国家距伟大复兴会越来越近。”

《这六张跃动的卡片,就是我们的2018!》《这20张跃动的卡片,就是我们的2019!》等产品则是与新媒体中心融媒体部合作,以可视化动图为载体,生动准确地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产品提炼了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内容,从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发展、新兴产业、改革开放、脱贫攻坚、民生保障等方面“晒”出过去一年的成绩单以及今年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将枯燥的数据与动图相结合,画面清晰明了、内容生动易懂,吸引读者关注,让受众轻松读懂政府工作报告。

对社内重点产品进行“微信化”改造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微信平台有其自身独特的传播规律,用户也有特定的内容偏好。同样的稿件在微信公号上发布,只要对其进行“微信化”改造,在传播力上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媒体中心在今年两会期间进行了大胆创新,全球首位AI女主播正式上岗,首次开展5G手机全链条直播报道,首次使用智能AR直播眼镜进行直播等等,令人眼前一亮。

以首次使用智能AR直播眼镜进行直播为例,微信推送《又见直播“利器”!新华社记者又添“智慧眼”》文中使用大量GIF动图,“心好累”“就是这么高!大!上!”“厉害叉会腰”“看我期待的眼神”等网民常用的表情包穿插其中,生动又传神,趣味十足。此外,还巧妙地套用了受众熟知的宣传语,如“有了它,走到哪里拍哪里,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肩膀会疼了!”再加上留言区的互动,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

由此可见,即便是一些宏大、严肃的题材,也可以通过轻巧、柔软的方式去呈现,也能成为爆款。

猜你喜欢
动图公号快讯
190年前的“纸上动图”
奥秘(2023年1期)2023-02-28 03:11:22
快讯
中华诗词(2020年5期)2020-11-23 04:06:22
阅读数、点赞量齐跌,公号们如何自救?
——出版机构新媒体影响力指数排行榜(7月~8月)
出版人(2020年9期)2020-09-29 08:44:58
动图宇宙用7亿级日均动图调用量实现商业化变现
创业邦(2019年7期)2019-07-17 03:00:29
拒绝“标题党”,时政类公号还能怎么拟标题?——北青报政知系列公号操作经验谈
传媒评论(2018年2期)2018-06-06 03:04:42
公号界的“世纪难题”,如何破解?——以“政已阅”公号标题制作为例
传媒评论(2018年2期)2018-06-06 03:04:41
GIF动图
——让建筑设计图纸由繁变简
任何手机都能拍摄GIF动图
给中药配上图,萌翻了
检察风云(2016年1期)2016-09-10 07:22:44
出版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