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慧
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提升素养的重要手段。只有立足于提升核心素养的作业改革,才能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师能力和教学质量,提升课堂效果。我校从语文学科的作业改革入手,进行了多轮探索与实践。
语文学科姓“语”,这是作业立足的“本”和作业着力的“根”。
语文课程目标的落实都要通过相关素养落地,都要通过字、词、句、段、篇和听、说、读、写实现。
因此语文作业改革无论怎么改,都不能离开其根本,否则,我们的改革就失去了实际的意义。
(1)严抓“汉字”,把好语文第一关。
“汉字”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因此,应转变“字只要写对就可以”的错误思想,要通过规范的美观的书写训练,内化为学生本身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持之以恒的毅力,尊重他人的品格和做事专一的精神。
(2)精备作业,夯实语文核心素养。
作业的设计要冲破机械形式的樊笼,注重灵活和实效,提升作业布置的针对性。
开学初要开展“研读课标——年段细化——单元落实”的主题教研活动,将新课标中对于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的要求,逐条解读,分散在每学段的单元教学中,建构起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能够凸显“重点、难点、考点、易错点”的作业单,关注知识学习的“循序渐进”。
(3)巧练习作,彰显语文表现力。
作文是学生运用知识、调动储备、记录生活、自由表达诉求的体现。
如何才能打破作文难写、难练、难指导的魔咒呢?我们认为教师应时常以发散性思维设计习作的形式,如开展日记“漂流”活动,打破习作举笔维艰的尴尬,给学生预留出时间去主动记录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印刷习作周刊,让更多的学生受到夸赞和鼓励,同时对落选的习作,组织写得好的学生帮助其修改,注明落选的缘由,这既是对学困生的再次辅导,也锻炼学优生的文章品评、鉴赏、修改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业改革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讲一讲,玩一玩,画一画,写一写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因此,我们在作业设计中为学生充分预留了“讲”的作业内容,开设“小小讲坛”“我讲你辩”“小小演说家”“听书评鉴”等活动让学生讲出精彩,学生就会在亲历表达的过程中,内化所学。
同时还可以依据所学知识绘制思维导图,将语文与综合实践活动相整合,创设更多的体验活动,打破传统抄、写、背的枯燥模式,让学生在各种体验中增强语文学习的兴趣。
完成作业的时间有限,量多了学生“吃不了”,量少了学生“吃不饱”;学生之间又存在个体差异,因此要权衡作业量与任务、时间的关系,做到分量适宜,真正做到减负。
(1)布置作业要分层。
无论是作业量还是作业的难度抑或是年级,我们都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和对其发展要求的不同进行增减。
这样,既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取自由发展的时间,又可以让一般学生得到充分练习,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选择做到自主。
教师如果将大量的千篇一律的作业推到学生面前,势必违背了我们作业改革的初衷,也背离了“减负”的中心。
因此,我认为“作业超市”的形式,可以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机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想做能做的作业。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作业的实效性。
新课程标准引发了综合性阅读、探究性阅读、整体性阅读、自主性阅读等多种阅读教学的新理念。
可以说,阅读是语文之本,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最主要支柱。如何才能借助课内外阅读内化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首先应时刻树立“整体”的意识。
其次坚持目标导向,任务驱动的原则,同时还要立足于学生的真实体验,还原真实情境,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为学生搭建展示自己读书成果的平台。
通过课内外广泛阅读使学生的认识从肤浅、贴标签、模糊、似是而非到重点突破;教授学生在阅读中发现真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为今后的广泛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语文作业改革之路任重道远,所有措施的制定都应以学生为中心,围绕新课程标准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展开,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体验中习得知识,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评价:
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教师发展中心:蔡各庄小学是我区一所优质而有特色的农村小学。
说它优质是因为这所学校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无论是在学校文化构建方面,还是课程体系发展方面,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教师成长,都丝毫不比城镇学校逊色。
说它有特色,是因为这所学校甚至在探索作业改革方面走在了同区的前列。他们以语文学科的作业改革为先导,研究出一整套减负和提效的方案,并努力付诸实施,让作业回归学习的本质,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欢迎。