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59)
日乌多铅锌矿床位于冈底斯多金属成矿带东段,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背景[1]。主要金属矿产有铅、锌、铜、银、钼等矿产,非金属矿产有石膏、煤、炭、大理岩、石灰岩、花岗岩等。该成矿带上化探异常,遥感蚀变信息与矿点、矿化点相互印证,显示出良好的找矿前景。矿区内铅锌矿体三个,对三个矿体的矿石特征和围岩蚀变特征进行系统的描述和分析,对今后进一步开展矿床成矿模型的建立工作提供矿物学依据。
日乌多铅锌矿床位于西藏班公错—怒江缝合带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之间的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中部,属工布江达弧背断隆带。该断隆带在区域上主要由前中生代地层所构成,见燕山晚期的I-S过渡型花岗岩侵入,与冈底斯复式花岗岩基毗邻展布,共同构成活动大陆边缘主弧深成岩带的内、外带,以发育断裂构造和近东西向的褶皱构造为特征[2]。矿区地层单一,主要分布二叠系上统列龙沟组(P2l)及第四系(Q)。构造简单,矿区主要有两条含矿构造破碎带分别控制了两个矿体的产出形态。
区内矿石物质组份比较简单,根据岩矿鉴定及矿石物相分析,金属矿物主要有方铅矿、闪锌矿、辉银矿、黄铁矿、黄铜矿、褐铁矿、铅矾等;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白云石、绢云母、绿帘石、绿泥石、白云母等。
方铅矿:主要的矿石矿物,常与闪锌矿共生,呈铅灰色,立方体状、具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粒径0.5-3mm,强金属光泽。在矿体中矿石分布不均匀,常沿闪锌矿、黄铁矿裂隙和脉石矿物裂隙或空隙呈脉状和细脉浸染状分布。局部地区,方铅矿富集,呈粗大的自形晶密集分布。方铅矿在地表局部氧化为白铅矿和铅钒,方铅矿矿物常受构造应力的挤压,发生定向或弱定向分布。在不同的矿石结构构造中,方铅矿矿物含量变化较大,自浸染状→细脉状→块状构造矿石,方铅矿的矿物含量从低到高变化。
闪锌矿:主要矿石矿物之一,常与方铅矿共生,有的被方铅矿包裹,镜下呈褐色,含量一般为1-5%,局部可达20%以上。多呈不规则粒状,粒径大小不一,以中粒为主,一般为0.3-1mm。在矿石中,闪锌矿多呈细网脉状、浸染状沿其他矿物裂隙及粒间空隙分布,局部呈条带状与其他矿物相间分布。
黄铜矿:含量少,呈方形粒状、呈不规则的粒状或粒状集合体,一般都很细小,约在0.05-0.1mm,多与黄铁矿分布在一起,个别细小的黄铁矿粒包于黄铜矿之中,局部见黄铁矿与黄铜矿呈乳滴状混合在一起,系共熔体分解后的产物。在黄铜矿内也可见到闪锌矿的文象状出溶物,在闪锌矿内部也可见到黄铜矿的细小乳滴。
黄铁矿:为区内分布较广的矿物,常与少量黄铜矿矿物共生,呈浅黄色或黄灰色,含量都很少且很细小,呈点状、微粒状、浸染状或呈散状不均匀分布于石英岩中个别黄铁矿呈半自形或他形粒状,自形的四边形状,但大都呈不规则粒状,粒径大小不等,粒径一般小于1mm。在金属矿物中生成比铅锌矿早,多被黄铜矿和方铅矿交代,或包于粗大的方铅矿脉之中,黄铁矿要多于黄铜矿,常与黄铜矿共生在一起,多呈连晶状分布。含量一般为2-10%,局部可达50%以上。矿石中的黄铁矿多呈细脉状、脉状或浸染状沿其他矿物裂隙及粒间空隙分布。
