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忠,栾 鹢
(1.内乡县人民医院血库,河南南阳 474350;2.南阳市中心血站,河南南阳 473000)
血小板输注是目前预防和治疗因血小板数量减少或者功能异常所致出血的重要手段,临床对单采血小板需求量较大[1]。2011年,原卫生部颁布《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2]将单采血小板最短间隔时间缩短为2周,不大于24次/年,不少固定献血者长期以最大频率捐献血小板。枸橼酸盐在人体内代谢快,大量应用于尿毒症终末期患者血液透析,安全性已得到证实[3],而单采血小板枸橼酸盐抗凝剂(ACD)回输量远低于血液透析,故长期血小板捐献者健康状况研究应注重血小板、造血生长因子及血浆蛋白能否稳定再升[4]。但国内相关研究较少,国家相关规定中对单采后凝血状态的监测亦几乎为零。为此,笔者研究了南阳市中心血站60位长期以2周/次频率进行血小板捐献者的凝血功能及健康状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在南阳市中心血站以最高频率(2周/次)连续捐献血小板≥24次的捐献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3例,女7例,中位年龄是27.5岁(21~45岁)。所有血小板捐献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1)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2)每两周进行1次单采血小板捐献,且每次捐献量为2 U。排除标准:(1)中途因任何原因中断捐献3周以上者;(2)因任何疾病不满足献血者健康要求者。
1.2检测指标方法 所有捐献者首次捐献血小板后(第1次检测)及连续单采血小板(Amicus血细胞分离机-德国Fresenius Kabi公司生产)达6次(第2次检测)、12次(第3次检测)、24次(第4次检测)后休息10 min,于对侧手臂采集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血2 mL和枸橼酸钠抗凝血2 mL,于血小板采集24 h后采集生化促凝血2 mL,血样采集后1 h内上机检测,所有检测均严格按照相应操作规程进行。
1.2.1血常规和生化检测 血常规使用日本希森美康血细胞计数仪(KX-21)进行检测,主要统计血红蛋白(Hb)、血细胞压积(Hct)、红细胞(RBC)、平均红细胞容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Plt)、平均血小板容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生化检测指标为促血小板生成素(TPO)、叶酸及清蛋白(Alb),其中Alb使用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TPO和叶酸使用瑞士FAME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系统检测,试剂购自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2血栓弹力图(TEG) TEG使用重庆鼎润公司生产的血栓弹力图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取枸橼酸钠抗凝血1 mL与高岭土混匀,室温孵育4 min后,取340 μL血样与20 μL CaCl2在检测杯中混匀,上机检测,记录TEG图像和参考值。主要分析凝血反应时间(R)、K值、α角、最大振幅(MA)和综合凝血指数(CI)等5个参数。
2.1血常规 4次血小板采集后Hct、MPV及PDW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第3次Hct、MPV及PDW和第4次MPV显著低于第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4次检测Hb、RBC、MCV、RDW和Plt指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生化指标 4次血小板采集后TPO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第3次和第4次显著低于第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4次检测叶酸和Alb指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4次血小板捐献后血常规指标比较±s)
注:与第1次比较,*P<0.05
表2 4次血小板捐献后生化指标比较±s)
注:与第1次比较,*P<0.05
表3 4次血小板捐献后TEG指标比较±s)
注:与第1次比较,*P<0.05
2.3TEG指标 4次血小板采集后K值、α角及MA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第3次K值、α角及MA均显著低于第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4次检测R和CI指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定义:历史献血3次以上,且1年内有献血经历者为固定献血者[2]。国内外统计资料显示[5-6],固定献血者是各血站血液资源的主要来源,占比可达90%以上。ACD在体内代谢时间小于15 min,已经广泛应用于尿毒症终末期患者血液透析,被证明是安全可靠的[7]。由于血液透析需处理全身血液,而每次单采血小板血液处理量仅400~1 000 mL[8],且尿毒症患者透析频率远高于2周/次,故单采血小板ACD回输量远小于血液透析。所以,笔者认为长期血小板捐献者主要危害不在于ACD回输,而在于血小板及血浆蛋白的丢失,在于血小板、造血生长因子及血浆蛋白能否持续再升并维持稳定。
戴宇东等[9]报道长期固定血小板捐献会造成骨髓巨核细胞显著增加、血小板生成能力增强。自规定献血频率提高以来,虽未出现如高凝状态脑血管栓塞等单采血小板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但国内在长期固定献血者凝血及健康状况变化研究仍不够全面[10]。相关研究多从历史血小板捐献次数进行分析,未考虑近期捐献频率[11-12]。本文所有研究对象均以2周/次的最高频率捐献血小板,血常规结果显示,第3次Hct、MPV及PDW和第4次MPV显著低于第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高频捐献血小板对血小板形态影响较大,在坚持半年左右的捐献者中尤为显著。第4次除MPV值外,其余指标与第1次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血细胞数量、形态在坚持高频血小板捐献1年后基本耐受而恢复正常。这与AKAY等[13]的结论类似。
研究指出,长期单采血小板捐献者血清铁随着血小板捐献次数的增多而减少[14]。叶酸是合成血细胞的原料,Alb是血浆营养蛋白,TPO可促进血小板生成,3种物质均为消耗性原料,即随着合成物质增多而减少,故本研究将样本采集时间定为血小板捐献后24 h。结果显示,4次检测叶酸和Alb指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3次和第4次TPO指标显著低于第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内,与CABLE等[15]研究结果类似。提示,持续高频血小板捐献半年以上者,TPO可显著降低。第4次TPO高于第3次,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由于是1年以上捐献者机体耐受,TPO逐渐恢复至初次捐献水平;或长期捐献者TPO将稳定维持在更低水平,但这有待进一步研究验证[16]。
K值延长提示纤维蛋白原缺乏,α角减小提示纤维蛋白原缺乏,MA值降低提示PLT聚集功能不足或数量降低[17]。TEG结果显示,单采血小板12次后K值、α角及MA均显著低于第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在正常参考范围内。提示高频血小板捐献半年以上者凝血功能有所减弱,但尚无出血或血栓风险,是安全可控的。这与冯晴等[11]的研究结论一致。
综上所述,1年内未观察到每两周单采血小板2 U的捐献者出血或血栓风险,健康状况良好,但捐献者TPO水平仍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