石英:呈不规则粒状,粒径大小约在0.05-0.3mm范围内,少数甚至小于0.05mm,分布于较大的石英颗边部,可能是构造应力作用后细粒化产物。少数石英有半自形双锥特征,呈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小集合状不均匀的分布于粒状金属矿物周围或充填于金属矿物之间的空隙中,可能是矿化作用过程中由热液作用所形成。
白云石:一般结晶较大,可达3mm左右,呈方形粒状—不规则粒状,少数呈菱面体状—半自形菱面体状,次一期的热液作用形成,呈脉状、网状切穿石英岩。
日乌多矿区矿物种类较少,常见有方铅矿、闪锌矿、辉银矿、黄铁矿、黄铜矿、石英、方解石、白云石、方解石、褐铁矿、铅矾、白云母、绢云母等,其矿物组合也较简单。根据金属矿物分布特征结合岩矿鉴定结果分析认为,区内矿石矿物的形成大致可分为:早期的石英、黄铁矿、黄铜矿,该期形成的矿物组合以黄铁矿为主,伴生少量黄铜矿,矿物形态多为半自形或他形粒状,呈致密块状、条带状或浸染状分布。该矿物组合在区内矿体中均有分布;中期方铅矿、闪锌矿、辉银矿,矿物形态多为自形-半自形粒状粒状,主要呈脉状、细脉浸染状分布,局部呈致密块状;晚期的白铅矿、方解石、白云石及后期次生矿物白铅矿、铅矾。并在不同成矿期次形成不同的矿物组合;风化期形成的矿物组合以褐铁矿、铅矾矿为主,主要分布在各矿体近地表氧化带内。
综上,矿区内金属矿物总的生成先后顺序为:石英-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辉银矿→白铅矿-方解石-白云石→褐铁矿-铅矾。
矿区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等蚀变,其中碳酸盐化、黄铁矿化与铅锌矿生成关系密切。
1)硅化。硅化广泛发育,主要以石英脉充填裂隙,可充填岩石孔隙形成石英晶簇,矿石中石英明显交代铅锌矿,在石英中保留铅锌矿晶体假象,愈接近铅锌矿,石英颗粒愈细。硅化是与铅锌矿化相关的重要蚀变标志之一。
2)碳酸盐化。碳酸盐化常与硅化、铅锌矿化相伴产出,碳酸盐化主要以白云石形式产出,沿硅质岩裂隙或孔洞充填或穿插,粒径0.2-3mm,白云石呈半自形—自形粒状,它形粒状。在断裂破碎带内及其两侧,碳酸盐化形成的白云石常胶结构造角砾岩,碳酸岩化与铅锌矿化更为密切,呈脉状、网状切穿石英岩。
3)黄铁矿化。黄铁矿化发育广泛,但不强烈。表现为黄铁矿呈稀疏浸染状分布于矿区各类岩石中,形状呈它形-半自形,部分自形粒状,粒径0.01-0.1mm不等。多被黄铜矿和方铅矿交代,矿石中的黄铁矿化多呈细脉状、脉状或浸染状沿其他矿物裂隙及粒间空隙分布,常与硅化、碳酸盐化相伴出现。
4)黄铜矿化。黄铜矿化。黄铜矿化在矿石中与黄铁矿化伴生出现,生成比铅锌矿早,多被铅锌矿细脉穿切交代,致密黄铜矿呈大小不等的块状体,从黄铁矿边部或裂纹中交代黄铁矿。
综上所述,矿区围岩蚀变是一套低温热液蚀变,普遍的应属硅化、碳酸盐化及黄铁矿化等蚀变。并以交代、重结晶等方式形成石英、白云石、黄铁矿、黄铜矿等蚀变矿物组合。早期为中晶粒状、重结晶集合体状交代灰色石英岩或片岩,呈团块状、带状分布;中期则常成细脉状,呈不规则穿插、填隙。后期常呈连生晶簇充填在构造裂隙及角砾状石英和石英片岩裂隙内。碳酸盐化、黄铁矿化分布范围以构造破碎部位为发育,呈较连续的细带状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